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听读书笔记(466/FD339)

爱我羊 2022年10月24日11:57:47
评论
320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听读书笔记(466/FD339)

【荐语】

气候问题不仅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问题,而且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

本书中,比尔·盖茨以温室气体零排放为目标,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我们当下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以及所需的突破。最后,他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行动方案。

【你将获得】

• 认识气候恶化对人类的影响

• 5大领域,了解节能减排新技术

• 6个习惯,让你的生活更“低碳”

• 如何用行动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作者简介】

☉[美] 比尔·盖茨

企业家、慈善家、微软公司创办人之一

曾发起并成立突破能源联盟

致力于推进气候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精彩选段】

1.“0”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要想阻止全球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这些影响将是非常糟糕的,我们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P.04

2.那些建立起伟大的“零碳”企业和伟大的“零碳”产业的国家,无疑将在未来几十年里引领全球经济。P.25

3.我们需要就气候变化议题开展更具思想性和建设性的对话,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那些有助于推动实现零排放的切实可行的具体计划上。P.288

【思维导图】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听读书笔记(466/FD339)

【演讲实录】

今天看一本比尔·盖茨的新书,叫作《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这本书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国家郑重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项为全世界负责的大国举策。所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追求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会成为我们的一项国策。

有一次我跟国内贾个韭觉著多的企业家吃饭,他们问我能丕能找到一本书,给大家进明白碳达峰跟碳史和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的状况如何,有哪些新技术。后来我就收到了这本书。我发现比尔盖茨在这方面做了很长时间的跟踪和研究,他确实掌握了很多一手的信息和技术。

什么叫碳达峰?就是到2030年的时候,我们的碳排放达到一个峰值,过了峰值后就应该开始下降了。到2060年的时候我们要实现碳中和,就是我们整个国家对外的净排碳量要降低到0。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数字,叫510亿吨每年。现在每年要排放510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到空气当中(二氧化碳当量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又因为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我们不能每次都用温室气体这样的词,我们就用“碳”这样一个代表性的名词来指代它,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甲烷、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等。

什么是温室气体呢?地球有温室气体,人类才能够生存。如果地球没有温室气体,昼夜的温度差距将会大到没法想象。我们就跟在月球上一样,很快就冻死或者热死了。

氧气、氢气、氮气,这样两个完全一样的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是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效应的,光和热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这个分子。而如果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或者甲烷这样由两个不同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当热能通过这个分子时,分子就会振动,这种振动会导致热量被捕获。

温室气体的好处是给地球做了一个恒温计,所以地球夏天、冬天太阳照射的时候,还有晚上没有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温度差别没有那么大,我们就能够生存。

但是随着温室气体变得越来越多,就会产生问题。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还有其他的一些气体,包括水蒸气。水蒸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比如澡堂里烟雾缭绕,里面的温度就容易保持、容易升高,这也是因为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原子组成的温室气体。

那么温室气体带来的地球温度上升到底有什么问题呢?18世纪以前,整个地球是平衡的,因为那时候没有工业革命,大家很少使用化石燃料。过去我们的老祖宗砍点木头、烧柴做饭,使用水车等,这时我们所产生的碳排放,和每年地球上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所减少的碳的量是均衡的。

工业革命以后,温室气体被排放得越来越多,地球的温度逐渐上升。我们经常会讲到,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地球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多少度。很多人不明白,升高一度、两度,有什么了不起呢?温度每天不是都在变化吗?要注意,这是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可怕在哪儿呢?大家看过《冰河世纪》那部电影,上一个冰河时代,全球处在冰冻过程当中的温度,比今天的平均温度只低6度。

那么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海平面上升。大家现在去北极,会发现那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片白雪皑皑,而是陆地、草原、草甸,越来越多的陆地开始浮现出来。大家都见过很多北极熊趴在冰面上的照片,冰变得越来越小,这些动物都无处栖身。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很多陆地会消失;还会产生极端天气,包括卡特里娜飓风等等。为什么我们最近看到的飓风变得越来越严重呢,这就是极端天气。极端天气会导致“穷的穷死,富的富死”:需要水的地方会长期大旱,而洪水泛滥的地方很难遇到晴天,这就是极端天气所导致的结果。

除此之外,炎热天气会不断地增加。这种炎热天气下,受损最大的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也就是受天气影响巨大的人,其实是这个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少的人。造成碳排放量最多的是美国、欧洲这些发达国家,最富裕的16%的人口,产生了全球40%的碳排放,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要对气候恶化承担更多的责任,他们的汽车、建筑非常耗能。

