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读书笔记(425/FD298)

爱我羊 2022年2月12日08:49:03
评论
265

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读书笔记(425/FD298)

【荐语】

本书系王立群先生所著的与CCTV百家讲坛《文景之治》栏目相配套的图书作品,比讲座更深刻、更详实,是王先生在对《史记》、《汉书》等经典史料精心研读基础上新力作。

全书详尽展现了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两代明君在大汉从衰弱向兴盛的过渡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卓越作为,描绘了文景之治下的国家繁荣人民和乐的景象。

【你将获得】

揭秘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背后故事

了解汉初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以史为鉴,珍惜当下

【作者简介】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原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自2006年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以来,王立群先生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王立群读《史记》”“王立群读《宋史》”“王立群智解成语”“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等系列讲座及相关图书深受观众与读者的喜爱。

【精彩选段】

1.一根火柴绝对不能点燃一块石头,能够被点燃的都是可燃物。P.039

2.人们最容易看清楚的是真坏人,最不容易看清楚的是假好人。P.073

3.“文景之治”成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一大盛世,更是帝制时代的第一盛世,受到了后人包括今人的高度赞扬。P.286

【思维导图】

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读书笔记(425/FD298)

【演讲文稿】

《文景之治》对谈实录:

樊登:王立群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他的新书,叫《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我知道您是研究秦汉史的专家,您为什么会专门为文景之治这一段写一本书?

王立群: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所以在历史上文景之治的地位很高。所以这个盛世它到底是怎么来的?这涉及到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皇帝,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干了点什么事?所以得讲一讲。

樊登:我们今天也算是生逢盛世。所以在盛世的时候,回顾一下我们之前的盛世,可能能够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规律。

王立群:对。

樊登:那盛到什么程度?文景那个时候,到底这个社会好到什么程度?因为在之前还在不断地战乱。

王立群:是。西汉政府建立的时候,穷到什么程度了?皇帝坐的车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要四匹黑马,四匹白马给我拉车,没有。大臣坐的(是)牛车,没有马车,没有马。你想打了那么多年战争,农民起义灭秦,打了三年;楚汉战争刘项两家打了四年。连续打了七年,把这个社会给打垮了。打仗是最烧钱的,最受苦的就是老百姓,所以最后打到老百姓都没钱了,战马都死了,哪有那么多马,所以大臣坐牛车,皇帝也找不到纯色的马,经济非常困难。

但是后来到武帝时期大规模用兵,这中间有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西汉从开国时期的贫困,到武帝时期的强盛,这一个过渡时期。这过渡时期是大概四十年左右。

樊登:最富裕的状态有多富裕?就经过这两代皇帝。

王立群:最富裕的时候,史书记载的就是说,国库里的铜钱,穿钱的绳子全断了,都朽了、烂了。你看铜钱,它是用绳子穿起来,穿钱的绳子烂了,那说明长期不用。那就是他不需要大量的印钞票,现有的国库的钱就多了。

樊登:说谷仓里的米都流出来,放不下都流出来,还有好多那个吃不掉的都坏掉了。

王立群:因为汉武帝在位时间他是五十四年,十六岁继位,七十岁去世。这五十四年,差不多打了四十多年的仗。为什么?有钱。有钱才能打仗,没钱的国家都不敢打。

樊登:那咱们就从这个文帝开始讲起吧。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我看书里边写这一段就已经相当惊心动魄。

王立群:汉文帝当皇帝简直是一部电视连续剧,非常精彩。

樊登:按理说没他的戏。

王立群:是没他的戏,因为他在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他排名第四。老大是刘邦的非婚生子,就是刘邦未结婚之前,他和一个曹姓女子有了一个儿子,这儿子比较年长,老大叫刘肥,后来刘邦把他封成齐王。这个老大被吕后干掉了。

刘邦这个妻子吕后是个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如果有时间,我回来给你专门讲讲吕后。吕后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她把老大干掉了 ,怎么干掉的呢?是因为吕后的儿子,排名第二,是老二。因为吕后她的儿子排名第二,所以他年龄比较小,汉惠帝刘盈他年龄比较小,他当皇帝了。他的大哥年长,所以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给刘肥分了很大一片地方,齐国,七个郡,齐国非常大,所以吕后心里就很不忿。所以她在刘邦去世以后,刁难这个刘肥,扣到他在京城的驻京办,不让他回去。

