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终结》精华解读&听读书笔记(301/FD213)

爱我羊 2020年3月28日12:41:48
评论
396

《大学的终结》精华解读&听读书笔记(301/FD213)

【本书价值】

你的孩子将来要上大学吗?上什么样的大学?

通过梳理大学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大学的本质、大学教育的现状及其未来趋势。这本书让你更了解大学,更明确大学于自己、于下一代的意义。

【阅读收获】

了解大学的发展历程

了解全球高等教育现状

洞察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

提供如何选择大学的建议

【金句精选】

1.教育是一个下意识地重装大脑的过程。

2.我们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和认知信息的方式,是已然在我们的大脑中构建好的路径。

3.并不是专家可以记忆更多信息,是因为他们知道应该记忆什么,经验的获取来之不易且作用非常强大,这些经验使人们用超出他人理解的方式来指导行动。

4.但凡陈旧的,都渴望新生,有忐忑毁灭。

【作者简介】

[美] 凯文·凯里(Kevin Carey)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分析专家,主导了新美国基金会的教育政策改革项目。他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授教育政策课程,并连续六年担任《高等教育纪事报》专栏作家。他还曾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媒体机构的评论员。

【精华解读】

以下内容为《大学的终结》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

一、大学的历史变迁

二、技术和教育

三、学历认证

四、泛在大学的优势

五、你的孩子与泛在大学

【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们可不可以不上大学?大学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基于对近代大学的发展轨迹和对美国大学的研究,本书让我们了解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启发我们思考大学对每个人的意义。

一、大学的历史变迁

1.近代大学的发展

大约在1088年,近代第一所大学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创办。这所学校是由学生创办的。

当时是学生雇佣老师来教学,所以,教授们要根据合同和法典来确定教学标准。比如,教授必须准时上课,绝不能翘课;如果离开城市,必须提交保证金;如果一节课听课的学生少于5位,教授就会被罚款。

第二所大学巴黎大学,于12世纪中叶由教授组建。这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典型例证。自此以后,大学的模式几乎没有变化。

随着巴黎大学的诞生,很快其他地方争先效仿,并渐渐扩展到了欧洲以外的地方。

17世纪,哈佛大学在美国创建。它的名字源于剑桥校友约翰·哈佛。约翰·哈佛31岁死于肺结核。逝世前,他捐出了一半财产及400本藏书。为了感激他,1639年这所学院被命名为哈佛大学。

自此美国大学相继建立,到美国独立战争时,已有9所殖民地大学。其中包括哈佛、耶鲁、达特茅斯、威廉和玛丽、普林斯顿、布朗、哥伦比亚、罗格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到南北战争时,美国已有近250所大学。

那时大学规模很小,也没有现代大学的讲座、实验室和研讨会等教学模式。反复背诵大量冗长的材料,是当时学生的学习方式。

2.创办大学为了什么

19世纪办大学目的的三种观点

随着美国大学的逐渐发展,19世纪出现了关于办大学目的的议题,其中三种观点互不相让。

第一种观点:大学应该帮助国家振兴经济。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当时需要技术人才以推动国家经济,大学便成了培养技术人才的场所。

第二种观点:大学应该以研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源自德国研究型大学。到欧洲旅行的美国学者将这一理念带回美国。1876年,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其首要目标就是推进特定学科的知识。教师和研究是大学的核心,而学生不是。

第三种观点:大学应该提供通识教育。这一理念认为,大学不应该只是把学生培养成某个领域的学究,或者只具备某种技能。大学的目的应该更崇高,应该帮助人们完善自己。

综合型大学的成形及缺点

面对三种不同的大学教育目的,美国大学没有做出选择,而是决定在三个方面齐头并进。

这个决定主要归功于哈佛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他设计了一种能容纳三种不同观点的大学结构。

首先,艾略特要求哈佛研究生院和职业学院必须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

其次,他用选修课程替代了必修课程。艾略特认为,意志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训练出来,个体意愿是首要的动力。所以,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另外,选修制度使得研究生教育学院和本科生通识教育学院,能在同一所大学共存。

随后,其他大学相继复制艾略特设计的大学结构。现代大学于是成形,延续至今。而美国大学成为了集研究、实用培训和通识教育的融合体。

与此同时,综合型大学的缺点也愈加明显。

一是大学只雇用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当教师,但学历不代表教学能力。

这些教师在研究方面受过严格训练,在教学上却可能是外行。他们的教学效果既无专家评估,也没有人检查。

二是本科教育逐渐被忽视。这是因为美国大学的基础结构,是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设计的。