但是像印度、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有的地方连电都用不上,他们的碳排放量其实是非常非常低的,但是受到气温升高影响最大的,恰好是这些最没有抵御能力的人。对我们来说,可以用空调来抵御温度的上升——其实这种行为增加了碳排放,使这个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但是那些露宿街头的人无法获得空调的保护。

当温度上升以后,火山的爆发频率会比以前高,山火的出现也会比以前更多,动植物出现死亡,因为栖息地变得越来越少。书里还提到了中国,如果我们的地球温度上升的话,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出现极端干旱的状况。

所以如果不对碳排放加以控制,到世纪末会产生大批的死亡人数,这就是我们一定要把碳排放降到0的一个原因。如果全世界不设定一个0的目标,我们根本就没法将地球温度控制下来。

那么目前的困难是什么呢?困难当然很大了,首先就是大家对于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到2060年的时候,全世界的建筑存量将会翻一倍,这让我非常震惊。在我们看来,这个世界还需要盖那么多楼吗,不是到处都已经盖好了吗?但是到2060 年,全世界的建筑存量还要再翻一倍,有很多地方会被开发。这意味着今后的40 年里,地球上每个月会多一个像纽约这么大的城市,这就是未来的建筑增长。

还有一个苦恼就是技术的更迭没有IT(信息技术)领域快。我曾经讲过一本比较乐观的里夫金写的书,叫作《零边际成本社会》。那本书里讲到,太阳能的研发会和摩尔定律一样。摩尔定律是用在芯片上的:每隔一定时间,它的面积就会小一半,效率就会提高一倍。摩尔定律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存在的,都是起作用的。所以我们希望高科技—一比如太阳能光伏——也会跟芯片一样高速地演进。但事实上,光伏产业虽然进步得也比较快,但是和IT领域的进步没法比。这是第一个问题,它没有摩尔定律这种指数型的进步。

第二是法律严重过时。现在很多地方关于空气的法律都是20世纪70年代时建立的,七八十年代时没有温室效应这个概念,所以大量的法律是跟它不匹配的。

第三就是人类缺乏一个基本的共识。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件,就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竟然退出了《巴黎协定》。好在拜登上台了以后,立刻又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巴黎协定》就是全球的国家一起讨论,怎样让地球的升温速度放慢,怎样在全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巨大的困难。想想看,我们对于碳的依赖有多强。我们坐在这儿,拿手在演播室里指一指,我们用的电,我们制造这些东西所用的原料,我们用的钢铁、塑料这些东西,全都和消耗化石燃料有关,因为我们需要用它们来发电。

书里有一张关于碳排放的图,显示了让我们特别意外的占比。很多人不理解碳排放都是从哪儿来的,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汽车尾气,认为汽车尾气会排很多的碳。这个绝对不是最大的碳排放。图上的排行说得非常清楚:源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占比,排第一位的是生产和制造,包括水泥、钢和塑料,这里不包含发电的部分。就光是最典型的这三类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就占到31%,这是对全球挑战最大的一个领域。

排第二位的是电力生产与储存,电力生产的占比是27%。但是好在如果发电方式改变了,它会相应地影响到前面的生产和制造,所以电力领域的改变将是重中之重。

排在第三位的是种植和养殖,这是最令人意外的东西。种植和养殖包括植物和动物。其中最要命的是牛,因为牛的身体构造导致牛喜欢打嗝和放屁。比尔·盖茨在书里面讲,说他的家人提醒过他,不要老用放屁这样的词,显得不文明,尤其是你在国际大会上发言时,老说放屁放屁的,这不合适。但是比尔·盖茨说,没有别的词来代替,这就是放屁。牛的打嗝和放屁所产生的大量的甲烷,是造成温室效应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这个排在第三位,占到19%。

排在第四位的才是交通运输,包括飞机、卡车、货船还有私家车,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占到16%。

最后一小块就是我们的城市生活,包括取暖和制冷。我们用的暖气、空调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占到7%。

这五大类加在一起,一年一共510亿吨的碳排放。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把它一步一步地降低到0。我们来看看希望在哪儿?比尔·盖茨是一个相当乐观的人,他觉得这是能够做到的。