最后刘肥回不去,做了一件很糟心的事。因为吕后除了一个儿子以外,还有一个女儿。她那个女儿后来嫁给赵王张敖的儿子,所以后来都称她为鲁元公主。她本来是他的妹妹,然后因为他回不去,没有办法,拜他的妹妹为太后。

那等于是把他的妹妹认做小妈,这你说多恶心人,还送了一个郡给他的这个妹妹,作为食邑,就是说你的日常生活,就这个郡的赋税,收税都归你了。丢了一个郡,这吕后一高兴才放他回去了,回去一年多死了,气死了,所以她就把老大给整死了。

老二是她的亲儿子。惠帝刘盈继位以后,那吕后就把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残杀了,做成人彘,两个大腿剁了,两个胳膊砍了,眼睛挖了,喉咙用哑药熏哑了,耳朵给她弄聋,这人就剩了一个躯干,扔到厕所里边。

戚夫人年轻貌美,那是刘邦最喜爱的。然后把她扔到厕所里叫她儿子来看。惠帝这个人是一个很有仁爱之心的人。他一看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成为人彘,吓坏了,从此以后不再理朝政,沉湎酒色,几年光景,七年,死了。所以吕后的儿子等于是被吕后吓死了。

这刘邦的八个儿子,老大窝囊死了,老二吓死了,老三是赵王刘如意,那是戚夫人的儿子,也是刘邦最喜欢的一个。刘邦就说“他类我”,特别像我,你想这个名字叫如意,如我之意又类我,最后被吕后毒死了。

老三毒死了,老四就是文帝。所以汉文帝很聪明,汉文帝就用一个办法,装傻、装呆、装弱智。就说自己没那个本事,死活不进京,躲过一劫。所有的人包括吕后都认为他是最窝囊的人,其实他是一个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人),他爹都不了解他。人们都说知其子者莫过其父,刘邦都不知道他这个儿子太有本事了。

樊登:对,儿子多了也很难理解,有一个可能还容易。

王立群:这是老四。老五、老六先后被吕后召过去,一个被毒死了,一个被饿死了,都干掉了。老大老二老三都死了,老四幸存,老五老六(也死了),老七奇怪,淮南王。他的母亲是因为和刘邦一夜情生下来的。就刘邦去抓赵王的时候把淮南王的母亲也抓了,她就说我怀了皇子,说回去报给刘邦,刘邦不理,所以生下儿子以后,他的母亲自杀了。所以刘邦听说生了儿子,就把他的儿子交给吕后带大了。

大臣不敢立,谁敢立吕后带大的儿子。谁带大了跟谁亲,所以没敢立,他活了,但是没敢立。老八燕王,燕王病死了,吕后就派人把他的儿子干掉了。所以高祖八男,汉高祖八个儿子被吕后干掉了六个。

樊登:就剩俩,一个吕后带大的,一个就是咱们这汉文帝。

王立群:对,另一个就是装傻、装呆、装弱智的汉文帝。

樊登:那应该还有孙子辈?

王立群:孙子辈更厉害。孙子辈最厉害的是齐王刘肥的三个儿子,其中刘章、刘兴居直接参加杀吕氏集团,太厉害了。是跟功臣派合作,他作为刘氏代表的皇族派和功臣派联手,把外戚派给灭了。孙子太能干了,又能干、又年轻,还能打仗,大臣不敢立。

樊登:就并不是功劳大的人应该当皇帝?

王立群:功劳大、太有本事的那些大臣们,跟着刘邦打天下的那些人,都已经成为老年人,都是那些七十多岁的人。功臣派最厉害的当时是太尉周勃,还有右丞相陈平,还有大将军灌婴,这几个是功臣派的人。

樊登:灌婴当时是吕氏集团派出去镇压这个反叛的?

