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抢跑也能超越》听读书笔记(539/FD412)

爱我羊 2023年6月27日10:03:01
评论
241

《不抢跑也能超越》听读书笔记(539/FD412)

【思维导图】

《不抢跑也能超越》听读书笔记(539/FD412)

【对谈实录】

樊登:各位好,今天我们作者光临栏目请到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杨霞女士,她带来了她的新书,叫作《不抢跑也能超越》。欢迎您,杨老师。

杨霞:你好。

樊登:“不抢跑也能超越”这句话我深有感触,以前我觉得孩子上了小学、中学以后,如果不报培训班,可能会拼不过人家,结果我发现什么班都没报的孩子,考得比那些报了班的孩子还好。所以不抢跑也能超越这件事,看样子是心理学的一个共识。

杨霞:对,我们从根本上、从科学规律上来讲就不提倡抢跑。因为学习不是短跑,是马拉松。你看马拉松需要抢跑吗?它是不需要的,人生就像马拉松。

樊登:还能边跑边喝水。

杨霞:是,而且你可以晚一点。虽然别人先跑,我在后面,但是我再努力跑几步,就在较好的位置了,我一直在第一梯队里,哪怕是第一梯队里后面一点的位置,但是我的耐力强,就不用担心,其实人生都是在拼耐力。

如果说你急切地、竭尽全力地让孩子背很多东西,学很多技巧,提前掌握那些知识,会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孩子会厌倦,再一个可能这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假设小孩本身还有点先天的问题,比方说笨拙、动作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然后你还拼命地让他今天必须背多少多少个单词,写多少多少遍课文,这时候他的精力就用尽了。他一天可能就只能集中精力一小时,这一小时在课堂上或在家里被你逼得完成了你布置的那个所谓的任务,但是到第二天,在上课的时候他就没有这个精力了。

樊登:不行了。

杨霞:没有人可以是永动机,你非得把他训练成学霸,这个风险是很大的。

樊登: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杨霞:对。

樊登:这本书里边给大家列了十个法则,就是关于怎么样调动孩子内生的愿意学习的力量。第一个叫作“抓住孩子早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您特别喜欢带孩子做家务、爬山,原因是什么?

杨霞:因为培养学习的能力,意味着你首先得培养接收信息的能力。学习,你得注意看,如果你只给他看书、看知识,或者看一些我们叫文字符号的东西,这些不叫有生命的学习,这叫无生命的学习,相当于你教那个鹦鹉说“你好,你好”,老这样说。你需要让他在丰富的大自然的世界里,先学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养感知的能力:他能够感知到地平线,一斤菜,十两,缺斤短两是从这儿来的,还有水冒泡泡意味着水开了。

其实你测过一次智商的话,所有这些东西你就知道了。它会测:你知道水怎么样叫开吗?你知道太阳从哪边落山吗?你的手指头有几个?那么两个手有几个手指头?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可能就得从方方面面让孩子先学会感知、观察,然后注意、记住,再然后就开始操作。我要得到这个苹果,我要去扔石头。还有撕纸、吃手。你看吃手这件事,刚出生的宝宝就逐渐开始吃手了,吃手是婴儿探索外界世界的开始。

樊登:父母一般就把手拿下来。

杨霞:对,你不让他探索。

樊登:那就让他吃吗?

杨霞:让他吃,得吃到两岁半,得吃够这个手。但那时候正好是探索外部世界的开始,所以这时候你得允许他吃手。

樊登:我那天看您出了一招,特逗。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您让他包饺子、打扫卫生,完了以后他就去写作业。这原理是什么呢?

杨霞:写作业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他得愿意坐下来学知识,而大脑在什么情况下愿意学呢?是劳动和运动足够了,体力活动够了,就自动转化为脑力活动,写作业是脑力活动。

樊登:我们的大脑是交替休息的。

杨霞:跟那个海豚有点类似。海豚睡觉就是这样,你看它一直在游,其实它有一半脑子在睡觉。

樊登:所以很多孩子表现的是坐不住、学不进去。

杨霞:因为这时候他一直在进行脑力活动,比方说看电视、玩游戏、听故事、看杂书。当他在进行脑力活动的时候,我们又来一个脑力活动——写作业,孩子就不愿意了。

第二个条件,写作业是靠手的运动,如果手指头没有力量,握不住笔,孩子就不愿意一笔一划在那儿反复写,因为他烦,这时候就不愿意写作业。

樊登:怪不得小孩子都讨厌写作文,就是因为写作文要写的字太多,手酸,手没劲。

杨霞:对。然后手指头的力量是靠手掌来带动的,手掌靠手腕,手腕靠手肘,然后靠大臂,然后靠肩部,也就是说我们是靠大肌肉带动小肌肉。但是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充分的户外运动,没有游泳、跳绳、攀岩这些大运动来锻炼大肌肉,我们的小肌肉是没法被带动的。你经常会看到有的人好像挺懒的,在那儿抠哧小东西,做小动作。什么叫做小动作?他的大肌肉没运动够,小肌肉不听大肌肉的指挥。

所以小朋友做小动作,我们就会让他练大肌肉。比方说,每天都需要拍球、跳绳,然后每周都要爬山,抽空还要游泳、打篮球,等这些玩够了以后他再坐那儿,他就没有小动作了。为什么要让孩子包饺子呢?我让你动够了,你要是能做包饺子这个动作,然后还能做得越来越快,就说明你的小肌肉能够听大肌肉的指挥,等到你握笔的时候,写字的时候,就轻而易举,就很容易,就会写得很好。

樊登:因为我有杨霞老师朋友圈,我就每次看她周末都干吗,这么多年了,这得有……

杨霞:二十年,坚持了二十年。

樊登:都二十年了?我看了反正有十来年了,周末都去爬山,而且都是带一大群小孩子爬山。您是有一个家庭团队吗?