我们首先来看电能,因为电能是最核心的抓手。电能占到27%的碳排放,而且它“牵一发动全身”,如果电能改变了,交通出行也改变了。有一个数字来衡量电能,叫作吉瓦(GW),1吉瓦等于10 亿瓦特。全球的用电量太大,要用这样一个天文数字作为单位。全球每年的用电量大概是5000吉瓦,美国占到1000吉瓦,即全球20%的用电量。纽约耗电12吉瓦,但纽约不是耗电量最多的城市,东京的吉瓦数是23,到夏天能达到50吉瓦。

我去日本,尤其是到东京,发现除了那些做体力劳动的人可能穿短袖,剩下的上班族全是穿西装、打领带、穿皮鞋。所以他们到了办公室以后,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在办公室里都穿得很厚,然后把空调开得极冷。晚上很多大楼不熄灯,灯火通明,看起来很漂亮。包括纽约也有这样的习惯。这就造成用电量的高峰。

大家现在都听说过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不同发电方式的空间需求是不一样的。通过衡量每平方米土地或者水域所能够产生的功率,你就知道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没那么容易了。

煤、石油、天然气都叫作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功率是每平方米500~10000瓦特,这是最高的;核能是每平方米 500~1000 瓦特,也还不错;太阳能每平方米5~20瓦特;水能,每平方米5~50瓦特;风能每平方米1~2瓦特。风力发电机大家都见过,在山上、草原上、海上,都有这样的风力发电机,它占地面积很大,但是产生的能量非常有限。然后还有木材及其他生物质能,每平方米大概只有1瓦特。这就是化石燃料难以被替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唯一能够跟它匹敌的可能就是核能,但是人们依然在努力地推进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

现在有人用绿色燃料——用植物造出来的燃料,而不是地里开采的石油。比如比尔·盖茨说自己的私人飞机加的是绿色燃料,它的碳排放很低,但是会产生绿色溢价:这种高科技的植物来源的燃料会比化石燃料贵很多,比原来贵的那部分就叫绿色溢价。

所以我们在考虑能不能用一种能源替代另外一种能源的时候,我们是要算账的,就是这个绿色溢价有没有人愿意买单。比如说你把你们家的电全部换成太阳能,你到底是省钱了呢,还是多花钱了?很多人说那当然省钱了,因为这是我家自己装的太阳能面板,这不要钱。发电是不要钱,装面板它可是要钱的,电池可是要钱的,面板和电池一旦坏了要换,都需要花钱,这就会造成你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这个成本你愿不愿意接受?

比尔·盖茨用的绿色航空燃油溢价是多少呢?每加仑普通的航空燃油是2.22美元,绿色的航空燃油是5.35美元,翻一倍还要多。也就是你如果想要用这种绿色燃油来驱动自己的飞机,就要多花一倍多的钱。
目前全球大概还有8.6亿人没有可靠的电力﹐所以我们不能够把电量降下来,因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大量的电量。

那么目前发电量的占比大概是什么情况呢?这个要带大家了解一下。煤炭所带来的电量占到36%,天然气23%,这两个都叫作碳排放很高的化石燃料。水电占到16%,核能10%,可再生能源11%,石油3%,其他的1%。看起来是很艰巨的。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发电方式的优劣。首先大家很关心阳光和风,太阳能、风电这不是最环保的吗?太阳能和风电最大的问题是间歇性问题,就是风大的时候电量多,用不完,风小的时候没有电。所以用风电、太阳能的这些地方,都要再接入到电网当中去。

比如德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放了很多补贴,所以我们去德国会看到家家户户都有大面积的太阳能面板。政府做的工作确实让很多地方用上了太阳能发的电,但是德国在2018年6月和12月做了一个统计,发现6月的发电量是12月的10倍,因为12月太阳少了,这时就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而且德国把用不完的电输送给了欧洲其他国家,后来其他国家抗议,说你给我们的输电线路造成了很大负担,因为你的电量忽上忽下的,我们受不了,还会造成设备的破坏等等。

所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需要解决电池的问题,要研究怎么把这些电储存下来,而现在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这就是这两种能源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的技术问题。所以能不能使电池的成本下降,能不能使储电量变得更大,这都是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

然后在核电方面,法国是走在最前面的。法国的核电量占到整个国家用电量的70%,美国只有20%。大家对于核电最大的担心是什么呢?大家会担心发生福岛核电站、切尔诺贝利这样的事件,担心发生核泄漏、核辐射。

