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羁绊》听读书笔记(540/FD413)

爱我羊 2023年6月29日09:41:56
评论
228

《父母的羁绊》听读书笔记(540/FD413)

【荐语】

家庭不只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它能带来温暖与关爱,也会带来不解与矛盾——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很喜欢帮自己做决定;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来不被父母尊重。

人唯有爱才有成长,关系里唯有自由才是成全。强势的父母让子女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失去判断力……

本书将带你深入了解此类父母的特点,并通过练习和有效对策抵御强势父母造成的影响,助你创造性地活出自己,让原生家庭获得新生。

【你将获得】

8条建议,走出与强势父母的相处困境

从顺从到自主,创造理想自我

避免家庭代际伤害,把爱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美] 尼娜·布朗

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教授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

【精彩选段】

1. 你需要做的是——意识到你不能改变别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值得称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别人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与你不同并不意味着别人就是错的、不好的、笨拙的或可耻的。P.63

2. 西方有句谚语:“好好生活就是最好的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善待自己,以积极的方式“报复”。P.137

3.你要知道,存在于宇宙中,远比自己独立生存更伟大,所以你要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P.175

4.尊重彼此,认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有价值的个体,是建立一段稳固、相爱的关系的基础。你得到对方的珍视和重视,并且你也以同样的方式待人。P.209

【思维导图】

《父母的羁绊》听读书笔记(540/FD413)

【演讲实录】

我们曾经讲过一本书,叫作《母爱的羁绊》。讲完这本书之后,就有人跟我反映,说凭什么只有母爱的羁绊?我觉得我爸爸对我的伤害比妈妈还大。确实,只说母爱的羁绊可能对于女性不太公平。所以今天我们找到了一本新书,叫作《父母的羁绊》。

为什么要再讲一本关于自恋型父母的书?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身边所看到的,自恋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引发的悲剧越来越多。很多孩子抑郁、焦虑、厌学,以及出现各种人格障碍、人际关系的焦虑,其实都跟自恋型父母的过度控制有关。

第二个原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们找到自身痛苦的来源的标签,更是给了我们大量的走出痛苦的方法。

我每次在讲心理自助书的时候,我自己会有一些负担。因为心理自助书里边跟大家讲了很多的建议,比如八条建议,十条建议,你可以这样,你应该那样……我的负担在于希望大家知道一点:不要让太多的建议成为压力,你能够碰上一个就行了,这里边如果某一个建议触动了你,或者某一个症状跟你很像,你就对它表示感谢就好了。

自恋型父母肯定有非常复杂的定义,简单地讲,就是容易生气、喜欢挑剔、苛刻又不讲理的专制父母。这类父母的行为、举措完全是围绕着自身的喜好出发,并建立在自己的情绪之上的,整个家庭围绕着父母当中的某一个人在转。而且在外人眼中看来,有时候这些人还挺成功,比如说孩子他控制得很好、在家里边他很受尊重、家里边非常有规矩等。

这里边有一些分类,就是自恋型的父母有如下这些不同的表现。

第一个叫痴心妄想。这种父母不切实际地追名逐利,贪恋权贵。他们想要赢得一切,自认为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别人的,丝毫没有自知之明。

第二种叫控制欲强烈。他操控着孩子的人生,想尽一切办法,用情绪的方法、经济的方法、发动周围群众的方法控制孩子,总之他要控制你。

第三个叫缺乏同理心。这种父母常常无视自己批评、贬低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他会对别人说:“我不就说你两句吗?你反应怎么这么大?”其实他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可能是刻骨铭心的。

第四个叫双重标准。这种父母意识不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觉得自己又不是故意的,自己是为别人好。但是对别人的要求又很高,喜欢说:“你为什么一点都听不进去?怎么说你都不改。”这种是很常见的。

第五个叫内心匮乏。这种父母总觉得自己被剥削、被排挤、被轻视,总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对待,觉得世态炎凉,等等。

还有寻求存在感。这种父母的举止夸张,比如:喜欢穿特别夸张的衣服,高声说话,喋喋不休,在哪儿都要成为人群当中被关注的焦点。我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这种人。

还有渴望被欣赏的父母、情绪贫乏的父母。情绪贫乏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会发现你在你父母身上,最经常看到的情绪只有恐惧和愤怒。他们没有其他更丰富的情感,比如说细腻、关怀、开心、喜悦、好奇、乐趣……这些情感他们都没有,每天脸上都带着阴云密布的恐惧和愤怒,因为他们情绪贫乏。

还有嫉妒,有的父母甚至会嫉妒自己的孩子。孩子表现得好,父母会产生严重的嫉妒情绪。还有蔑视,以此代表他的一种优越感。你做的什么事他都觉得不值一提,根本看不到眼里去。然后自大,这跟蔑视有点接近。