王立群:当时就是齐王刘襄,就刘肥的长子,在吕后死后首先起兵,起兵了以后他们派灌婴去打仗。因为灌婴也会装,所以灌婴伪装的吕氏家族没有人带兵去,最后把灌婴派出去了。灌婴到了荥阳就驻兵那儿了。

灌婴在那儿是一箭双雕,一方面名义上是阻止刘襄进到关中,这样刘襄他这个孙子辈就没法夺权,让功臣派掌握这个朝中的权力。另一方面,他又是吕氏当时认为比较可靠的功臣派。实际上他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只有选装傻、装呆、装弱智的代王了,所以它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他头上了。

樊登:我看这书里边写得特别逗,说汉文帝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吓坏了,就是不知道该不该去,内部展开激烈的辩论。

王立群:大臣们讨论,又请教他的母亲,又派人到京城去了解情况,战战兢兢不敢去,唯恐是个陷阱。他就没有想到当皇帝,他就想到能善终就不错了,最后他竟然当了皇帝了,而且本事很大。

樊登:而且他一到长安,首先叫作“面折周勃”?

王立群:对,因为周勃是最大的。他们把吕氏集团灭族,无论男女老幼,整个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只要姓吕的吕氏宗族全部杀光,那时政治斗争那是残酷无情的。杀了以后孙子不敢立,儿子就剩两个,淮南王又不敢立,只能把代王请过来。所以汉文帝继位,这个我写了很长一大段,精彩得很。

樊登:博弈论,这里边特别有意思。

王立群:非常精彩,他是很不容易当上去的。

樊登:在他进京的时候就带了几个人,他并没有带兵?

王立群:对,他要带兵的话就显得他露怯。他带的人包括他最重要的谋士,还有他身边最重要的侍卫官,带着这些人进京了。

而进京以后,第一个就是周勃。到了灞桥,周勃觉得自己功劳最大,他把诸吕灭了,他想给代王说几句悄悄话,结果马上被挡住了,代王手下人就挡住了,有话就公开说。

樊登:说叫作“天子无私事”。

王立群:对,天子跟前没有私事,要是公事,公言之,要是私事,免谈。

樊登:因为这个《史记》里边也没写,您猜这周勃想跟文帝说什么呢?

王立群:炫耀自己的功劳。你能当皇帝,我是立了汗马功劳的,是要讲这些话的。当时汉文帝手下的人就把他挡住了,这下子周勃才知道,坏了,立错人了,这个装傻、装呆、装弱智的人,第一不傻,第二不呆,第三不弱智,太厉害了,八个儿子中间就他最厉害,所以立错了,当时改也来不及了,就只好认了。所以汉文帝继位以后,首先收拾的就是周勃。

文帝一朝对周勃的打压最厉害。你想想掌兵权的人他能立皇帝,谁不害怕他,所以打压的就是周勃,周勃受打压最厉害。

樊登:当时用的理由是说,你们得回到封地去?

王立群:这是个借口,借口就是说,把你封到哪个地方做侯,当时的侯是县侯,把这一个县分给你了,比如说你像北京的郊区,密云分给你了,密云侯,通县封给你了,通侯。你得回到你的封地去,一回到封地去以后,你跟中央的势力就斩断了。周勃被赶回自己的封地,你是丞相,你带个头,就把他赶跑了。

樊登:我觉得周勃这个人挺有意思。您书里边写他我觉得特逗,老头那么老了,老将军回到了封地,只要有任何官员来找他,他都全副甲胄穿上,拿着武器出来见面。

王立群:害怕。刘邦杀了多少功臣,他的儿子会不会这样做?不能束手待毙,打了一生仗。所以他被赶到封地以后实际上他又活了十来年。

樊登:文帝做了哪些事来稳固他的权力?

王立群:第一是用自己的人,第二是提拔一批新的官员。因为他从代国带来的人是少数,除了用老臣以外,老臣他还得用,他还得提拔一些新的官员。这里边最有意思的就是他从洛阳提拔了一个基层官员,这个基层官员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就是贾谊,贾谊就这样登上历史舞台,西汉时期最有名的政论家。可能凡是上过中学的,都学过贾谊的《过秦论》上篇,那就是贾谊非常有名的作品。

汉文帝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吸取了秦朝的失败的教训。因为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他曾经举行过一次朝会,在这个朝会中间,他就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你们说说,我刘邦何德何能能打败楚霸王项羽,你们跟我讲讲。大臣们说了,七嘴八舌,说您有眼光,您有了什么成果不独享,都分给大家,而项羽不这样做,舍不得分封,讲了很多道理。

