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演讲实录】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呢?因为我觉得他们在这个年纪,还愿意动手写一本新书,一定不是为了稿费,也不是为了所谓的江湖地位,他们不在乎这本书里的结构或者流派,只是想把自己内心中认为对于读者来讲最重要的事情写出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读完之后对我帮助很大。
这个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1944年,她16岁的时候被抓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我们曾经讲过一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那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幸存者,埃格尔也是。弗兰克尔进奥斯维辛的时候30岁,而她当年只有16岁。她跟她的姐姐,还有父母,一起被抓进了奥斯维辛。在被抓进奥斯维辛的当天,她的父母就被送进了毒气室。
埃格尔50岁的时候在美国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老师就是维克多·弗兰克尔。老太太说,最糟糕的牢笼并不是奥斯维辛,而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就是她这一辈子都在跟奥斯维辛时的经历做斗争,她的人生经历过如此大的痛苦,但是她发现,真正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持续性影响的东西,是我们自己内在的精神所建造的精神牢笼。她把这些精神牢笼分了十二个,我觉得每一个基本上都跟每一个人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这本书的四个心理学原则来自四个流派。第一个是我们都知道的,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叫习得性无助。我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无助感,是生活教会我们的,是我们一步一步被生活训练出来的。但是埃格尔说,她更喜欢一个词叫习得性乐观主义。就是如果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学会乐观,那么它也是我们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学会的。这是第一个流派。
第二个来源就是认知行为疗法。我们要知道ABC法则——我们所感受到的东西,并不是来自外在的事物,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看法。所以,如果你希望改善你的感受,你首先要改善的不是外部的环境,而是你对外部环境的看法,这是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
第三个理论来源是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卡尔·罗杰斯强调无条件的积极自我关注,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你都应该毫无条件地爱自己,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
第四个来源就是她的老师弗兰克尔的理论。弗兰克尔创立了意义疗法,它的核心就是每一个苦难一定都具备着意义,这个意义可以使得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或者使得这个世界逐渐地变得更好。如果你找到了你所遭受的这件事情带来的意义,那么你就能够忍受生活加诸你的一切。
这就是这本书的四个心理学来源。
作者强调自由需要终身练习。我们这一辈子每天忙忙碌碌在干吗呢?在不断地成为真正的自己。所以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作The
Gift(礼物),老太太调侃:没有人能说奥斯维辛是一份礼物,但是到了我今天这个年纪,我觉得我得把它视作生命给我的一件意外的礼物,一次相当大的考验。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十二个不同的牢笼。
第一个牢笼叫作受害者心态型牢笼。如果你有了受害者心态型的牢笼,你最常说的话就是:“为什么是我?”我们见过很多人,比如家里有人得了癌症,或者自己得了癌症,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是我”“我是个好人,我又没有做什么糟糕的事,凭什么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是出现了各种意外,被别人不公正地对待的时候,这个“为什么是我”的心态会让我们做出很多强烈的反应,有时候甚至会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
如果你是一个幸存者,你最常问的话应该是“现在怎么样”,或者“现在我能做些什么”,这才是核心。所以你究竟选择用一个受害者心态去不断地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还是选择用一个幸存者心态去不断地做一些事情来改善当前的状况,这是(产生不同心态的)分界线。所以埃格尔说,有一个很残酷的问题,你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是你?那么多人都会得癌症,那么多人都会遭遇车祸,那么多人都会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没有人规定遭遇这些事情的人一定得是一个坏人。所以既然别人可以,那为什么不能够是你?当你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才能够稍微地变得平和一点。