杨霞:有一个俱乐部,在我们这儿咨询过、训练过的小朋友和家长就加入我们俱乐部。爬山的目的一开始是强身健体,你要去爬山,然后增加你的免疫力,免疫力上来以后就不容易感冒发烧,还能补钙,因为会晒太阳晒一天。人每天都需要一小时左右的晒太阳时间,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那么你爬一天山的话,可能这一礼拜的维生素D就够了。维生素D参与合成快乐激素,所以哪个省份的人最高兴呢?经过流行病调查(我们叫流调),是西藏,因为它日照最多,然后就是云南,再次是青海。

那么如果宝宝缺户外运动、缺维生素D、缺钙,那他会多动、情绪不好、不高兴,处理人际关系时烦躁不安,这时候再额外地给他加量,提前学习,宝宝就快疯了。

最近有个家长带孩子来咨询,说我们以前可好了,就是今年的五月份期中考试之前,哪儿哪儿都好,但是小学期末考试孩子数学才八十多分,他们家里人就特别沮丧,这时候就不停地在这个假期里训斥孩子,又给孩子补课,然后等到快开学的时候,发现孩子在补课的课堂上注意力也不集中。

后来在我们中心咨询,我先做了个小测试。根据这个小测试,再根据他期中考试之后的表现,我就发现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粗心大意。比方说,我们的小测试是给你展示一个梯子,就是一个简单的梯子,上面有一杠、两杠,空了一杠,然后再是三杠、四杠,或者直接是五杠、六杠,中间缺了第四杠。然后我就问他这个梯子缺什么,他看不出来。然后再给他看一个头像,一个女孩的头像没鼻子,他也不知道,愣没看出来,一个男孩没眉毛,他看不出来。比方说剪刀没有中间的螺丝钉,那可能他还是小孩,容易看不到,但这梯子太简单了,一杠、两杠,没第三杠。

樊登:他忽略了。

杨霞:他看不见,因为他眼睛跳过去了,眼睛是抖动的。然后再分析,为什么从那时候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上网课,上网课需要盯着屏幕。即使再好的平板电脑,它也是会频闪的。宝宝又在偷偷玩手机。然后没有户外运动,又居家学习,又没有体育课了,也没有和大自然的接触了,宝宝的视觉振动现象就加重了。视觉振动现象就是指眼球轻微地振动。

这个现象在刚出生的婴儿身上表现得很明显。你抱着婴儿的时候,婴儿总是东张西望,你很难让婴儿跟你对视着看,婴儿总是这样扒着你,往两边这样看。你抱着婴儿的时候,他永远在扭头,你总是要找他的正脸。而且你在他前面,他常常是跟小动物似的这样看,往两边看,他不往前看。

所以我们在孩子0~6岁,上学之前要不断地训练。比方说,在他前面放个苹果,我们都要放在他正前面。如果你不是这样做,比方你抱着宝宝看电视,宝宝容易斜视。有个保姆阿姨,她自己爱看电视,她抱着宝宝看,那她正面看电视,宝宝就是一直斜着看,然后就去治斜视去了。或者我们在把宝宝放到床上的时候,注意房间里的灯光,因为你们家肯定是顶上有一个灯,不是说四周都是灯,如果你老放一个方向,他就……

樊登:朝一个方向看。

杨霞:趋光,然后他就会斜视,所以你得这两天放这头,那两天放那头。到上课的时候,上学的时候,宝宝这个视觉振动现象应该就消除了,就是七岁以后,大部分宝宝就已经没有视觉振动现象,能够盯住老师、盯住字,能够写作业。但是,我们现在有了电子产品,宝宝这个视觉振动时间就延长了,有了网课就加重了。

樊登:我明白了,所以有时候小孩子做题会说:“这么简单的一个条件,我没看见。”实际上是视觉振动现象,就是条件被他跳过去了。

杨霞:就是跳着看。如果眼球是横着跳的话,“井冈山”变成“井山”,中间跳过了,如果上下抖的话,就会串行。

樊登:您说的就是小时候的我。但是现在网课变成一个常态,好多孩子就是在上网课,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去帮助孩子把注意力调回来?

杨霞:这个办法就是爬山。我们在看大自然的物体的时候,会发现大自然的物体都是连续的,比方说蚂蚁搬家是连续的,你就一直在看它走,小蝴蝶虽然这么抖抖地飞,它也是连续的。可是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就突然切换下一个镜头了,镜头就转换了,比如正在看蚂蚁搬家,切镜头蚂蚁到窝了,吃东西了。为什么我们说现在的人有“碎片化思维”“跳跃思维”,是因为我们的视线、思维都碎片加跳跃了,所以我们得回到原始的状态。

然后让宝宝训练他的视觉。这叫视感觉,视力和视觉是有区别的,视力是生理学研究的,视力障碍是医学研究的,视感觉、视觉是心理学研究的。所以为了进行视觉的训练,我们要带宝宝去大自然,去爬山,去观察蜥蜴、蚂蚁,然后我们要爬到那个目的地,我们跟小朋友交流、交往、协作等,在这些过程中,回到我们原始的那个本能,我们就用爬山来修复。

樊登:那这个得需要多长时间呢?一周得爬山多少次?

杨霞:基本上这个时间应该是一比一,你看一小时书,你得进行一小时户外运动。

樊登:我的天,哪有那么奢侈的条件?杨霞:小学生户外运动和室内学习的时间比例,一比一。

樊登:那现在绝大部分地方做不到。

杨霞:你在家里可以这样,放置盆景、小金鱼、小乌龟。

樊登:然后去楼下放风,跑一跑。

杨霞:去楼下运动,一定要想办法出去,或者有一个小院子,你在里面种花、种草。在小孩的书房里搁多少绿植能形成小森林的那个小氛围呢?三十盆绿植。你就用一面墙,放一排书架,然后往上面放绿植。

樊登:这都有研究?三十盆绿植。

杨霞:才能形成这个小房间的小森林。

樊登:小生态。我再替家长们问个问题,爬山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合适?