正如历史学家劳伦斯·维希所说,强调专门研究的后果是追求科学思想的教授们逐渐忽视本科教学,轻视作为老师的职能。

3.大学教育现状

综合型大学教育的缺点由来已久,从而渐渐形成如今的高等教育现状。

在美国,大学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是学费昂贵。这使得学生贷款额度飙升。2004年,学生贷款额近2500亿美元。2012年,其额度翻了四倍,超过1万亿美元。25岁年龄段的学生贷款额度增至60%。

二是毕业率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在四年制的大学中,能在四年内毕业的大学生不到40%。

而两年制的社区大学,也只有34%的学生在三年内毕业,或者转校继续深造。

三是所学有限。据2005年美国教育部成人读写能力调查显示,多数大学毕业生不能对两篇报刊社论的观点进行对比,仅14%能读小学书籍,其他能力不强。

另一项研究指出,在前两年的大学生活中,45%的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没有提高;36%的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这些能力没有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学不到知识,或者所学知识有限。

此外,从全球角度而言,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有18亿人处于全球中产阶级水平。2020年,人数将上涨到33亿。2030年将达到48亿。

全球中产阶级人数不断上涨,想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数量将激增。综合型大学教育的局限和数量的有限,将使许多人通过远程通信技术接受大学教育。

二、技术和教育

1. 技术和过去的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尝试用它来改善教育,由此曾出现了几种学习方式。

一是函授教育。1692年,北美邮件系统建立。1728年,《波士顿公报》报道,想学艺术的人,可以每周收到几门课程并且得到指导。之后,美国赠地大学将函授课程定为传播知识的一部分。渐渐地函授课程传到了世界各地。

二是广播课程。20世纪20年代,广播开始普及,许多大学建设了广播课程。由于课程成本、听众少和不能代替讲台授课等原因,广播没有改变高等教育。

三是电视教育。1938年,纽约大学教授在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荧屏上授课。公共电视频道则定期把大学的讲座视频穿插在节目中播放。

但这些远程教育都没有改变综合型大学的本质,多数人还是通过进学校学习获得学位。

2.来自硅谷的竞争者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综合型大学出现了新的竞争者。它们是来自硅谷的公司。

这些公司利用信息技术设法渗入大学,由此出现了各类教育产品。它们以分散高等教育市场的方式,将综合型大学碎片化。

比如Chegg公司,它通过电子邮件租赁大学课本;piazza公司则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室,学生可以在这里咨询学习问题;Inside Track公司通过互联网提供辅导服务,提高学生的毕业率。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直接参与教学工作。比如密涅瓦公司的密涅瓦项目。这一项目的主旨,是为了稀释人们对精英高等教育过剩的需求。它拥有一套严格的本科必修课程体系。

该项目的教学是通过在线研讨会进行,因而招收的学生数量没有理论上的限制。学生入学第一年会在旧金山学习,接着用六个学期的时间生活在全球六个城市。正因为这样的学习模式,该项目的学费比标准的常春藤联盟要便宜75%。

2014年秋季,该项目的首批学生入学。在近2500名申请者中,有70名被录取。而淘汰的学生大部分被常春藤名校录取。

3.泛在大学初具雏形

除了来自硅谷的竞争者,另一种教学形式异军突起。它就是人们熟知的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慕课的典型代表,如名为edX的非营利组织。它由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哈佛随即加入。接着,世界各地的著名研究型大学也陆续参与其中。

截至2014年,edX提供了几百种免费在线课程供人们学习。

作者为了体验在线课程,他报名学习了edX中的一门课程。最终,他获得了87分的成绩。为了对比线上和学校课堂上的学习差异,作者来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授课现场。

他说,现场课堂要比录制的课堂要糟糕。

其一,学生记录难点和思路时,教师已经在讲解下一个要点了。这样容易遗漏内容。但若是视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倒回去听。

其二,相比视频,现场课堂坐在后排的学生更难看清和听清,注意力也更容易分散。

其三,现场课堂中玩手机、表现得无聊的同学,会影响其他人学习。

另外,如优达学城、课程时代等,都是提供免费在线课程的平台。它们的课程内容也都是由著名大学创建。

慕课的发展,意味着泛在大学正慢慢成形。

所谓泛在大学,顾名思义即无处不在的大学。这种学习方式,将有别于传统大学都得进学校学习的方式。

三、学历认证

1.学位证书的价值

对现代人来说,大学文凭是大多发展机会的敲门砖。没有它,大大降低人们获得高报酬的可能性。没有它,人们不能获得更高的文凭,比如学士学位是获得研究生学位的前提。

同时,它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比如经济萧条时期,相比没有大学文凭的人,拥有文凭者失业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但大学毕业证书缺失了大量重要信息,它仅是由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构成,并不能显示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作者说,一纸文凭不过是一些信息,其价值只不过是人们共同赋予它的,仅此而已。即便如此,大学文凭仍旧在劳动市场大行其道。而如果要弥补它的不足,就需要创造一种新文凭。