但实际上我们来看一个数字,你就会知道核电很有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答案。书里有张表,显示了各类能源每太瓦时造成的死亡人数,就是生产一定量的能源会有多少人死亡。排在第一位的是煤炭,每太瓦时要死掉24.6人,这是煤炭的危险。石油每太瓦时要死亡18.4个人。你想,采石油是有风险的,运输石油也有风险,石油的运转过程中也有风险,燃烧时也有风险。

然后生物质能每太瓦时4.6个人死亡,天然气每太瓦时2.8个人死亡,这已经降低很多了。而核能每太瓦时是0.07个人死亡,也就是说从目前的统计数字上来看,核能其实是这些能源当中死亡人数最低的。

还有一种能量叫地热,地热是可以发电的,有能源差就可以发电。地热的问题是能量密度低,所以它不能够供给太大面积的用电量。

电力储存方面,除了我们说的电池之外,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新技术。比如有人在研究抽水储能:德国6月不是有特别多的电吗?用多余的电把水抽到山上去,到了12月,电不够的时候,再把水从山上冲下来。这个技术已经有人在实施了。后来有人说不抽水也行,抽石头,用电能把鹅卵石、大块的石头输送到山上去,到了淡季再把它放下来,研究人员的想象力真丰富。

然后是热能存储,就是能不能把这些电变成热,把电存下来,然后再从热变成电来供应。

现在看来很有希望的一种技术是存储氢气。用多余的电生产和制造廉价氢气,把这些氢气储存起来以后,到时候只要燃烧氢气,就能够把它变回电能再重新使用。这都是目前人们在尝试的关于电力储存的方法。你想,现在各处都在大力建设光伏、风电,建设出来以后,就会导致发电高峰期大量的浪费,而电的能量不足时又不够用,所以储存这些能量是很重要的。

关于发电的其他创新,比尔·盖茨还谈到了碳捕获。他说这个技术看起来很有希望,但是难度也很大。什么叫碳捕获呢?发电站还是在烧石油或煤炭,但是在排风口的地方加装一个高科技的设备,从排风的地方把二氧化碳收回去,这就是碳捕获技术。

碳捕获技术目前的效率还不是很高,而且成本很高。一个发电厂要装这样的设备去做碳捕获的话,需要花很多钱,他们会觉得不划算。而且这个钱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成为绿色溢价。如果你要使用碳捕获技术发的电,那你的电费可能就会更高。

还有就是采用各种各样的节电措施。比如说,白天是用电高峰期,你们家的洗衣机如果能够自动设定半夜2点自己洗,那就可以错过用电高峰期,政府可以给你一个更低的电价。晚上12点以后电价降低了,你可以在半夜做一些用电量大的事,这就是错峰用电的方法。所以节电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这是关于电能的部分,虽然比尔·盖茨没有明说,但是我读下来的感受是核电站也许是一个方向。

接下来是生产和制造,这占到了31%。首先讲钢,我是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就是怎么把铁变成钢。把铁变成钢就是在铁里加入碳元素,根据加的碳元素量的多少,会分成各种各样不同级别的钢材。但是在加碳的过程当中会产生脱碳的效应,碳会排放到空气中去。

钢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了。到2050年的时候,人类大概还需要生产28亿吨粗钢。因为要建那么多城市、大楼,肯定需要钢材。而这28亿吨粗钢会往空气中排放50亿吨二氧化碳。水泥到2050年大概会造成的碳排放是40亿吨左右,跟今天基本持平。接下来是塑料,塑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降解,所以它往空气中产生的碳排放不多。比尔·盖茨说,要计算材料的绿色溢价,首先得了解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哪里。在他看来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利用化石燃料为工厂提供其运营所需的电力时。发电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那第一步就解决了。

第二,利用化石燃料为不同的制造流程提供热能时,比如钢铁生产中的铁矿石熔化。

第三,真正制造这些材料时,比如水泥的生产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氧化碳。

所以这三种不同的材料,分别经历这样三个阶段。那么怎么减少碳排放呢?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第一,有人现在开始尝试用回收的二氧化碳注入水泥。因为水泥的主要成分中是有碳的,它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人们可以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回来,重新注入到水泥当中。目前这个技术能够将生产水泥时的碳排放降低10%,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但是做这个研究的人在努力使它能够降到33%,也就是说1/3的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得到减少。

第二,利用海水和发电厂捕获的二氧化碳来生产水泥。我们前面讲了发电厂会进行碳捕获,人们可以把那些捕获到的二氧化碳注入到水泥当中去。

第三,电气化炼钢。我们现在炼钢用的都是化石燃料,如果我们能够用电来炼钢,只要电的来源变成了更环保、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那钢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相应的解决。