走出受害者心态牢笼的方法,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就是学会以平和的胸襟来应对这些糟糕的事情。那有人说为什么呢,为什么我要以平和的胸襟来应对呢,我就是很生气。你要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如果你能够用平和的胸襟来应对这些事情,你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精力和想象力。也就是说,当我们沉浸在自责、悲痛、愤恨、怀疑,以及“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凭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这些情绪里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是停止活跃思考的,我们是在一个死循环中走不出来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想象力。那么如果你能够接纳这件事,你就能够去思考“我知道现在这事发生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二个就是要学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吗?”比如你想要报复,你想要伤害别人,你想拉着更多的人跟你一起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或者你想要自残、自我伤害,想要破罐子破摔,我相信这些想法都会让你一时痛快,你会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表达自己内心中被伤害的不公感。那这时候你要问一下自己:“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对于我、我的孩子和我其他家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能够让我们清醒很多。
第三个就是一个人一定要学会面对孤独。因为当我们有这种受害者心态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怕自己被排斥,变得孤独。但你要知道,只有你自己能够跟你一辈子,其他人都没法跟你一辈子。
书里有一个艾米丽的故事,她45岁时被诊断患有癌症,正准备要做手术。有一天晚上,她的丈夫突然跟她讲:“我爱上了别人,咱们俩还是离婚吧。”你想想看,这是多么大的晴天霹雳,所以艾米丽觉得自己完全走不出来。后来在埃格尔的辅导之下,她才逐渐地开始寻找生活的勇气。
我觉得书里埃格尔对艾米丽讲的这段话很重要,她说:“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也能找到力量和自由。亲爱的,你具有某些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请运用这种能力。不要做灰姑娘,……你不是公主,也不会遇到王子。你的内心拥有你需要的所有爱和力量。所以,请写下你想要获得的成就:你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你想要什么样的伴侣。出门时让自己看上去光彩照人!结识那些与你有类似经历的人,与他们互相关照,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对周围一切保持好奇: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就是她调动着艾米丽不断地去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帮助她走出这个受害者牢笼。否则的话,她会永远跟她的前夫不断地撕扯,或者在内心中不断地质问自己“命运为何如此不公”,这样是走不出来的。只有我们接纳这件事情,我们才能够进入生活的其他部分,才能够相信明天会是另外新的一天。受害者心态是我们自我保护的一个盾牌,就是当我们出现了受伤的状况,我们的内心中会用一块盾牌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我真倒霉”“他们这样对我做是不对的”,这些想法能够让我们觉得安全一点,但是也会阻止我们继续往前走,所以要学会走出受害者型心态。
第二个牢笼叫作逃避型牢笼。这个作者说有一次她女儿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回到家就哭,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做甜食给她吃。后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应对麻烦的方法就是吃甜食。因为吃了甜食心情就会好,实际上就是想逃避这件事情。抑郁的反义词是表达。很多人为什么会抑郁,甚至会得抑郁症,就是因为他不说,他假装事情没有发生,他回避着这些事情。用不去感受情绪的方式保护自己或别人都是错误的。
有一个巨大的启发来自她的一位患者,有一天,这个患者在半夜突然给她打电话,说自己想明白了一件事,这个作者问什么事,他说:“我想明白了,奥斯维辛里边没有百优解。”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今天的心理疾病患者会吃药,我们会通过吃百优解这些精神类的药物,来让我们感受不到那个负面的情绪。但是你想想看,埃格尔他们当年在奥斯维辛的时候,是不会有人给他们发百优解的。在那个时候,她必须面对每天加诸身上的痛苦,不但有肉体的痛苦,还有精神的痛苦,甚至有死亡的威胁。我们可以想想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所以你只有去面对这种感受,你才有可能真的解决它。