杨霞:国外的标准是会走路就开始爬山,一岁。我带我们家宝宝在爬阿尔卑斯山的时候(我们家小孩都十四岁了),然后就看一个家长领着一个孩子,还背着一个孩子,到山脚那儿就从背篓里把孩子放下来了。他背了个像咱们背篓的这么一个玩意儿。

樊登:就是一两岁的小孩就开始爬山了?

杨霞:对,这个小孩也就刚会蹒跚走路,就开始跟着爬。只不过为什么要背这个背篓呢?就是他走不动的时候把他放背篓里一会儿。另外一个孩子就是四五岁,就一直拿根登山杖,像模像样的,在那儿爬山。

樊登:那如果这孩子都十岁了,现在再爬山来得及吗?

杨霞:来得及。我们在四十岁之前(适度的)爬山对膝盖都没有影响,因为它会自动修复。四十岁之后膝关节滑液比较少了,那时候我们可能就要去练,比如靠墙静蹲、站马桩来锻炼。

樊登:实际上膝盖不是怕锻炼,而是怕磨损,如果你锻炼得越好,膝盖周围的肌肉越有力,它越不容易磨损。您这一段一下子讲了好几个法则,第二个法则叫“让孩子像爱玩那样热爱学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然后第三个法则是“只有擅长学习,孩子才喜欢学习”,就是您说的,他得能够处理这些东西。

杨霞:而且你要抓住他那个转换。比方说,有家长带孩子去新疆玩了21天(三周),回来以后家长就说:“不能白玩,你把这个三周21天,每天一篇手抄报做了。”现在有一个图文并茂的小作文,叫手抄报。然后宝宝就噘着嘴说:“别人都是一周一篇,你让我一天一篇。”为了21篇手抄报,家长天天鞭策孩子。其实家长有点虚荣心,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孩子又能写,又去这么多地儿,我们的暑假没白过,有点那个意思。然后小孩现在还没开学呢,21篇做完以后极度厌学,只要一听“手抄报”这三个字就恶心。还有一次小孩上高铁,正在高兴,然后爸爸就说:“高兴吧?”然后小孩跟爸爸说:“高兴。”“那好,那么把今天的高兴写一篇作文。”“我不高兴了!”小孩立马就“我不高兴了”,因为家长不应该是这样转换的。

我们也带小孩去过新疆,我们是这样的,我说:“咱们去新疆了,你要带什么?”(你让他说。)他说:“妈妈,我准备带个地图,我准备再带一本汉武帝的传记。”(好像是一本历史书。)然后我说:“讲什么的呢?”(你得假装都不知道,装傻。)他说:“妈妈,讲匈奴的,你都不知道吗?”比方说一个烽燧,他告诉我说:“妈妈,你知道吗?这叫烽燧。你知道什么叫烽吗?什么叫燧吗?白天放烟,晚上放火,这一个叫烽,一个叫燧。”然后你就得说:“真的吗?”你得这样,确实得让他……

樊登:让他的成就感出来。

杨霞:而且你只是负责装傻说:“这石头怎么那么多颜色呀?怎么这么不一样呀?”因为那600公里肯定有不同地貌、不同天气、不同气候等,你就在那儿一直在装傻。等他说:“这个都不知道。”

然后哗啦哗啦翻书,给你介绍:这叫什么什么气候,这叫什么什么地貌。然后一直到晚上,你只是稍微地提示一下:“你愿不愿意把今天白天给我讲的东西记下来,老师也想知道,同学也想知道。”“好的,没问题。”他就把它写下来了。

所以每一天都及时地转换,白天玩,晚上把它写成小作文、小日记,然后让他睡觉,所以你玩21天,他21篇很快就写出来了。从此以后,到哪儿他都会主动说:“我这次要带××书。”自己先安排要带哪本书,然后喜欢去地图出版社,喜欢去看历史、地理的书,到哪个地方就要先查这个地方的历史。在本来就是很空旷的地方,你就装茫然,等他说:“妈妈,你知道吗,这儿曾经发生过战争。”就你得“哦”这样(恍然大悟的感觉),你不能说:“我知道。”你别这样。

樊登:所以让孩子擅长学习,孩子才喜欢学习,因为学习的效果受他大脑分泌快乐的激素影响。而我们很多家长正好用反了,我们是一提到学习就带着批评,带着指责:“这儿没学好”“那儿没学好”“你别骄傲”,所以孩子慢慢地越来越不爱学习。

杨霞:而且家长经常会说:“你如果不好好写作业,你将来去扫大街。”这是咱们经常说的吧。但我们是这样,学习太累了,那先别学了,咱把这个地先扫了,把那个地也拖了,然后再帮妈妈做什么家务。孩子就会说:“我还要学习呢。”当你特别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你越强调咱们家还有好多活儿要干的时候,他就越会说:“我什么时候学习?”天哪,就好像学习成了他很渴望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让学习成为孩子渴望的一件事情。

有的时候,我们的比较也可以是户外运动,比如到礼拜六不是要去爬山吗,我们就问他:“高兴吗?”他讲:“高兴,很高兴。”“那咱明天接着爬吧?”“不,那不能再爬了,我都没有时间了,我本来就比别人少一天,明天该学习了。”我说:“一年级也没什么作业,咱们第二天就去博物馆,或者大扫除。”“不,我得复习,还得预习,还有课外书呢。”你看,不用你安排,孩子都自己把复习、预习、课外书安排好了。

樊登:如果你有这么一个心理学家的妈妈,你中了套路你也不知道。第四个叫作“情商保证智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很多家长都特别想要训练孩子的情商,包括自控力、跟他人之间协作,以及团队精神。尤其是自控力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去训练?