还有一个词叫亲职化,很有意思。什么叫亲职化?体现在言语中就是:“如果你在乎我,你就应该……”“只要你……,你就是我的乖孩子”“难道你从来都不关心我吗?”他用一个亲人的身份绑架了你,要求你成为他的员工,要求你成为他的奴隶,这个叫作亲职化。

还有他们会沉浸在孩子的荣誉里,希望孩子更出色、更棒,然后向周围的人炫耀我的孩子考上了什么学校,现在在单位里边评了什么职称等。然后他不能容忍子女的价值观和需求。

还有一类,是善于利用他人的父母,比如利用孩子以及周围的人。以上是自恋型父母的一些典型特征。

那么在自恋型父母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具有什么特点?这可能跟我们更有关系,你可以借此评估一下自己当前的状态。

你是否很难建立并且维系充实、有意义、持久的人际关系?(就是你觉得在人际关系方面很困难。)假如有人试图控制你,让你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你是否能察觉?你是否很难表达出多种多样的情绪?还是只会着急、生气?你是否会囿于别人的情绪,不知所措?(比如当你看到单位里边有一个人不高兴,你也会害怕、紧张。)你是否容易陷入别人的情绪中?你是否总是认为别人在针对你?(这种人我见过很多,他会放大所有细小的矛盾,他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别人故意地在针对自己。)你是否很难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和怨恨?你是否时刻准备讨好别人,并为此感到焦虑?你是否总是因为害怕犯错而犹豫不决?你是否好奇为什么别人总是那么开心?

这些状况是自恋型父母管教下的孩子们身上会出现的特点,简单总结就是过于敏感,加上边界感不清。你发现所有的这些症状的核心,第一是敏感,第二是没有边界感。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知道自己有独立的人格,他的情绪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情绪所带走。

那么孩子在面对自恋型父母时候的反应,其实也分两类,一类叫作顺从,一类叫作反抗。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要么就是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这是顺从的一类。要么就是跟他对着干,进行了一辈子的斗争,这是反抗的一类。这两类孩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首先了解了自恋型父母以及他们对子女所造成的影响。那当你长大了,离开了家庭,这些影响还会在吗?这个叫作延续性影响。有时候我们自己会忽视延续性影响,因为很多人不读心理学的书,他不知道这个问题来自哪儿。但是,自恋创伤是有迹象的。自恋创伤的迹象有这么几条:

我有很多缺陷,如果有人觉察出我的缺陷,他们就会讨厌我,不会喜欢和认可我(就是总觉得自己是伪装的,混在人群里边,别人看不出来而已);因为我习惯于受他人控制,所以总是无法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我保护不了自己,总是按照他人的指示做事;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比我强;我很担心别人发现我的真实面目,一旦被他们发现,我就完了;如果别人都不喜欢我,不认可我,那我就活不下去了;我无法阻止别人诋毁我或者抛弃我。这是一些主要的迹象。

除此之外,还包括:人际关系非常不稳定、不健康;对自己不满,例如对自己的容貌非常不满意(我有时候会见到很多整形过度的人,你问他为什么,他就总是觉得不满意);甚少有满足感;永远无法感觉良好;永远无法相信别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不断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这些感想来自我们根深蒂固的负面想法。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很多负面的信念,而这些信念是我们在童年及青年时期,每天跟父母的互动中深深烙在心底的。今天我们长大了,需要找到这些负面的想法,并且用积极的想法来替代它们。这说起来好像很简单,把负面想法抽出来,替换一个健康的进去就好了,但是难度是很大的,不过知道(这些负面想法)总比不知道强。

比如说,第一个负面想法叫作“我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我相信这是绝大部分人内心当中的想法:如果不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如何在这个社会上体现自己的价值。但实际上你可以换一个想法:我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得不到也没关系。

第二个负面想法是“我必须要做到完美”。因为我们在社会中也会发现,如果你跟别人讲差不多就可以了,别人会觉得你没有匠人精神,你做的东西我都不能相信。但实际上非要做到完美,是一件非常累的事。自我肯定的想法是:做一个还不错的人就足够了。我会尽力做得更好,但我依然喜欢现在这个不完美的自己。这种想法不代表着我不努力,但是我喜欢我现在的状态,我能够接受我现在不完美的样子,这是一个积极的想法。