刘邦说你们都没说对,原因就在于当今天下只有三个最杰出的人才,一个是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第二个,萧何,保障供给;第三个,韩信,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克,此三者皆为人杰,都能为我所用。项羽只有一个范增,所以我打败了项羽。

这段对话诞生了一个典故叫人杰。所以后来李清照就用了一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死亦为鬼雄”,“鬼雄”用的是屈原《离骚》,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二十个字,五绝写得最漂亮。

但是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本身暴露了刘邦的一大弱点,因为刘邦当了皇帝以后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刘胜项败,第二秦亡汉兴。哪个问题重要?当然秦亡汉兴重要。秦朝为什么亡,我刘氏政权汉朝为什么兴,总结秦亡汉兴的教训是最重要的任务,而刘邦津津乐道的是刘胜项败,我把项羽打败了。他没有考虑到秦亡汉兴,就这一个问题足以说明刘邦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樊登:或者说他不是一个治国之才,他并没有想着要去怎么治理这个国家。

王立群:所有得天下的人,第一个要总结的都是前一个王朝为什么灭亡了?我该怎么办?怎么样改变?吸取前一个王朝灭亡的教训。所以刘邦应当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秦亡汉兴,但是刘邦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刘胜项败,两大问题考虑错了。

樊登:那我们过去在很多书上会看到说刘邦提出“约法三章”,这就是考虑到了秦朝的太严苛的法律吗?

王立群:“约法三章”只是一个收取民心的口号,实际上是汉承秦制。汉朝继承的是秦朝的严刑苛法。

樊登:您这书里边把这段写得特别清楚。

王立群:对,缇萦救父,那说明汉朝没有废除肉刑,宫刑也没有废除。所以“约法三章”只是忽悠天下老百姓的一个政治口号。汉承秦制,把秦朝的严刑峻法完全继承下来,这才是历史的真实。

樊登:那文帝是怎么下决心做这件事的呢?

王立群:文帝在这中间有一个故事,故事就是有一个叫张释之的人,我这里写到了。张释之原来是一个低级官吏,张释之给汉文帝提出来一个问题,要解决秦亡汉兴的这个问题,要吸取这个教训,所以汉文帝一下子就把张释之提拔起来了。所以反思秦亡汉兴的问题,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是汉文帝朝才开始的。所以汉文帝应当说,对西汉的强盛做了很大的贡献,轻徭薄赋,另外废除了一些苛法,比如说肉刑。

樊登:我看您书里写的这个特有意思,说是废除肉刑改成鞭刑,然后鞭子打过去,基本上比那肉刑还厉害。

王立群:他认为肉刑很残酷。要把你整个鼻子给你砍了,你能上街吗?不敢。所以肉刑太残酷。

樊登:这里边真的是缇萦救父是一个导火索吗?

王立群:是个导火索。缇萦救父是因为,在史记中间有明确的记载,缇萦为了他父亲愿意卖身为官奴,上书给汉文帝。当然咱们不知道当时怎么能够缇萦写了封信,老大能看到,这个很不容易。看到以后废除肉刑。

汉景帝做得最大的一件事是平定吴楚七国叛乱。平定吴楚七国叛乱这个事,是汉高祖刘邦做的一个最大的错事。

樊登:从那时候埋下来的伏笔?

王立群:因为刘邦是反秦起义军将领之一,他发现一起兵反秦始皇,秦始皇的儿子全被杀光了,没有一个封王的,所以谁也不能带兵维护中央,他就觉得分封制好。因为到底是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是有争议的,项羽是要搞郡县制,他封了十八个诸侯王,刘邦封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合起来是十九个王。刘邦是我当皇帝,我的儿子都封王。他临死前说了三句话,“白马盟誓”:非刘氏者不得王;非有功者不得侯;违反前两者,天下共诛之。所以吕后封王就很困难,吕后姓吕,你封王不合法,没有合法性。