杨霞:好,我们先说说自控力的重要性。自控力有多重要?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研究,这是科学研究,12岁之前哪一个要素决定了20年后你既事业成功又家庭幸福?第一个是智商,第二个是学习成绩,第三个是自控力,第四个是人际关系,第五个是思想开放。大部分家长都选前两个,肯定得智商高,还得成绩好;同学都选人际关系,你要是问孩子,他们觉得人际关系很重要。

但自控力特别重要,它训练的首先是大脑对你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因为人其实控制不住情绪,人也控制不了思想,这是森田疗法里说的。人总以为能控制自己的意志、想法、情绪。比方说你现在饿了,你能说:“不饿,不饿,不饿。”但其实你饿了的时候,你没法控制那个饿的想法。

樊登:其实你控制的是自己的腿不要走过去。

杨霞:对。比方说,你现在饿了又没带钱,那边出现一家包子铺,你会不会出现偷包子这个行为?100%来咨询的人都说:“那我不会,饿就等会儿。”但是你在饿着等会儿的时候,并没有说“不饿,不饿,不去,不去”。

樊登:并不会让自己觉得不饿。

杨霞:你是接受饿:饿,我承认;我想吃,我也承认;我馋了,我都承认;我太想吃了,我都承认。但是我不能去,因为我没带钱包,我得先回家去。你控制的是让你的腿拐弯了。

所以我们用这个方法训练孩子。比方说,有的小孩说:“我捡破烂也能挣钱,干吗非要学习呢?”我说:“好,那咱们今天就开始捡破烂。”这个暑假有一个宝宝捡了一个月的破烂,是一个12岁、六年级的孩子。他自己还算,五小时捡一百个空瓶子,能挣两块五。这一个月连纸盒子什么的,好像捡了八百个瓶子,多少个纸壳褙儿、纸箱子。挣到了第一个十块钱的时候,他们家还拿镜框把钱裱起来,就太不容易了。

樊登:镜框都超过十块钱。

杨霞:但他们家少做了一点,就是他捡多捡少,吃得都一样,所以小孩还是每天吃得挺好的。我就问孩子:“想学习吗?”“我想学习。”你知道吗,他自己说:“我想学习,但是我只要一往那儿坐就犯困。”我说:“对,因为你吃太好了,如果说你捡东西挣两块五,或者是你五个小时才挣两块五,这两块五只能吃一个窝头和咸菜,你就不犯困了。”也就是你们家吃饭的水准,也得跟你这一个月所挣的钱匹配上。

我说:“你现在捡瓶子是五小时两块五,如果你是在家里打扫卫生,比如拖地板、擦玻璃、做菜,你是一小时四块到五块,如果你是学习,比方说像老师这样,一小时可以好几百。”我说:“你看你要学文化,你要学进去了,将来就有可能你的单位时间价值含量就高。”后来小孩就说:“那我还是好好学吧。”

就是家长的态度不过分强调学习重要性。

樊登:有些家长会这样,比如说我见过很多家庭是为弹钢琴的事发生矛盾,然后甚至打架,发生非常激烈的矛盾。这孩子说:“我宁愿死,我也不想弹。”但那个爸爸就坚持一点,他说:“不能轻易放弃,弹钢琴弹不好不要紧,但是毅力很重要。”他认为用这样强迫的方法能够训练一个人的毅力。

杨霞:在心理学里头,我们说的意志力已经是属于“大脑的高阶功能”,就是上层建筑。

樊登:前额叶这边负责的。

杨霞:上层建筑。我们现在说跳绳、拍球、拖地板、捡垃圾是“经济基础”,就是我们的基础能力。先打好基础,才产生上层建筑,所以你要想让他有毅力,你用跑步的方法会比弹钢琴更好,因为弹钢琴本身是高阶功能,高阶功能产生高阶功能吗?很难。

樊登:所以孩子就会觉得很崩溃。

杨霞:你特别饿的时候,你饥饿得不行的时候,你能看下去书吗?还是得先吃饭。咱实事求是地说,人类作为一个动物来讲,肯定是先吃得差不多了,然后精神空虚的时候才会想到看书。你特别饥饿的时候,肯定是解决温饱,或者你特别寒冷的时候,你也可能无法看书,甚至有的人会出现烧书来取暖的情况,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温饱。

樊登:高阶的部分先不要了,我先保证低阶的东西。

杨霞:对。如果你要培养耐力,你先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比方说,小的时候,咱说的是更小的时候,宝宝一哭,我们是不是要去热奶?这时候你要等几分钟,让他哭一会儿,这是心理学实验验证过的。现在是什么情况呢?赶紧把安抚奶嘴塞进去了,或者是赶紧摇晃,赶紧安抚。其实他哭是一个呼唤、表达的体现,是语言的准备,但你不让他哭,让他闭嘴了。所以我们就从延迟满足开始来培养他的耐力,而不是让他马上就能得到,你需要让他等一下。

再长大点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换一种方式。比如,我今天要爬那座山,你说是坐缆车上去更容易产生耐力呢,还是你亲自爬上去更容易产生呢?你得爬上去。然后你每次都吃现成的饭,还是你愿意去做点什么东西、做点饭,哪一个更容易产生耐力呢?可能很多事情是需要通过他肌肉的积累和肌肉的记忆,来让他产生心理上的耐力和毅力。但这些不是高端功能,不是艺术创作。即使是画家,也要从13岁之前对大自然的感知开始积累,走了很多的地方,看了很多的景色,然后对色彩有了自己独到的表达,只不过想用画笔来表达而已。

樊登:我要补充一点,尤其是父母的吼叫和暴力行为,会导致孩子的理智更快下线,他就不控制自己了,他反而会变得更加难以自控。

杨霞:他就会坍塌、自暴自弃。我的老师是儿童心理学的博士,在美国生活。他们家小孩一回来,就让他先拔草。然后他拔草时听见隔壁同学家里弹钢琴的声音,他就问爸爸:“我什么时候也能一放学就能弹钢琴?”他爸爸说:“那不行,咱们家的草怎么办?得拔。”后来孩子求了半年以后,他爸爸认为他已经拥有足够的毅力能够开始弹琴了,他爸爸说:“你能弹得好吗?你愿意学下去吗?你愿意每天都要弹那么长时间吗?”他说:“我愿意。”他爸说:“那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浪费钱了,先租一个。”然后租一个破琴,弹,那声音没人家的琴好听。