2.未来的学历认证

信息科技推动了新文凭的产生。比如谋智基金会的“开放徽章”项目。其理念是以开放性的原则取代大学文凭。它开发了一套通用协议,其他组织将根据协议创造徽章。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时间获得这些徽章。同时,还可以把它们展示出来。

徽章由图形组成,它代表持有者获得的技能和知识。点击这些数字徽章,可以看到它由谁颁发、相关的时间信息、网站链接等。它还详细记录了持有者付出的努力,包括课堂作业、各种测试和任务的分数等。

还有一个叫Accredible的公司。它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信息的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创建“证明”,上传自己学习的证据。Accredible可以上传线上课程的通过证明、参加考试的视频,也可以收录同行的评判等等。

四、泛在大学的优势

1.解放高等教育

像慕课这样的组织和教育机构不断发展,将会形成更多更完善的大学课程。那时,世界各地的人,只要连接网络即可免费上课。同时,每个人将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2.制定个性化教育策略

人工智能可以判断每位学习个体的优劣势,为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把不断成熟的人工智能纳入教育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个体化的教学,将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育体验的提升

在核心教育者方面,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形成的教育系统,将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服务,提升他们的教育体验。这些服务包括咨询、辅导、提供建议、课程注释和学习助手等等。而这些服务,都将由专注于某一具体技术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

4.开放徽章

开放徽章将会收集人们学习的证据,并取代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和文凭。人们的许多证明信息会从日常学术工作中获取。

另外,人们大量的学习过程将被数字化记录,因此在评估学习内容时,就会较少依赖传统的标准化测试。

这种由学习者而非机构控制的教育认证,将证明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到了什么。

这些证书不会束缚在学校,也不会被固定在一个时间段。它们会随着一个人的不断学习而改变。它们会一直动态地反映你的成长经历、知识和技能。

五、你的孩子与泛在大学

面对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不断完善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许多家庭都需要思考,大学是什么、哪些大学最好、该选择怎样的大学等问题。

作者说,当你考虑泛在大学时,需要记住以下四点。

1.选大学

随着泛在大学的出现,人们可以免费获取成千上万门设计良好的大学课程。

这时,学生和家长不要为可以免费提供的服务支付费用,而是应该把学费付给愿意干活的大学。这些大学不忽视本科教育。它们把本科生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2.上大学

四年时间看似很长。但如果你想通过学习塑造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其实很短。那么,如何不让自己虚度这四年?

作者说,当一般的大学文凭价值消失时,学生缺乏学习的事实将暴露出来。

这时,他们除了债务和浪费的时间之外,别无其他。因此,所有的学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毕竟世界上渴望学习且有办法获得高等教育的人,将会以千倍的速度增长。

3.交学费

未来,劳动市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传统大学文凭将被开放证书取代。这就意味着,人们不能在二十多岁就完成所需的所有教育。我们需要继续学习。而在某些情况下,学习就需要投资。

如何投资,作者分享的经验是: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而不是别人的野心上。

因为享有崇高声誉并处于权力中心的高校,只是少数。这些学校的学位证书能值回学费,但这样的学校全美不足50所。

所以,不要投资那些想加入这个圈子的大学。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质量的教育项目上。这些项目能启发学生,并为他们的就业做准备,而不是对他们毫无要求。

4.做准备

作者说,在未来,世界各地的人将会有更多的竞争和协作。泛在大学为人们提供了更好地适应变化的机会。它让学生与拥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共处,让他们进入全球性的学习共同体。

此外,学生还需要做两方面的准备。

一是应当积累学习证据,建立自己的教育身份。不管是开放式徽章,还是其他证书,人们都要学会组织、整理和控制自己学习内容的信息。

二是学生需要刻意练习。无论何时,它都是获得真正专业技能的必经之路。

【结语】

历史表明,但凡陈旧的组织,若要继续存在,就得顺应时代和更具人性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相信大学将会以更好的形式带给人们更优质的教育。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着包容、向上的心,渴望学习,终身成长。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