第三个负面想法是“我需要照顾别人”。我们家里边有一位长辈,他工作能力挺强的,算中产阶级。他照顾全家人,就是全家哪个地方出事,他总是扑在第一线。他付出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被照顾的人都心疼他,所有人都心疼他。但他觉得:我是要付出的人,我是需要不断照顾别人的人。与之对应的自我肯定的想法是:我对别人有信心,他们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你要相信这个人的自愈能力,你也要相信这个人自身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努力的空间。所以不一定什么事都替别人包办,太操心是很累的。

第四个负面想法是“我必须要照顾他人的需求”。那么自我肯定是:我值得被别人优先对待,照顾好自己也很重要。

第五个负面想法是“我有严重的缺陷”,就是有冒充者综合征(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评价已经获得了成功或成就,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自我肯定的想法是:我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我会努力去做。

第六个负面想法是“我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照”。自我肯定的想法是:我足够坚强,我可以靠自己活下去。我可以建立有意义、有满足感的人际关系。就是我离开了谁,我都能够好好地生活。我们见过特别多人到了中年会陷入恐慌,原因就是在于这些人觉得:我只要没有丈夫,我就没法生活;我只要没有这个单位,我就没法生活;我只要没有……,我就没法生活。但是实际上你要知道,你是足够坚强的,没了谁你都能够生活下去。

第七个负面想法是“我无法坦露自己”。我不能够对别人真诚,我必须把自己牢牢地隐藏起来。那么自我肯定的想法是:我可以展示出更真实的自己,我欣赏我的部分特点,不介意让别人认识到我身上有更多的特点。

第八个叫作“做出改变让我深感无助”,就是不愿意改变。然后自我肯定的想法是:我可以做出改变,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办法,我不会放弃的,我会努力地寻找改变的空间。

第九个负面想法是“我不如别人”。那么自我肯定的想法是:大多数错误是可以改正的,下次我会做得更好,我仍需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毫无价值。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竭尽全力发挥我的才能。

第十个负面想法是“我得不到我想要的”。有人觉得别人总是很幸运,自己总是很倒霉,所以心想事成这件事好像与自己无关。那么自我肯定的想法是: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可以满足自己的大部分需求和愿望。

总结起来,你就会知道,转变以后的积极想法的核心,都是要相信自己的边界感,要相信自己的独立、能力和价值,否则的话,你会长期被那些负面想法所困扰。那么了解了自恋型父母延续型影响的典型特点(包括交际困难、自我肯定乏力、对于未来缺乏预期)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跟自恋型父母之间的互动困境是怎么回事,简单讲就是三个词:愤怒、内疚、羞愧。

大家到过年就会发现,每次过年之前都特开心,终于要回家过年了,然后回家一个礼拜以后,就想赶紧订票回去吧。为什么?因为当你跟自恋型的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你最常出现的三种情绪就是愤怒、内疚和羞愧。你的愤怒会导致你更加内疚,因为你觉得不应该对父母这样。然后会觉得为什么自己这么糟糕,感觉很羞愧。这三种情绪总是笼罩着我们。这里会有很多攻击和冲突发生,父母会找各种各样的机会表达他们对你的不满和担心,因为回到熟悉的场景里边以后,这是他们的“战场”。这一部分是来自作为父母的本能,一部分是来自自恋型父母的人格的限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个建议,避免冲突,就是别跟父母吵架,你跟他们吵架没有用。你知道吵架意味着什么吗?吵架意味着你内心当中还存在着一个幻想,你希望能够跟父母讲道理,改变他们。但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一点就是告诉你放弃这个幻想,不要再跟父母吵架。那么回避冲突的具体方法,比如说有模糊焦点、分散注意力、忽略事实错误、接受不同的观点。你可以一边微笑,一边模糊焦点,说“赶紧吃饭,赶紧吃饭”“那电影开始了吗?大家一块儿去看电影吧”,就是想办法岔开话题,不要跟父母较真,因为这些事根本说不清楚。

第二个建议,不要把别人牵扯到冲突之中。有时候双方为了能够把这理说清楚,会说“把我舅舅找来,让他跟你说”或者“让我男朋友给你讲讲道理”。别做这些事,这只会把水搞得更浑。

第三个建议,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是不需要在父母面前过度暴露自己的情绪,因为当你过度暴露出你的脆弱、伤心的时候,有可能会激化你和父母的冲突,他们更会觉得需要管你,会说:“你看,你这么糟糕,说你两句你就受不了了。”他们甚至会觉得受到了冒犯。所以一定要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在面临无理的要求和冒犯性问题的时候,你所应该做的事是想办法岔开话题,或者走掉,不要跟他们进行深入探讨。你还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孩子,因为自恋型的父母有时候还会来帮你照顾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孙子。如果他们把这种自恋的方法、唠叨的方法、毁灭性地指责的方法用在孙辈的身上,可能对你来讲是更大的打击。所以你需要保护好你的孩子,尽量不要让他们单独和自恋型的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