但是刘邦封王也给他带来大麻烦。当时封的时候,刘邦结婚很晚了,结婚之后四十多岁了,他的第一个儿子齐王刘肥是非婚生的,其他的儿子都是他当了汉王以后,他身边的女人多了,美女多了,生了一些儿子,这些人都很小。自己的儿子不够,侄子凑,吴王刘濞就是侄子,当时都很年幼。但是经过文帝二十三年,经过汉惠帝刘盈和吕后,这是十五年,一个十五年,一个二十三年,加起来你算算,快四十年。

到了景帝三年这些人,当年二十岁的现在也六十多了,羽翼丰满了,关键是他们能够铸钱。因为吴王刘濞可以铸钱,他可以卖盐,当时的货币不是统一发行是铜钱,铜钱谁有铜矿谁就可以开采,自己铸钱,那将来又有钱又有盐,一个盐一个钱,盐一直到现在都是国家专卖。

樊登:吴王刘濞当时算是首富了吧?就是特别有钱,他这一路过去就是拿钱使劲地开路。

王立群:对呀,他有钱,再加上这个齐王刘肥他手下的那些儿子们也都长大了。

樊登:对,当年本来有可能代替文帝的那些人。

王立群:对呀,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孙子都起来了。所以一下联合了七国,七个刘姓诸侯国,七国叛乱。它是从江浙一带一直到山东一带,整个联手反叛,势力非常大。

汉景帝手下几乎没有人,他只有一个弟弟,在今天河南的商丘,在那个地方坚守住。他重用的就是他爹汉文帝临死的时候告诉他“国有大事必用周亚夫”,所以最后还是周亚夫出兵平叛的。所以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七国叛乱给解决了。七国叛乱的根子实际上是他的爷爷汉高祖刘邦种下来的一个祸根,这厉害了。所以我们说为什历代王朝,都是吸取前朝的教训呢。

这是汉景帝处理的第一件大事,第二件大事就是他的后宫。汉景帝的后宫事太多了,这个我们在书中间有很详细的解释。

樊登:这是景帝的这个中间的故事。文帝传到景帝的过程当中,还是比较顺利的。

王立群:就是汉文帝、汉景帝两个人都很侥幸。这个首先是汉景帝刘启他的母亲不是正宫娘娘,原来人家有一个,而且他前面还有四个哥哥。但是很奇怪的是,他那四个哥哥先后都病死了,而且确实是病死了,跟他无关。四个哥哥都病死了,他成老大了,熬出来了,就论资排辈轮到他了。

樊登:这两个皇帝,在我们过去的认知当中,会觉得第一个都是比较节俭,就是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能够感受到节俭的好处?

王立群:应当说还是这两个皇帝自身这个自制能力比较强。汉初的那个困难的经济状况他们很熟悉,经济不行,打了那么多年仗,这个天下的大事最不能打的就是打仗。打仗以后对经济的破坏非常大。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在恢复经济,到了景帝仍然是把恢复经济作为一个大事来办。所以景帝期间,其实它最重要的就是说一个是恢复经济,文景二世都是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位的。再一个,恢复经济要轻徭薄赋,减税。你减税了,老百姓他就富足了,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富强了,这是很大的一头。再一个就是刑法,减刑。你的这个严刑酷法,能减的,能省的,能废的尽量废。

樊登:其实就是这两届皇帝宫廷斗争还是很复杂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老百姓还比较好。就我看书里边基本上没有对老百姓做什么特别残酷的事。

王立群:因为他们第一个不打仗。那么一不打仗,老百姓的赋税就比较轻。再一个是他们本身没有太强的建功立业的欲望。汉武帝一继位就想做点事,一想要政绩这就坏了,无论是地方官员或者是皇帝,只要一想要政绩,这个事情就来了。

文景时期的景帝朝比较平静,文帝朝匈奴有三次大规模入侵,但是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争。当时还有一些老将,比如说像灌婴,这些人可以直接带兵出征,老将还在。再一个,还有一些这个功臣的二代,你像周亚夫这样的,他们还能够领兵打仗。另外,这个真正用的其实是汉朝中央政府的军队。汉文帝从代国带来的人,后来成气候的不多,甚至有人还犯法,就太宠爱他们了,其实他们的才干不足以带兵理政。

樊登:像周亚夫这种能干的人,为什么后来的结局也不好?