然后弹了一阵子,他说:“爸爸,我什么时候能弹个好琴呢?”他爸爸问他:“你能达到什么水平呢?你能参加学校的校队、乐团吗?”他接下来又使劲练、使劲练,加入乐团后又说:“爸爸,我加入了。”行,那爸爸就给他换了一个好点的琴,然后这时候小孩又开始弹。不过那不是名牌钢琴,爸爸又说:“那你能出国演出吗?你能登台吗?你能成为你们学校的代表吗?”孩子又苦练,就又换了钢琴,现在是名牌钢琴了,这样就达到目的了。最后他们家小孩是考上了芝加哥大学法律系,现在是律师,钢琴只是业余爱好。

樊登:其实人这一辈子能够拿什么作为专业,小时候是很难看得出来的。但是这个人保持着生命力,保持着探索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

杨霞:愿意学。而且因为大部分人成功是靠文化课,就是我们更多需要的是打基础。因为你起码你得学好数学、语文,这相当于我们身上的两条腿,你得先培养好两条“腿”的能力。然后英语可能是你的翅膀,画画或钢琴就是你的头发,你得先培养好两条腿,然后再助跑、再飞,最后你再飞扬你的头发。你别先弄头发,别先弄其他的地方,整天捯饬头发,你忘了你“腿”还是“瘸”的。

假如你有一条“腿”是好的,一条“腿”是肌肉无力的,我们现在家长是不是使劲用这条“好腿”?比方这孩子特别喜欢画画,那就报绘画班;比方孩子有语言天赋,口齿特别伶俐,那就报口才班。最后发现这“好腿”就被用残了,“坏腿”还是坏的。有个小孩从小伶牙俐齿,家长给报口才班,报了好多班,现在小孩变成耍贫嘴,不爱写作业。这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虽然小孩口齿伶俐,但是他当时就已经出现不爱写作业的情况,所以当时应该练什么呢?动手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让他愿意握笔去写,让他把写作业这项必修课先完成了,然后到了13岁以后,再用天赋来锦上添花。你要口齿伶俐,你会一辈子口齿伶俐,但是写作业是要在关键期里的培养的。

樊登:其实我小时候就是老参加演讲比赛,但是我完成作业没问题,就是基本的学习任务是能够解决的,然后稍微会说点话,就是您说的后期慢慢添加。

杨霞:是,如果那个时候让你演讲以外,还给你上口才班……

樊登:放弃文化课的话,就麻烦了。第五个法则是“消除心理障碍使学习更加快乐和有效”。现在有着各种各样心理障碍的孩子好像变得越来越多了,真的是这样?还是我们的感觉?

杨霞:真的是这样。我有个朋友是小学老师,我就问他,班上有多少个孩子存在心理障碍?他说大约四分之一(25%)。因为他有那个具体的数,比方说,三十个孩子里大约有七八个,有强迫症的,有焦虑症的。

樊登:我们小时候父母的管理方式更粗暴,为什么现在的心理问题比例还提高了呢?

杨霞:虽然过去的管理方式粗暴,但是你的玩耍时间、运动时间、劳动时间要比现在多,你的电子产品用得少,家长给你的压力(就是给你的指标)没有现在高,家长没有比的。现在的比较太多了,因为互联网,因为我们的交流特别多,你就能很容易知道谁家孩子怎么样。原来农村一个村里如果能出一个大学生的话就了不得了,而现在,你可能就不只是跟村里比了,本来他是村里最好的,可是他一上学,放眼全县,然后上大学,放眼全国,小孩就有压力了。有压力以后,如果又没有相应的排解方式(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特别快,但是我们在心理健康、心理研究和心理科普这方面的发展并不快。

樊登:有哪些问题是属于家长应该找心理专家咨询的?

杨霞:最简单的一个判别方法就是:当小孩的行为、思维、情绪已经影响到他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就要找心理医生了。比方说,洗手是好习惯,可是他洗得都没法写作业了,就一直洗,洗一小时。还有,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说“我今天不想上学了”“我不想起床了”“我不想吃饭了”“我不想出门了”“不想跟小朋友玩了”,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找心理医生了,因为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进行不下去了,你就要找心理医生了。

我们有时候问这小孩有没有毛病,一般会问:他能上学吗?他吃饭好吗?他睡觉好吗?家长说不爱吃饭,身体消瘦,或者说睡觉睡不着,或者是嗜睡,早上爬不起来。你要问生活规律和学习是否正常。

樊登:我经常会看到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昼夜颠倒怎么办?有很多孩子,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他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就完全不上学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杨霞:首先,这个情况出现一定是有原因的,12岁之前原因在父母。所以要先咨询父母有没有给孩子过度的压力,有没有在小的时候就急功近利,有没有让孩子学的东西太多了。另外,小孩没有学习的目标感、方向性、责任心。我们也要注意是不是电子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副产品,德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沉溺于电子产品,会产生两种状况:第一是会多疑,第二是易怒、思维狭隘、钻牛角尖,这时候他很容易沿着那个“黑胡同”越走越远。

那么怎么来预防呢?永远保持你们家小孩线下的人际交往量,跟别的小朋友老有打球、郊游等一起在线下玩的活动。所以你看老年人一起跳广场舞和打麻将,就解决了很多心理问题。

樊登:但是小孩子不会跳广场舞。

杨霞:是,我们就让他去打篮球、玩飞盘,反正是进行各种线下活动,哪怕是那种在线下人和人在现场玩的桌面游戏。一个小朋友喜欢《大富翁》、跳棋,这都可以的。好比你有了汽车,你是不是也得跑步?就是这个意思。有了汽车以后速度变快了,反而徒步和跑步要成为必修课。