还有一个很有希望的东西是塑料将来会变成碳汇。什么叫碳汇?比如说你去种了多少棵树,我给你发多少个碳汇,你用这个碳汇可以扔多少垃圾,这就是我们精打细算的使用碳汇的方法。现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这种碳汇的交易。

我那天见到一个企业家,他建立了一家专门做地源热泵的公司。他们每建一台地源热泵的设备,政府就会给他们发一定量的碳汇,因为它替代了过去的锅炉,你就能够得到这些相当于碳的使用券。

那么塑料为什么会变成碳汇呢?这里有一个技术在背后起作用。如果人们能够消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提取碳―—不过这是一个成本高昂的工艺流程一—或者从植物中获取碳,多家公司已经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最后我们需要一个“零碳”的热能来源,这同样可能是清洁电力、氢或配有碳捕获装置的天然气。

用这些东西去生产塑料,这个塑料就会换来碳汇。因为塑料会替代别的材料,用这种不产生碳排放的材料替代别的产生高碳排放的材料,那你就是为这个地球做出了贡献。就像我说的,用地源热泵替代了过去传统的锅炉来制暖的时候,你就能够得到碳汇。

所以说不定将来有一天,塑料能够成为环保的东西。塑料的生产过程如果更加科学,它所用的电、原材料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塑料就变成了环保的方向,它能够减少碳排放。这是第二大部分,就是生产和制造的领域。

第三,关于种植和养殖的问题。咱先不说营养的问题,为什么说吃植物比吃动物更环保呢?动物有一个能量转换的比例,比如说你要吃鸡肉,鸡要吃掉2卡路里的粮食,才能够产生1卡路里的热量,1:2。如果是猪呢,是1:3,猪的转化率比鸡再低一点,就是要吃3卡路里的饲料,才能够产生1卡路里的猪肉的热量。牛的转化率是1:6,也就是说吃牛肉其实挺不环保的,牛要吃6 卡路里的饲料,才能够产生1卡路里的热量。

而且牛的身体结构会导致牛反刍、打嗝、放屁、消化不良,这种消化不良所产生的气体,是温室效应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来源。

那怎么办呢?有人倡议过全世界停止吃牛肉。比尔·盖茨说这个估计做不到,比如在法国,吃牛排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不能为了这件事,使得大家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当然,如果你愿意这样做当然没问题,但是你不能要求别人不能吃。

第一个应对方法,就是尝试改良品种。非洲的牛打嗝、放屁要比亚洲的牛严重得多,如果能替换牛的品种,让这些打嗝、放屁少的牛变得更多,这样就可以减少碳排放。这是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慢一点。
第二个方法就是做人造肉,就是用植物造出来的肉。人造肉口感上几乎接近汉堡包的肉馅,——剁碎了的肉糜,但是它要比普通的汉堡贵86%。

但最贵的是细胞培养肉。前面说的人造肉是用植物做出来的,是假的,细胞培养的肉可是真的。它是用一个放在培养皿里的牛的细胞,长出来的牛排。

大概两三年前,我看到用细胞培养肉做的汉堡的价格是几十万美金。但是科学发展会让价格幂次指数地下降,比如最早做基因检测是很贵的,但现在已经很便宜了。所以用细胞培养肉做的汉堡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便宜。

但是细胞培养肉比较变态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自己从实验室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牛身上来的。它所面临的是法律的问题,还有成本的问题。法律上怎么界定,这东西能不能上市,算不算是可以吃的食物?这都是未来需要考虑的。

还有一个就是减少食物的浪费。我们剩了一点饭菜觉得没关系,剩菜剩饭又不污染,它埋在土里慢慢就降解掉了,或者被动物吃了。但我们现在所谈论的温室效应,和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塑料带来的污染是两回事。那些残羹剩饭在降解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排放出二氧化碳。我们把那些柑水拉回去汉肥或者喂猪,或者埋在土地里降解掉,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其实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每年浪费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3亿吨。我们一共才需要减少510亿吨,光浪费食物这一项就有33亿吨,反过来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所以劝大家,就算你能够打包回家,也尽量不要多点。我们经常会安慰自己,说我打包了,没浪费。你打包回家真的吃了吗?你回家往往是扔到垃圾筐里去了。你说你会垃圾分类,虽然放在食物残渣的垃圾筐里确实是合法的,但问题是它会降解,降解的过程当中会产生碳排放。