王立群:周亚夫的军功太盛。这是历代皇帝对手握军权的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忌惮。他们本身不是带兵的人,对带兵的人有忌惮。第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君王和重臣,带兵的重臣之间的关系。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皇帝和大臣的一个通病。处理地最好的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本身就是武将,所以他知道对武将不能过于信任,给他们太多的兵权,权力太大了就不行了。

樊登:后来周亚夫的事是怎么结束的?

王立群:周亚夫是被诬陷,说他想谋反。这个实际上祸因是汉景帝对周亚夫已经有成见了,有成见以后就招他进宫叫他吃肉,这肉是一大块肉,叫周亚夫吃,不给刀,不给叉,啥都不给,给他一大块肉,比如说一尺长,这个八寸高,这么一个大立方体的肉。皇帝叫你吃你怎么吃?你要吃的话,用现在一个时髦语言,吃相很难看,你只能趴上去啃。你是一代名将,你趴到那个肉上去啃,吃相太难看。其实是汉景帝告诉周亚夫,不是你有本事,你要想立功离不开我对你的支持,我不给你提供工具你吃不成,眼前有肉你也吃不成。

樊登:周亚夫当时处理地就不好,他好像拍案而起就走了?

王立群:周亚夫悻悻而去,他这一走汉景帝就瞅着他的背影,说了一句话“此人绝非辅佐太子之臣”,这不完蛋了嘛,既然不是辅佐太子之臣,肯定要干掉。皇上一有想法,就有人给他提供证据了。你要有这个想法,我就给你打小报告,说周亚夫家里边买了很多盾牌军器,他儿子给他买的,给他买干什么?他爹死了以后给他陪葬用的,他是武将出身,将来埋的时候陪葬一些兵器。好了,这一告状那就抓他,一抓家里有兵器,说那是陪葬用的,那你是到地下还想谋反的?那不完蛋了,所以他最后绝食而亡。

周勃立的汉文帝,最后周勃被贬到自己的家乡十三年,最后还算善终。周亚夫帮助汉景帝办的最大的一件事,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晚年被告谋反,最后他在监狱里绝食而亡。父子两代人为两代帝王,一个为汉文帝的上位,一个为汉景帝的长治久安,都立下了大功,最后死得很惨。所以我们尽管讲文景之治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中国这样第一个帝国制的一个盛世,但是我们在这个书中间,对他们的缺点,特别是对汉文帝很多阴暗的心理,那些小手腕,毫不留情地都做了揭露。

樊登:所以听这些历史故事经常会让人感叹。我们最后有一个话题,我想请您给大家讲讲,您读了一辈子历史了,您觉得读历史给您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王立群:第一个就是说,我曾经说过两句话,我说历史是过去,但是历史从来没有过去。后来我写了本书,题目就叫《历史从未走远》,所以读历史也好,讲历史也好,是让大家了解历史,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那么你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今天。我们还是要把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中间的一些好的东西发扬光大,糟粕的东西要把它剔除掉。

樊登:您一定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了解历史的人,和一些完全对历史无知的人,您觉得这两种人身上会有什么不同呢?

王立群:了解历史的人,他恐怕对现实会认识得比较深。这个对历史不关注的人,往往会成为历史的牺牲者。

樊登:就是以史为鉴。咱们最后总结一下,您觉得我们大家读这样的书,您希望大家能够体会或者学习到什么东西?

王立群:我希望大家了解中国第一个盛世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同时也对这个盛世中间发生的最重要的两个人物,汉文帝和汉景帝有更多的了解。不要把他们看成是十全十美的人,我们想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的人,真实的人,让大家知道很多真相。这里边的事情让我们知道中国的宫斗戏其实看文景之治就很清楚了,宫斗非常激烈。

樊登:跟着王老师坐这儿就能聊一天,特别好。

王立群:这里边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如果大家真是没有时间看,还是看一些片段,应当说这个书比较好读。把这个书读完以后,你再去读《文帝本纪》、《景帝本纪》,就好懂了。

樊登:就像王老师刚刚讲过的,说历史是过去,但是从来都没有过去过,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然后大家多读一些历史书可以让自己变得厚重,变得明理。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