这里边有三种不同的内心状态,就是我们需要尝试减少或者消除导致自己情绪脆弱的内心状态。这三种内心状态是什么呢?一个是向往和渴望。当你内心当中充满了向往和渴望,你会觉得:别人家的父母怎么那么好?我为什么不能够拥有一个那样的父母?如果我爸爸突然改正了多好……这种想法会使得你更痛苦,而且这种想法会激化你和你父母之间的矛盾。所以第一种想法——向往和渴望,不要有。第二个是希望有所改变,也要减少这种想法。第三个就是情绪易感性。如果你的情绪特别易感,容易伤春悲秋,遇到了情况就流眼泪,或者动不动就发脾气,那么意味着你的情绪就像定时炸弹,是一个外放的东西。这三种内心状态都会导致你跟你父母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对你的伤害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关于正确的做法,这个作者给出了八条很有效的建议。

第一个,完善你的内在。你需要去发展自己的同理心、创造力、灵感和人际关系。你得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天天琢磨着怎么让父母变得更好,他们变好是他们的事。父母能不能变得更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而不是你能够替他们做决定的。所以,第一个建议是发展内在。

第二个,阻止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遇到打击、受到刺激的时候,你可以学着一个人静一静,出去走一走,或者把专注点放在自己的呼吸上,让自己平静。这是一个很好的控制情绪的方法。

第三个,减少和父母的接触。如果你的父母真的给你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你要注意跟他们不要有太长时间的接触。但这一段千万不要被断章取义,我们这里说的是你确定有被自恋型的父母影响的情况,不是说跟所有的父母都要保持距离。

第四个,积极的自我肯定。你得给自己打气,他们说你不好,你要去找到自己好的地方,你要去找到自己有价值的地方,多去关注自己生活当中阳光的那一面。

第五个,充分利用非语言动作。怎么样能够不陷入自恋型父母的负面情绪当中?作者说,你可以避免跟他的眼神接触(这个要求我觉得太狠了),尤其是持续的眼神接触,可以身体转一个角度,离父母稍微远一点儿;如果一定要看着父母的话,你可以注视着他们的耳朵、下巴,或者额头的中部;不要挑衅他;等等。希望你不需要用到这些建议。

第六个,要主动选择自己的感受。你要知道,感受是你自己可以选择的。真正能够给你带来影响的感受,是你决定接纳的感受。不是任何一个感受,都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你的内心,伤害你脆弱的自尊,你可以选择性地接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伤害你,除非你允许,就是在讲这个道理。

第七个,打断内心的负面想法。我们曾经讲过一个办法,就是当负面想法来的时候,脑子里乱糟糟的时候,猛拍一下桌子,直接打断它。这就跟禅宗的当头棒喝是一样的。

第八个,积极地和自己对话。提醒自己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特别是当你产生强烈情绪的时候。你要能够认清现实,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幻想当中。你知道,人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脑海当中的想象:要么在“放电影”,在回顾过去;要么是在想未来万一发生什么事该怎么办,这两种东西会使得你非常痛苦。但是如果能够回到当下,你会发现,这里其实就是一张桌子,就是一张床、一本书,仅此而已,你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复杂。所以学会把自己的情绪放在当下,就是很好的积极的办法。

这是作者讲到父母和孩子产生互动困境的时候,我们所能够用到的八条建议。

接下来这一章就继续深挖,说你要小心隐性的毒副作用。我们前面讲的大家都能够理解,都是在表面上的、能够看得到的父母给孩子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那什么是隐性的毒副作用?

比如说有一个人工作起来就停不下来,每天熬夜、加班工作,大家说他是工作狂,不理解为什么他要对自己这么苛刻,要求这么高。他说他也不知道,可能是为了追求卓越。但是实际上,喜欢压力大,生活太过紧张,社交当中没朋友,或者经常郁郁寡欢、不快乐,这些都是隐性的毒副作用,是自恋型父母给孩子长期的压力所导致的结果。

而人遇到了外部的压力和痛苦都会产生防御机制,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不管你是否读过书,我们心里自然而然地就会保护自己。这种自我防御的机制,也会产生相应的代价,比如说我们会替换。替换就是当我们没办法针对父母或者上司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会找一个替罪羊,这叫踢猫效应。你把这个脾气发泄在别人的身上,实际上你的愤怒找错了出口,最终伤害了别人,它会绕一个圈再回到你的身上。

第二种保护方式是压抑,就是我难受但我不说,总是自己扛下来,然后一个人默默地麻木。他没有表现出来,别人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不好。用压抑的方式来防御,就容易导致抑郁症或者焦虑症。