还有就是化肥。化肥对人类肯定是极有帮助的,没有化肥的话,农业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但当化肥施到土壤里去时,碳排放会增加。

森林的砍伐也会导致碳排放增加,因为森林本身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碳。但是因为人们需要更多地方养牛、种粮食,所以砍伐森林,导致碳的吸收能力下降。有人说那多种点树不就行了吗?我虽然浪费,但是我多种树不就补回来了吗?比尔·盖茨在这儿算了一笔账,说明要通过种树来解决碳排放的问题,需要多高的成本。

经过计算,需要在热带地区种植大约50英亩的树,才能够吸收掉一个普通美国人一生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50英亩抵一个人,按照这个数字乘以美国人口,需要种植160 亿英亩的树,约合2500万平方英里,相当于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一半。

也就是说只是把全部美国人的碳排放通过种树的方式来解决掉,就得在地球一半以上的陆地全部种上树。而且得是新种的,才能够抵消掉那些东西。所以简单地通过种树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够的。不是说不要种,而是说不够。

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来自于科学技术,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碳捕获、碳回收、电池储存等,这些东西一旦产生了突破,比种树吸收碳排放要来得快得多。这是占到19%的碳排放的种植业、养殖业。

接下来是跟我们生活非常相关的交通运输,这大概占到整体碳排放的 16%。首先有一点我们要知道,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汽油都比水便宜。基本上矿泉水、饮料,都比石油要贵。

虽然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制造,但是不同的地区也有差异。在美国,造成碳排放第一的就是交通运输。这里跟大家普及一下多种交通工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占比情况。小汽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和摩托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这些车占到47%,因为量大。垃圾运输车、公交车和 18轮的大型货车等用来干活的车占30%。货船和游轮占 10%。飞机占 10%。航空和航海的碳排放是差不多的。剩下的其他占3%。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责任就是管好自己的车。这里的方法基本上是清晰的,首先就是推行电动车。电动车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电力来源,因为现在的电动车已经能够做到纯电,就是完全不用石油,靠电来推动。虽然电动车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没有排放,但是电池以及发电所带来的碳排放是没法减少的。所以首先用电动车是对的,但是要解决来源的问题。

比尔·盖茨说中国的动作很快,深圳的公交车已经全部实现了电气化。其实我们看到北京的大部分公交车也都是用纯电的方式驱动的。

但是电池不适用于载重卡车,因为它要承载的重量非常大,需要极大的动力。巴菲特曾经问过比尔·盖茨:为什么飞机不能使用电池?现在能够看到的所谓的电池能源的飞机,最多坐两个人,很轻,然后才可以飞。但客机或者运输机不同,如果要换成电池的话,会比原来的油箱重36 倍,根本飞不起来。载重卡车和飞机没法简单地通过电池来解决,它们对于能量的要求很大,所以电池提供不了,这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事,第一是减少交通。这一次疫情使我们大家看到了在家办公的希望,大家发现不见面也能解决问题,用互联网多开一些会,能减少很多次出行。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用虚拟现实的方法更好地解决见面的需求,那么就能减少交通次数、减少碳排放。

还有就是生产过程中换材料。生产汽车、载重卡车等,尝试用更环保的材料来替代现有的钢材。

还有提高燃料的效率,这也是技术。虽然目前我们暂时使用石油,但是我们要想办法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效率,让这个发动机的排放变小、使用率变高。

还有就是电动车和替代燃料的问题,这个路径很清晰,就等着发电方式改变。假如我们百分之七八十的电,都是来自于核能或者太阳能,那我们开电动车就会更加舒畅。这是第四块。

接下来最后一块,就是我们的制冷和取暖,这大概占到7%的排放量。目前全世界有16亿台空调,这意味着有大量的人还没有空调。现在空调销售最多地方是印度、中国,因为有很多地方在进行城镇化改造,需要很多空调。

比尔·盖茨说,我们不能够因为它会造成温室效应,就不让印度人装空调,因为那是他们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他装了空调,也比一个美国人的碳排放低得多,但是他装空调可以救命。热浪来袭的时候,没有空调就是会死人的。

但是使用空调的结果就是,家里越凉爽,外边就越炎热。你试试看夏天在小区里散步,家家户户空调外都有一个外挂机不断地排热风,户外的温度会变得越来越高。为什么城市比山里热那么多?这就是热岛效应。城市里住的人多,碳排放大,温室效应强,甚至直接把热量交换到室外,所以城里气温高个几度是非常正常的。