我们有的时候带孩子去徒步。有一次,有一个小孩在徒步之前已经是上网成瘾了,而且他自己已经产生了症状——头晕。这种情况就已经好治了,因为他自己说:“我头晕。”然后你问他为什么,你其实知道。你说:“为什么头晕?”“玩游戏。”他已经知道了。我说:“这样,咱们先不学习。”因为他最怕我说,你看,别玩了,该学习了吧,家长都这么说的。我说:“咱们也别玩了,咱们也别学习,我带你,咱们这次去中国最美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那次我们要徒步五天,五天回来以后,家长就说:“你太神奇了,孩子不玩游戏了。”孩子主动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个登山鞋、登山杖,我每周要跟老师去爬山。”爬山上瘾了,徒步上瘾了。

樊登:这其实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然后第六个法则是“鼓励和赏识使孩子更愿意完成学习任务”,这里有一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就是怎样对付任性和无理取闹的孩子?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会很关心。

杨霞:是。无理取闹的关键期是2~7岁。如果这个宝宝10岁还在无理取闹,就说明2~7岁没过完,这就是巨婴,巨婴就是把这阶段的事放到下一阶段干了。好,那么我们现在应对无理取闹的常规的方法叫“冷漠疗法”。如果2~7岁的宝宝说:“我要吃那个冰激凌,我吃饭之前我要先吃冰激凌。”你得说不行。这时候也不要讲道理,这时候你就是说不行,很平淡地说,不能吼,也不能央求。

樊登:要温柔但坚定。

杨霞:对,温柔但坚定。这时候你说不行,你就忙你自己的事情,当然你人还得在孩子旁边,不能说你就离开了,他就开始砸东西之类的,所以你人得在他旁边。当然,你也可以胡噜胡噜他,但是你嘴上还是说不行,然后陪伴他。等到后来,他可能就哭了,哭是可以的,因为哭练肺活量,哭练语言,能哭的孩子能说,所以你得让孩子哭够了。有的小孩这个阶段能一口气哭两个半小时,都哭睡着了,你忍着(不要妥协)。如果小孩就有点没气了,你就胡噜胡噜他,但是还是不能同意。然后直到他睡着了,或者再醒了,醒了还是得先吃饭,什么时候都回到先吃饭上。这就是不打、不骂、不妥协的冷漠疗法,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叫共情疗法、通情疗法。比方说,他说:“妈妈,我想跟你一块儿睡觉。”你说:“我想跟姥姥一块儿睡觉,姥姥呢?我想姥姥了。”就是你说你也想妈妈了,然后小孩就会说:“那还是算了吧。”或者他说:“妈妈,我想跟你一块儿睡觉。”“那行吧,那我脚有点酸,你给我捏三百下。”“太臭了,我还是自己睡觉吧。”就是我跟你睡觉还搭着捏脚三百下,他就会说:“那不行,那就算了。”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我很理解你,然后我也有同样的情感需要,我也想……”。有一次,有个宝宝就跟我说:“我妈太不讲理了,她还想她妈。”我心里就暗笑,他终于理解了这是不对的,或者说这是幼稚的,然后他就小大人似的走了。

比方说,这宝宝要和妈妈睡觉,那肯定是过度敏感,然后白天脑力活动太多,体力活动不够,肌肉没有进入到要睡觉的放松的松弛状态。一方面我们在态度上说我也想姥姥了,或者你要给我揉脚,同时说咱们来拖地,拖完地咱们再睡觉,就拖地三遍。经常拖到第二遍的时候,小孩就困得不行了。因为拖地是乏味的、均衡的运动,就是一直这么来回地运动,小孩就困得不行了。小宝宝在幼儿园不睡午觉,他说:“我不睡。”然后你可以说:“那行,来帮我擦地。”给他一个抹布,他就撅着屁股擦,然后他就困得不行了,特别管用。他要是这样打瞌睡的时候,就赶紧把他抱床上,把他放倒,然后胡噜两下他就睡着了。这个方法不用说教,也不用惩罚,也没有说我给你吃个糖哄你。

樊登:其实这跟我们经常强调的教育理念是一样的,既不能够用惩罚的方式来解决,也不能够用交换的方式来解决,惩罚跟交换是两端,温柔、坚定、和善,这是很重要的。

第七个法则很重要,关于不爱上学的问题(帮助孩子调整学习压力,愉快而有效地学习)。现在好多孩子提出来说自己不想上学,或者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这时候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厌学的问题吗?

杨霞:第一个就是要看,我们是不是有点过早地早教和过度地刺激,还有过分地强调学习,导致他逆反。每个小孩的逆反还不一样,有的从2岁就开始了,有的9岁开始,有的12岁以后开始。你越强调一个东西的重要性,他就越和你对着干,而且是越有个性的、越聪明的、将来越有出息的小孩逆反来得越多。所以人类的逆反期,或者我们说青春期的反叛期,代表着更新换代的开始,就是他会想:我是在进步,你不能再这样了,我跟你要不一样。我们得允许孩子逆反,但是他逆的方向得正确,逆得都不去学校了,逆得去流浪了,那肯定就错了。那么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强调户外运动的重要性、劳动的重要性、做家务的重要性、照顾妈妈的重要性,甚至自己还要装弱。这是一个方面。

再一个方面,如果家里太舒服了,对比之下,学校里又要写作业,还坐那儿不让动,甚至都不让下位子,在家里多舒服呀。所以我们可能得让他在家里不舒服点,我们有时候忍着,不要让家里有太好的条件。

有的小孩,比如在学校遇到挫折了,怎么学都听不懂,然后努力了成绩也上不去,他就不想去了。成绩没考好,或者父母批评自己,或者父母让自己加班加点地学习,但是成绩一直没有提高,那么他就不想再学习了。