第三种方式是否认。比如他会说:“我没有,我挺好,我跟我爸妈关系很好,我的人生也很健康。”他否认自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他在生活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抗拒情绪,在跟其他人相处的时候也会显得格格不入。

还有退缩,就是我往后让。别人进一尺,我就退一尺。退缩会导致容易逃避,在生活当中不去争取。然后是投射,就是他在看外部世界的时候,他所看到的都是头脑当中的反应,这叫投射。投射的方式导致我们容易责怪别人,比如我们喜欢冲孩子发脾气。为什么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那么容易急,因为他内心当中有大量的痛苦,他小时候受过大量的责怪,这些责怪全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释放了出来,这是很可怕的。

这就是我们说防御机制会带来的相应伤害,这是隐性的毒副作用,总结一下,叫作和自己作对,和他人作对。当你长期被毒副作用影响的时候,就会既和自己作对,也和他人作对。作者同样给出了解长期毒副作用的八大策略。

第一个策略,放弃幻想。这个不多讲了。但是放弃幻想说起来容易,做到难,因为人总是会有一点希望的。作者说:“期望他人改变是不现实的,不管我怎么想,别人都不会改变;我不能改变别人;我会接受父母,不再期待他们能够满足我的要求。”就是你要真正说服自己,在自己身上用力。

第二个策略,用积极的自我肯定取代消极的自我评价,就是我前面讲的那些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的对比。

第三个策略,追求利他主义。很多人长期的烦恼都是来源于自怨自艾:为什么别人对不起我?为什么我遭受这么大的不公?为什么我的父母不能理解我?……你发现了吗?就算他帮别人干活、冲在一线、为别人做过度奉献的时候,他的内心永远是委屈的。他用这种方式自我证明:你看我又做了这么多的奉献,但我依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其实他内心当中的自我是很大的,他希望这个自我得到满足,但是长期得不到满足,即便做了那么多的事也得不到。所以这时候要用到的策略叫作追求利他主义。你要真的锻炼自己每天替别人着想一会儿,叫“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每天多去替别人考虑考虑,多为别人做一点事,参与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比如:

帮助你的邻居;辅导孩子;看望老人,看望行动不便的人;在社区中心、幼儿园等场所教小朋友做手工;为无家可归的儿童收集书籍;帮单身妈妈照看孩子;如果邻居生病了,可以帮他们打理庭院或者菜园子;为盲人做有声书;多说鼓励、支持的话;时常感谢他人;主动帮助别人……

这些看起来是不是都特别简单呢?但现实中,我们宁愿在网上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打抱不平,也不会对自己身边的邻居好一点,我们甚至不愿意跟邻居说话。因为在网上打抱不平,看起来更有劲。实际上真正给你带来幸福的事,可能就是你和邻居互相之间送了一些水果,互相有一些问候,主动帮别人一些小忙。所以,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身边的人好一点,就是一个自我疗愈过程的开始。这是第三个策略。第四个策略,乐于助人。这个策略跟策略三有点接近,也是要学会帮助别人。

第五个策略,保持好奇心,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一个回归当下的做法,就是你要学会扩展自己对美的定义。不是只有看画展才会觉得美,生活中的一个街头即景,一个小孩子微笑的面庞,书上的一段文字,都能让你感受到美。有时候我在听歌的时候,就会做刻意练习,我会选择随机播放,然后系统一会儿播一首这种风格的歌,一会儿播一首那种风格的歌。有时候你听到不爱听的歌,你就想快进,跳到下一首歌,你躺在那儿听歌的时候,你需要一会儿起来按一下,一会儿起来按一下。后来我决定不这么做了,我决定系统播什么歌我就听什么歌,效果好了很多。你可以学会去欣赏你平常不怎么会欣赏的音乐,这对你来讲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让你变得更加具有弹性,不是说你只能够听某一个类型的音乐。扩展你对于美的定义,去感受生活当中能够体会到的美好,这是第五个策略。

第六个策略,偶尔改变一下生活节奏。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家里边,不能上班,有时候我突然会觉得今天怎么过得跟昨天一模一样——早上起来在哪儿拿牙刷,在哪儿洗脸、刷牙,完了以后怎么擦脸,然后下楼吃早餐——所有的动作都跟昨天一模一样,这个想法吓我一跳。后来我想人生可能就是这样,每天一样的节奏,这一天就过去了。其实你可以试试看改换一下节奏,比如今天早上不洗脸试试看,或者今天先吃饭再洗脸,调换调换顺序。拿出一些时间,去一些没有去过的陌生的地方等。