这里有一个技术需要重视,就是地源热泵。空调的原理就是利用能量差使温度上升或下降,这跟地源热泵是一样的。因为地底下有能量差,这个能量差能带来温度交换。如果你们家把取暖或制冷的设备换成了地源热泵的话,目前就已经可以省20%的钱,现在就是划算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做这样的事呢?这里有很多法律的问题,政府也没有号召这件事情,或者很多住这所房子的人并不是业主,那他就没有动力去进行改造。还有人就说,我本来就是工薪阶层,连第一笔投资都没有,捉襟见肘,你还让我投几万或者几十万块钱,去换一个这样的地源热泵,我觉得不划算,所以没有人大力推动和倡导这件事情。但实际上如果你算清楚,这是你的房子,你会住很长时间;或者你跟你的房东商量,能够换成这样的技术的话,立刻就能够降低碳排放。

还有一个就是智能建筑。我在2008年的时候,去德国拍过一个关于建筑的节目,那时就已经看到了这种智能建筑。当时那个智能建筑上面全都是太阳能面板,有一个回收的装置,把每一滴滴在这栋房子上的雨水收回来。更有趣的是,做饭等活动产生的热量在排出这个屋子之前,会被转化成电能储存在电池里。外面的热量要进入这栋屋子时,会被转化成电能存储在电池里,然后再把凉风送进来。我当时很震惊,觉得这太酷了。那个屋子的能耗是负的,它自己产生的能量用不完,还会回输一些给电网。

在西雅图有一个西雅图布利特中心,这是他目前认为非常节能的一个建筑,有时它产生的能源比其消耗的能源要多 60%。这就比我在2008年看到的那个房子更先进了。

这栋建筑包括什么呢?超密闭围护结构设计,使得能量不外泄。尽量隔绝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同时使用高品质的保温隔热材料,三层玻璃窗和节能门。我对装有智能玻璃的窗户也很感兴趣,这种玻璃会按照室温要求自动变色,若室内温度过高,它就会变暗;若室内温度过低,它就会变亮。新的建筑规范有助于推广这些节能理念,进而扩大相关产品的市场,并推动其成本下降,我们可以建造很多高效能的建筑物。

我前两天见到一个项目,就是做双层玻璃。我们未来如果要做节能建筑的话,一定要在玻璃上下功夫。玻璃会隔热,如果你做成双层玻璃,中间抽真空,这时它的隔热效果一定会更好、更节能。现在把隔热的双层玻璃抽真空的时间可能是以小时计的,我见过一个技术,15分钟就能够把一整块双层玻璃抽真空抽干净。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去关注的,能够带来节能环保的项目的发展趋势。所以这7%,目前看来是有机会能够省下来的。

总体来讲,电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发电这个环节彻底解决的话,其他的东西基本上都顺理成章地就解决了,因为生产水泥、钢铁也需要用电。然后再加上碳捕获的技术,再加上电池存储的技术,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可以实现的。

除了关注这些降低碳排放的技术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的一件事就是如何适应暖化的世界。目前地球温度在缓慢上升,就算上升半度、一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比尔·盖茨说,我们应该帮助农民应对越来越恶劣的天气和风险。他们到非洲、南美洲考察很多农民的生活,发现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因为天气变得不可控。所以政府、慈善机构、大的企业和公司应该考虑到,怎样帮助农民做更多的预防措施、保险措施,帮助他们采用更新的技术,减少恶劣天气的影响。

还有重点关注最弱势的群体。每年热浪来袭,我们都听说印度街头死了多少人,他们就是最弱势的群体。最弱势的群体不光没有空调,连电、厕所都没有。大家可能很难想象,全世界现在还有10 亿人没有厕所。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去关注这些人。

另外一个就是,将气候变化纳入政策决策。这一点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现在中国的企业家们都在关注这件事呢?千万不要觉得我今天讲的这本书跟你的生活没有关系,关系太大了。因为这是国策,国策一旦定下来,我们所有的政策杠杆都会朝这个方向倾斜,而你所在的那个产业,或多或少一定会受到类似的影响。所以将气候变化纳入到政府的政策决策当中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还有就是城市也需要做好准备。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最大的挑战是饮用水,我们怎么样保证城市的饮用水能够持续地供给。然后我们的自然生态怎样能够维护得更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绝对不要把它当作一句比喻来看待,从现实意义的角度讲一点都没有错。因为没有绿水青山,你连喝的水都没有,那么城市的房价立刻就会下降,你的钱会受到巨大的损失。所以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现实意义上的原则。