我们家长在小孩不想上学的时候减哪个?要减你的课外班,减你对孩子的额外压力。我带孩子去爬山,我带孩子做家务,我带孩子开始学烹饪,然后干着干着他就说:“妈妈,你是不是想让我将来去厨师学校?”你说:“对,这是好职业,哪怕扫地也是个职业,干吗要去读书呢?”然后他干着干着也可能就成为大厨了,也可能就是说:“我还是去学习吧。”是这样的。所以面对不想上学的小孩,你可以让他去做“假如不读书会干的事”,但是你别说,而且你不是惩罚式地让他去做,而是高高兴兴地说:“我们去爬山,将来当个向导挺好的,天天爬,这还能遛腿。”

樊登:从我的理解来看,我觉得这都不是假装的,事实就是这样,事实就是你没有上大学,你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也可能有着非常幸福的人生。所以父母只是呈现出了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方式,孩子可能慢慢地就回归正常。

杨霞:还有如果孩子在学校没有好朋友,他是不愿意去的。尤其是初中生,初中生特别关注人际关系。有一个孩子跟我说:“大家都孤立我,都没人跟我玩。”再一问,在小学时他们家出去玩全都是自己家人,永远是自己家人在一块儿玩,周围都是亲戚熟人,不参加陌生的团队。而陌生团队其实是不断地有新人加入的,你将来的中学、大学,还有进入工作后,就是面临这样一个环境,不断地加入新人。

樊登:而且是混龄的。

杨霞:你怎么跟别人自来熟?你怎么跟各种人能够打成一片?我们在家就要为学校生活做准备,家长的教育不是逼着孩子去超前学习,而是我们要为他适应学校生活做好准备。

樊登:第八个原则叫作“孩子的社交能力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杨霞:这个也是家长容易忽略的。因为人际关系能给你带来快乐。一个人天生有两种能力,一个是你的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我们说的学习能力或工作能力,能带来业绩、带来成绩。而人际关系带来快乐,快乐不来自财富、地位、金钱,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人和人需要纯真的友情,没有任何条件。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不会因为你家有车我才跟你玩,而是因为你有趣,或者说跟你在一起特别温暖,或者你能帮助我,他们才会在一起玩。所以我们要注意人际关系。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小孩不高兴是不会学习的,人在不高兴的时候什么也干不了。

樊登:气哼哼的,怎么写作业?

杨霞:这是情绪对人的作用。一个人有头脑、四肢健全,什么都不缺,就是不高兴,他能干什么?什么都干不了。这就是情绪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回到情绪重要性上来看,因为情绪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社会交往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从猴子进化来的,猴子是群居的。所以你要注意人的那个本性,他就是既有智能又有社交性。那么这个社交性解决的是他的幸福,能够获得认可,然后他们在一起的那种温暖、支持、情谊,协作,这些非常重要。

樊登:有的孩子在学校里边容易被孤立或者被霸凌,这时候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杨霞:首先我们要注意,人际关系受小孩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来自0~12岁的培养,其中关键期是3~8岁(人际关系培养的关键期是3~8岁)。从早期就能分出区别,宝宝一哭爸妈就及时来抱他,和宝宝哭就没人理,或来的是阿姨、老人,爸妈在睡觉,这会导致宝宝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说到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先反省我们家长跟孩子有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比方说,12岁之前家长要多多陪伴孩子,才能帮助他形成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形成独立性、自主性,有了自主性,当他跟小朋友交往的时候,他才敢表达意见,他敢反抗,他敢……这是因为妈妈给他做后盾,家长给他做后盾,他的安全感、独立性、自主性强大了,这个强大12岁之前是来自亲子关系。

爸爸妈妈要亲自陪伴孩子,而不是说把他交到课外班就完了,交给一个夏令营就完了。现在我们见过好多这样的小孩,家长也没少花钱,一到寒暑假就送去高价的夏令营。有个小孩是我们家小孩同学,等到我们家小孩要出国的时候,那个小孩说:“我不去,我恋家。”他家长说:“你不是比那个××(就说我们家小孩),好像体育各方面更能干……”怎么他会冒出更恋家的念头呢?那个小孩告诉我说,他每天半夜会惊醒,他会想妈妈,因为他五六岁的时候看恐怖片,然后导致他睡觉不稳,焦虑。

樊登:没人陪。

杨霞:那这个问题还会延伸到将来他的夫妻关系上,如果妻子和他吵架,她会发现他的软肋,就是“我一离开你,你就害怕”,这就会成为软肋。当你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没有什么软肋的时候,他是不会被这些事威胁的。

家长如果来咨询孩子被欺凌的问题,我们先问是不是自卑。往往都是孩子自己不够自信,自卑才会被欺凌。因为对方能感觉到你在自卑,说什么你都不吭声,各种语言暴力就来了。

樊登:他有一个天线,就是我看过一本书,就是讲霸凌别人的孩子会有一个天线,他就找谁最弱,谁最容易被欺负,谁家里边没有人支撑。

杨霞:是。那我们就给孩子一个心理上的支撑,这个支撑来源于足够的陪伴、支持和认可,这是一个。第二是肉体上的支撑,就是你要有协调性,你要强壮,比方说你虽然瘦小、矮,但你跑得快,你伶俐;虽然你在班上是最矮的,但是你嘴巧,你嘴甜,会给别人讲故事,别人很佩服你,觉得你看书多。所以你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然后要尊重别人的需要,然后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样的话才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是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即使那个弱的孩子也要学会有这几个支撑。

樊登:第九个和第十个法则咱们前面其实都涉及了,“发现和发挥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渴望出类拔萃”和“让孩子对学习和生活有控制力,让责任和理想成为学习的动力”。

所以养育孩子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只是因为很多家庭为了想要抢跑,所以变得非常痛苦。我特别不喜欢一个词,叫“鸡娃”,这词又不规范又难听,说好多地方都在“鸡娃”,就是老想抢跑,但实际上真正要超越是在于耐力,是对底层能力所做的准备。