第七个策略,心怀正念。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当下,就是集中于重要的人、事、物。有人说不对,明天那个答辩才重要。明天那个答辩再重要,都没有你眼前的人重要。眼前、此刻发生的事,才是你真正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保持正念意味着你能够回归到当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建议。

第八个策略,减轻你自恋的程度。有时候我们只能够看到别人眼中的刺,但是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不管我们是受父母的影响,还是受自己成长过程的影响,很有可能我们也慢慢变成了一个自恋的人,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仍以自我为中心。这时候我们的痛苦有一半是别人加诸我们的,另外一半是我们自己生成的。所以当你能够反思自己的自恋行为,开始减少自己的自恋行为的时候,你的隐性毒副作用也会相应地少很多。

作者在这儿倡导了一种对于自己父母最好的回应方式,叫作积极报复。积极报复是一种另类的报复,指的是在不损害你个人价值观和原则的前提下,向别人证明他们做错了。这个话说起说起来比较拗口,简单点讲,好好生活就是最好的“报复”。你没有成为他们口中的那个人,你也没有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你活得很精彩,你活得很开心,你活得很淡定从容。所以,好好生活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这个叫作积极报复。当然我不建议大家非要使用“报复”这个词,你可以说:我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回应我的父母,怎么样让父母能够感受到安心,让他们知道不需要对我有过多的唠叨,因为我的生活现在已经变得很好。

接下来这一章,专门提醒大家小心自己的自恋行为。要发现父母的自恋行为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你只要把我前面说的那些特点进行对照,就知道你的父母属不属于自恋型父母。但是要发现自己的自恋行为是不容易的。我们来听听看,你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比如说:

特权感——一种表现傲慢、蔑视和优越感的态度(有时候,当你遇到了一些你认为不公的事,就会生气。在生气的那一刻,你突然觉得自己又骄傲了,觉得自己应该被区别对待,应该跟别人不一样,这种叫特权感);寻求他人的注意力——确保自己始终是被关注的焦点;渴望得到赞赏——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狂妄自大——无意识地表现出对自我认知的膨胀和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评价;内心匮乏——表面上气势十足,内心却十分泄气和自卑;缺乏同理心——无法理解或同情他人的感受;恶意的自我延伸——毫无自知之明,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边界;喜欢与众不同——过分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剥削别人——利用他人牟取个人利益;肤浅的情绪——无法体验或表达除恐惧或愤怒以外的深层情绪;嫉妒——认为别人低你一等,他们不配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我把这些叫作蛛丝马迹。

因为在我们的听众当中,绝大部分人应该自己也做了家长,所以只是反思你受到的自恋型家长的伤害,这个可能是不够的。如果你在自己身上能够找到自恋的蛛丝马迹,反过来愿意改变自己,那对于你的孩子来讲应该是一件幸事。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很多这样的家长,在外面是一个普通人,回到家像一个“皇帝”。他在家里边觉得:一切都是我最对,没有任何可以讨论的空间。你要知道这种时候孩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样,被一个自恋型的父母所控制。所以你首先要学会承认自己有自恋的行为和态度,就是首先你要能找到、能承认,然后觉察,逐步地消除它,找到改变的方向。我们前面念的那些蛛丝马迹,都是可以被我们逐渐改变的东西。

接下来是超越自恋。人生的超越自恋的方法,就是要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经常有人会问:你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应该用语言来回答,而应该用我们的一生来回答。你通过自己一生当中的生活,最终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答案。我们需要去体会有意义、有满足感的人际关系,然后学会享受愉悦、开心,感受到被别人需要的这种感觉。你必须放弃以下的幻想,比如说:我必须有别人爱我,我必须让别人改变,我期望世界永远公平、正义,我期望得到特殊对待,控制别人如何说、如何做,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焦点……这些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向外求的方法。你要知道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首要学会降低我们的孤独感和疏离感,然后找到一个有边界的责任,脚踏实地地生活,这就是超越自恋的方法。

作者在后边一章,给我们介绍了理想的自我。什么叫理想的自我?就是一个人真的活得很健康是什么状态,我对这章还蛮好奇的。我们都希望自己活得好,那么真正活得好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有挺多要求的。首先,你要学会体验当下,心不外放,我们的心不在外边奔驰,而是能够时时刻刻学会体验当下。

第二个,与外界有联系。虽然我生活在当下,但我不是一个封闭的、僵死的系统,我还能够跟外界产生互动、产生联系,对外界有感知。然后发现美,始终保持好奇心。好奇心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很多人说喜欢读书,我认为读书的目的甚至都不能够被定义为“寻找一个更好的自己”,不需要下这样的定义,读书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让自己能够开心。