然后比尔·盖茨讲到红树林。他说很多地方修防洪堤坝,不如去种植红树林。大家到三亚、陵水那些地方,能看到大片的红树林。红树林有着非常好的减少碳排放的功能,同时有非常好的减缓自然灾害的功能。我们过去把很多湿地都变成了农田,这导致整个城市的储水能力、空气质量改善能力的下降。这一章是说我们应该适应暖化的世界。

最后有一章,比尔·盖茨专门讲到政府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能够做什么呢?第一,弥补投资缺口。碳捕获这样的技术,高能储存电池这样的技术,或者是把电变成氢储存起来这样的技术,在短期之内很有可能是赔钱的。如果让一个私营的企业去做这样的研究,它很有可能撑不住,所以需要政府来弥补投资缺口。

第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让各式各样的创新者,都有机会让他们的创新得到应用,而不是设置过高的门槛,使很多应用没法被别人知道。政府可以适当地运用自己的采购权来实现这一点.政府采购的时候,要看到哪些材料更环保,哪些技术的碳排放更低,政府用采购权来调解。

第三,破除非市场壁垒。不要人为地构筑很多壁垒造成垄断,因为垄断会导致技术的停滞。

第四,紧跟时代步伐,随时调整。因为目前的变化会越来越快,尤其是碳排放这件事情带来的紧迫感。

第五,规划“公正转型”。这一点很重要。什么叫“公正转型”?就是要实现碳排放的减少,一定会导致很多人失业。比如说底特律那些生产汽车的公司,因为大家现在都去生产电动车了,那过去那些燃油车的销量就会大幅下降,这会造成很多人失业,而新的电动车的生产过程不需要人,那么这么多因此而失业的人怎么办?政府需要考虑转移支付的问题,需要考虑怎样使这些受到碳冲击的人得到很好的教育、获得新的机会,或者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

第六,迎难而上。政府最应该冲在前面,因为它具备最强大的实力。

第七,技术、政策、市场三管齐下。

这是比尔·盖茨跟各国的政府进行了很多次的交流之后,总结出来政府应该做的七件事。

那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够做什么?

第一,我们应该学会关心这件事。过去我们听到碳足迹、碳排放、碳汇这样的词,我们都觉得好奇怪,怎么量化?我只知道钱,不知道碳汇。以后我们要懂得关心这件事情。你关心这件事情,就能够带来客观上的改变。因为如果一个消费者开始关心一座房子的碳排放、一辆车的碳排放、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那么生产厂家就会考虑这件事情。所以你的关心,就可以使碳排放量下降。

第二,节能、绿色用电。我们要学会省着点用电,别用得太嗨了。虽然你能花得起钱,但这不是钱的问题。中国古人有句话讲得特别好:“不是惜财,这是惜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福分,我们应该为这个地球保有更多的机会。

第三,减少家庭的碳排放。你们家能不能想一些办法去减少碳排放?能不能不把空调开那么凉?开得凉还容易感冒,感冒还得治病,要花更多的钱。怎样能够不浪费食物?倒掉食物看着觉得很痛快,但是食物的发酵和降解会产生碳排放。

第四就是用电动车。当然不是非得让你现在立刻去把你的车就扔了,等你下次换车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电动车。现在我们国产电动车的声音、舒适感都很不错,我们也给国产电动车打个广告,就是大家可以多用一些电动的设备。

然后少吃牛肉,这真的是比尔·盖茨在书里面提出来的。你替代成鱼肉、鸡肉,都比吃牛肉所带来的碳排放要小得多。

最后一个很有意思,叫作做早期采用者。我们很多人意识不到自身的力量。什么叫早期采用者呢?如果有了一项新技术,做了一些产品出来,它最发愁的其实是没人用。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持观望态度,都在旁边考虑安全性、价格等等,它很有可能就被淘汰了,因为没人用它。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热心地做一个早期使用者,哪怕稍微贵一点点,你能够承受的时候就去买来试试,你就能够很好地支持到这些新技术的发展。

我们最后的结语,用比尔·盖茨在书中的原话来讲:“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知道技术的力量,也因为我知道人类的力量。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为我所见的热情而备感鼓舞,特别是年轻人身上的热情。如果我们继续着眼于零排放这个宏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认真制定计划,那么我们是可以避免气候灾难的,我们可以让气候维持在人人都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帮助数亿贫困人口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可以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个星球。”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