杨霞:对,是耐力。还有就是我们不在一个赛道上去抢跑。有一个小孩,他的数理化都不太好,但是他作文特别好。后来我首先稳定了他的情绪,因为当他成绩总分不太好、他落后于别人的时候,他就觉得“我完了、我崩溃了”。可是他作文是异军突起,写得特别好,我就首先让他锻炼身体解决情绪问题,通过户外运动(长跑、爬山),情绪问题解决了,身体问题解决了。我说,你考那个电影学院戏文系,综合性大学你肯定没戏,因为你综合分低,但是你奔一个稍微专业点的学校,你就会好一点。

所以,你怎么让你的孩子出类拔萃?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在各行各业都有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机会。还要注意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值,我们把这个期待值作为什么呢?就像弗兰克尔说的,什么叫有意义的人生呢?就是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创造价值的人就有价值,而不是我们有一个硬性条件——考上清华、北大才是有价值。

樊登:人生是马拉松,所以不要急于一时,有快有慢。甚至人生的马拉松比那42公里长得多。

杨霞:是。

樊登:现在我们作者光临有了一个新的变动,就是作者好不容易来一次,我们允许书友提问,所以这儿收集了几个书友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发现孩子撒谎,父母应该怎么办?这个我记得您在短视频里讲过。

杨霞:对,先分年龄,9岁之前不叫说谎,叫想象力丰富,9岁之后,或者我们准确说10岁之后,才有了说谎这个概念。包括偷东西这个概念也是,10岁之前我们就叫“拿东西”,因为他没有所有感,他拿别人东西说“我拿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到我这来的”,因为他喜欢就拿。但到了10岁以后,他有意识了,一看没人就拿回家去了,这叫偷。也就是说,品德上的问题是10岁以后才产生。

那现在反思为什么孩子会这样。特别严厉的家长才产生撒谎的孩子,因为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逃避责骂。你要不严厉,他为什么要撒谎呢?所以家长先要改正,不要太严厉。

樊登:不要老挥舞道德的大棒。

杨霞:不要上纲上线,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我们要注意衍生出的一个问题,比方说,这宝宝这题做出来了,我们是夸你真聪明还是真努力?是真努力。夸真聪明的时候,下次就不努力了。

樊登:就是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

杨霞:第二个,如果这宝宝犯错误了,比方说拿别人东西了,我们说:“这孩子小,还不到9岁,他是拿。”我们是不是就大事化小?不是这样的。虽然他认为是拿,还是要告诉他这个不对,否则他觉得你掩护我一次、包庇我一次,以后还会有人包庇我,认为家长就是保护伞。

樊登:所以要告诉孩子后果。

杨霞:在品德这个问题上,比方说,今天有小朋友哭了,孩子去安慰他,然后你可以说:“你真善良,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这事情做得非常好,你特别善良。”

樊登:还有一个问题叫: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就不想上学了,怎么办?这也很常见。

杨霞:是。首先可能是家长在家里很少说孩子,如果家长经常数落孩子,他早就脸皮厚了,他会觉得“老师说的比我妈差远了”,他觉得“在家我妈说得更多,还不如在这儿被说两句呢”。所以,经常被说的孩子不怕被说。

还有运动能力强的、劳动能力强的孩子不怕被说,因为运动让人敏感性下降,钝感力提升。所以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孩子,你可以这样:你不是不上学吗,好,咱们以后不要靠知识谋生了,跟我走,咱们爬山,咱们干活,咱们买菜,咱们拖地,妈妈也不上班了陪你,干这些事,然后吃糠咽菜,孩子三天就去上学了。

樊登:就是体力上一锻炼,孩子就怀念学校。

杨霞:会变好多了,他不那么敏感了。有个小孩被老师批评了,一直忘不了。忘不了怎么办呢?他父母的反应是过激的,就是到处告状。后来他们那次来找我咨询的时候就说:“杨老师,您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了,我们也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我们家小孩现在忘不了怎么办?”我说:“这个好办,咱就说解决这个问题,其他你都能理解老师了。那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请你带孩子爬山,一座不行就爬二十座,保证能忘掉。”后来他们说杨老师就是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运动、马拉松、爬山。因为看书、学道理这些方法,他都可以有途径,可是他老不去实践,所以我们把实践配合上。

樊登:孩子考试考得好,该怎么正确给孩子奖励?

杨霞:有的家长是带孩子大吃一顿,而且他的奖励不变,老是大吃一顿,后来孩子变成吃货。我见到那个孩子时他已经上中学了,他家长说咱们跟杨老师爬山,他马上就问吃什么,我说吃农家乐,孩子说:“我才不去。”就是因为原来那个奖励引导了他的价值观,因为他做得好了以后,父母的那个奖励是在给他指引一个方向:他能得到什么。那么,得到的东西是他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什么,还是将来真的能够为他带来喜悦的东西?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比方说,你给小孩奖励了一个足球,他就踢足球了。有的家长奖励一个电脑,奖励一个好手机,得,他去玩游戏了,这些家长都始料未及,然后就后悔了,会想:我那时候不奖励他最好的手机就好了,不奖励他最高级的电脑就好了,但是来不及了。第一次奖励的时候,小孩肯定不知道我要什么,所以第一次的奖励非常重要。我们一般都是奖励书,后来孩子就爱看书。你奖励什么,他就爱干什么。

樊登:我记得我小时候过六岁生日,我妈给我买的是一本《新华字典》,然后她还跟我讲了个道理,她说:“你有了这个字典,什么书都能读。”你就自己去查字典,什么书都能读了,所以你就不害怕看书了。所以,奖励也是确实有门道的。

其他的问题,我觉得刚才咱们都已经谈到了。非常感谢杨霞老师来参加我们的作者光临。这本书看起来很薄,十个法则的每个法则也都不是特别厚,所以如果你用劲读的话,两天也就读完了。而且可以对症地去专门读跟你们家有关的那部分。所以特别希望大家能够真的从容一点,然后快乐一点,像杨霞老师一样天天笑得乐呵呵的,真正地做到不抢跑也能超越。

谢谢大家,也谢谢杨霞老师,我们下本书再见。

杨霞:谢谢。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