学会跟自己的身体对话,感知身体的信号。你得听从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出现头痛,出现胃痛,出现头晕,出现皮肤的瘙痒,很有可能都是在向你传递着一些信号,你要能够感知身体的信号。

然后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能够学会专注倾听,能够认真地关注对方的感情、情绪。坦诚待人,不需要用谎言来维系,不需要在别人面前假扮什么人。拥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但是这些都是有弹性的。我们讲过一本书就叫《弹性》。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但你的原则是刚性的,那么你的刚性原则一定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弹性的原则和标准。

然后接受现实。我们都不会生活在一片真空当中,所以现实当中一定有很多令我们不满的东西,包括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和别人创造的东西,我们首先要能够学会接受它们。然后体验、辨别情绪;降低自我的程度,就是不要把自我放得太大;能够建立与他人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假如你能够做到以上这些,那么你就达到了作者所描述的理想的自我。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应自恋型的父母呢?作者在最后一章说,首先要学会以同情和反思的方式来回应父母的情感。这个其实非常接近我们在《非暴力沟通》里边所讲的反应情感的方法。我们讲倾听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书里的例句都很接近,给大家念一下:“这种回应方式可以帮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父母或者他人身上,保护你不受到他们的侵袭和干扰。在承认其感受和意图的同时,无须表明自己的立场。”比如:

自恋型父母说:“你似乎永远都一事无成。”反思性的回应是:“你对我的所作所为不满意。”或者:“我没做对,让你感到烦恼了。”(你看他不是吵架,他只是把对方的情绪描述了一遍。)自恋型父母说:“布莱恩比你聪明多了。”反思性的回应是:“你真的很喜欢布莱恩。”(就是描述他的情绪就对了。)自恋型父母说:“你看起来很傻,你穿得像个傻子,你做了件傻事。”反思性回应是:“你不喜欢我做事的方式,你不喜欢我穿衣服的方式,对吗?”自恋型父母说:“你到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蠢事?”反思性的回应是:“我没有达到你对我的期望,你很生气。”

这种叫作复音机式的倾听,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将来大家可以在生活当中试一试。别人说了冒犯你的话,你不需要说对还是错,你也不需要说你冤枉我了,你只需要把他的情绪复印出来就好了——你的意思是我做的不够好,我知道了,这就行了。当你能够准确复印出对方情绪的时候,对方就没话说了,对方的情绪水平就会不断下降。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他虽然还想对你发脾气,但是没有词了,因为你已经接受了,你已经说了这句话,你已经理解了,这就完事了。

然后是创造性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你回应父母时,最多只需要做到反应情感式的倾听即可,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是多去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真正给我们带来损耗的是我们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当你长期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觉得无聊、痛苦,真的成了你父母嘴里边描述的那个人的时候,这才是对你最大的打击。所以我们需要去从事创造性工作。什么叫创造性工作?是不是我一定要找一份新工作,才叫作创造性的工作?不一定。你可以把你手头的工作做得更有创造性一点。

稻盛和夫刚刚毕业的时候,在小工厂里边工作,别人让他扫地,他觉得很委屈。他说:“我是厂里唯一的大学生,竟然让我天天扫地。”但是抱怨了几天以后,他觉得抱怨也没有用,怎么办?他说:“我能不能想想怎么把这个地扫得更好,能不能每天创造一些新的扫地的方式?”然后不断去测算哪种扫地的方式更快,这就是创造性的工作。就算你是一个办事员,每天就是负责一个简单的工作流程,你能不能够面带微笑?你能不能够学会更好的沟通方式?你能不能够在办事的同时让对方开心,给对方更多的慰藉?这就是创造性的工作。所以不一定非要去创业、写作、唱歌、发明,不是只有这些才叫作创造性工作,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份小小的工作做得富有创造性,这时候你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你对自己越来越满意。这是对自恋型父母最好的回应。

然后培养灵感。什么叫灵感?也有人把它叫灵性。有很多东西是没有逻辑的,有很多东西不是靠理性的思辨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比如说冥想。很多心理学家向我们推荐冥想的方法,你每天拿出20分钟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坐在那儿什么都不想,或者想也可以,跟着想的那个念头,看那个念头跑到哪儿去,总之你要专注于此刻、当下的念头,它会让你产生一些非常不可思议的变化和连接。这在脑科学当中也得到了很多印证,你的大脑里的脑电波会产生很多的变化,活跃的区域也会变得完全不同。这就是给自己建立灵感的过程。

还包括读书,多读一些自己以前可能并不感兴趣的书。现在很多人不爱读小说,觉得要读就读有用的——读那些心理自助书,读那些领导力的书,读营销的书。但是有时候能够给你带来灵性改变的,就是读了一本小说。一本非常震撼人心的小说,把你带入了,让你的情绪产生共振了,那么这很有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可思议的改变。总之让你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心,这就是培养灵感的过程。

在跟父母、他人之间相处的时候,都要学会相互尊重和接纳。我们都特别希望别人跟我们一样,跟我们拥有一样的情感情绪,但其实没必要。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他人口诛笔伐,只是因为别人跟他发表了不一样的观点,那这些口诛笔伐的人自身也受到很大的伤害,因为只有愤怒才能够说出那么难听的话。所以,我们能从那些难听的话当中,看出这个人的内心是多么伤痛。如果我们能够接纳和尊重这些不同,允许别人跟自己发表不一样的意见,允许别人跟自己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之下,有着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我们的内心也会平静、平和很多。

平衡乐趣和责任。生活到底是为了乐趣,还是为了尽责任?其实这两者是完全可以平衡的。比如你辅导孩子写作业,你把它视作一个责任吗?我更愿意把辅导孩子写作业视作一个乐趣。因为它本身就很好玩,孩子做的题目很好玩,孩子的反应也很好玩,你跟孩子的互动也可以很好玩,这就叫作平衡乐趣和责任。工作也是一样,我们把工作视作纯然的责任,还是说我们可以在工作当中寻找乐趣,让工作变成一个乐趣和责任相平衡的东西?如果你没有觉得你是在为未来做牺牲,那么你所做的这份工作就是很幸福的。总有很多人渴望退休,我们讲《纳瓦尔宝典》这本书的时候就讲过什么叫退休,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未来的利益而牺牲今天,这叫退休。所以实际上如果你的心态调整好了,天天都可以“退休”,过上退休的理想生活。

接下来,学会信任。学会信任关系,学会信任自己,然后能够坦然地表达情感,放下内心当中的怨恨。作者有一个问题,是她在咨询的过程当中经常被问到的,有很多孩子问作者:“我的父母是自恋型的父母,那么我是不是应该或者必须原谅他们?”作者说:“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你可以选择原谅,但这不是必须的。显而易见,在得到我的回答后,孩子们如释重负。”就是你并不是必须要原谅你的父母,当没有了这个道德的包袱以后,绝大部分的人放松了。反过来,另外一派心理学家的说法是你的确不能够说你原谅你的父母,因为你原谅你的父母,代表着你依然没有从他们那儿得到爱。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可不是要撇清的关系,说我跟我的父母撇清关系了,今后两不相侵,我原谅你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因为你从你的父母那里根本没有继承来爱和关怀。

爱和关怀是什么?就是能量。你的父母爱你,你才会有更多的能量去爱别人,你的内心也会更爱这个社会。为什么很多人创业经常难以成功?我个人的观察是他对于社会没有爱,他不愿意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不愿意付出,所以他跟别人总是维持着斤斤计较的买卖关系。而一旦他对社会有了关怀和爱,他就能够创造出非常了不起的产品。

这个关怀和爱来自哪儿呢?来自你小时候被善待过。但是对于这个被善待的过程,假如你用一句“我原谅你了”来结束,实际上你自己是吃亏的,你是没有资格跟你的父母说原谅的。那么最后换取爱的有效的方法,是找到他们可以感谢的地方:他们给了你生命。虽然他们用那种不太好的方法、有问题的方法,给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他们至少让你长大了,把你养成了这么大,给了你一个相对健康的身体。就算他们不完美,如果你能够给予他们感谢,你就能够获得爱,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方法。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背负着一个“必须原谅父母”的沉重负担。

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我觉得通过这句话能够看出作者尼娜·布朗的故事,上面写:“本书献给我的儿子迈克尔·R.布朗。1960年9月—2019年4月,爸爸妈妈永远爱你。”这个作者身上其实背负着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故事。我觉得她的书写得这么恳切,给了这么多的建议和方法,在疗愈别人的同时,她可能也希望能够疗愈自己内心的伤痛。

我用我的话总结一下这本书,就是所有的建议加在一块儿,核心是两个方向:一个加法,一个减法。在哪儿做减法?对别人的期待方面做减法。在哪儿做加法?对当下做加法。我们平常把过多的精力分散在了过去和未来,但是我们对于当下这一刻往往是忽视的。而所有心理疗愈的方法归根结底,都是在当下这一刻多增加一些事。我们能够关注当下,能够对当下更敏锐,能够体会到当下的平和和美好,而不是对过去有过多的愧疚,或者对未来有过度的期望,这就是疗愈的过程。所以做好人生的加法和减法,我相信每一个人,只要你长大了,总有机会能够摆脱父母的羁绊,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把爱传递下去。

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