因此,在“二战”结束的30年后,埃格尔下了很大的勇气,决定去奥斯维辛纪念馆参观。其中有一个参观的项目是一列火车,就是他们当年从匈牙利被拉到波兰的火车。她在上那个火车车厢的时候,就上不去,一直犹豫,脚步很慢。最后等她进入那个车厢里以后,那些气味、光线、狭小的空间,让她所有的回忆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其他人就是边走边看,但是她坐在那个车厢里根本走不动,就是想到了当年的画面,感觉那些真实的画面全部又发生在她的面前。
这对一个人来讲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但是它也同样具备疗愈效果。这个作者说:“最后,当我从那里走出来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感觉沉重,内心轻松了很多。我的悲伤和恐惧没有消失。……不过,我允许自己重温和面对过去的那些感受,那些都是我多年来一直在逃避的感受。”就是当你不断地逃避这些感觉的时候,等于在否定现实,你眼前面对的生活也变得不真实。
“有时候,我们逃避的不只是不舒服和痛苦的感受,好的感受也被屏蔽掉了。我们不再感到激情澎湃,不再感到愉悦和幸福。当人们受到伤害时,内心的一部分会认同施害者。人们会采取惩罚性的行为,从施害者的立场考虑,剥夺自己感觉良好的权利,也剥夺与生俱来的让自己高兴的权利。因此,我经常说,‘昨天的受害者,很容易变成今天的施害者’。无论你在刻意练习什么,只要经常练习,你就会成为那方面的能手。”
如果你每天都在练习紧张、担忧、害怕,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高手。但如果你能够每天练习勇敢、放松,你就能够成为勇敢、放松的高手。刚刚我念的这一段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人为了做自我保护,是需要让自己麻木一点的。但问题是麻木这件事情并没有针对性,你不能够只针对恐惧麻木,或者只针对痛苦麻木,一旦麻木,连快乐也会麻木,温馨也会麻木,爱情也会麻木,它是全方位的麻木。所以我们必须得走出逃避型的牢笼,勇敢地面对过去所遭受的伤害,然后调动自己的感官去细细地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告诉自己:“我有权利这样做,我不会让那个伤害我的人的能力变得那么强大,犯错的是他,而不是我。”一切情绪都是暂时的,去感受自己才能够真正地治愈自己。这是第二个牢笼——逃避型牢笼。
第三个牢笼叫作自我忽视型牢笼。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是很无助的,甚至有时候父母会跟我们开玩笑,说把你丢在一个地方(不要你了)。当你真的找不到父母了,你就会着急地哭。这种感受对于小孩子来讲,其实都是很剧烈的。由于我们害怕被抛弃,我们从小就建立了一个公式叫作“别人的……”,比如别人的看法,别人的意见,别人会怎么说,我们特别在意别人会怎么对我们。所以我们在长大了以后,有的人会出现很多很过分的举动,往往是由于内心害怕,害怕被抛弃。
有的人因为小时候有过这种被抛弃的经验,所以他每次在跟别人分手的时候,都特别喜欢主动地提分手。主动分手其实是因为他特别怕“被分手”,特别不愿意被抛弃,不愿意成为那个被别人抛弃的人,他宁愿做那个先抛弃别人的人。这根源其实在于,我们内心中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同样,我们这个社会上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成就文化,什么叫成就文化呢?就是衡量一个人好不好,就看他地位高不高、成就大不大、赚的钱多不多。那成就文化为什么会出现呢?也是因为我们需要足够多的成就,来使得我们变得重要,因为我们怕被抛弃。
拥有这个心理问题的人,就很容易进入自我忽视型牢笼。你想,你天天追求成就,你天天希望自己赚更多的钱,你有没有关心你自己呢?你有没有关心你身体健康不健康,或者你快乐不快乐,你的感情饱满不饱满?还是你一天到晚都在为一些外在的指标,不断奉献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而非获得成就,不要受限于某一个角色,就是孔子讲的“君子不器”。不要受限于说你是个成功的商人,那你就要进福布斯排行榜;你是一个教授,那你就需要当院士。一个角色放在我们身上,会成为我们沉重的负担。
这里边有一个案例,一个叫作艾瑞丝的女孩,从小她爸爸酗酒,还跟妈妈打架,家里还有两个姐姐,两个姐姐童年的时候还遭受过性侵,就是整个这一家子都过得很糟糕。但是只有她这个小孩,没有受过明显的伤害。她爸爸即使再不高兴,每次也都会把她抱在怀里说:“你是我的幸运儿。”这种话逐渐地麻醉了她,让她肩负起了照顾全家人的责任。她只要看到自己的姐姐出现了问题(艾瑞丝和姐姐都50多岁了),她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姐姐的面前,帮她解决问题。家里的任何人缺钱了,出事了,需要去警察局保释了,都是她冲在第一线,累得不堪重负,她没法快乐。因为她只要自己过得轻松和愉快,就会产生愧疚和焦虑。因为她觉得她是全家的幸运儿,大家都没有她过得那么好,所以她需要照顾所有人。
这个作者说:
艾瑞丝把自己囚禁在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身份中,为了让别人过得更好、为了减轻别人的负担、为了处理别人的大事小情、为了不惹麻烦,也为了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是家里那个独立的万金油,任何家庭成员有困难,她都会提供帮助。因为自己比妈妈和姐妹们生活得更顺利,她也让自己变成了内疚感的囚徒。她有着作为幸存者的内疚感。我怎样才能让艾瑞丝走出把自己当作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姑娘’并且期待自己能修复他人生活的生活模式?
我告诉她:“除非你开始爱自己,否则你不能为你的姐姐做任何事情。”
就是如果你整天要给别人分享你的爱,首先你自己得有足够的爱,要不然你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你自己内心很枯竭,每次做完了这么多的奉献以后,你也很痛苦,然后你还需要找心理医生倾诉“我为什么这么累,为什么没有人管我,都是我管别人”。首先你得学会爱自己,你要找一些时间来照顾自己,去做一个水疗按摩(SPA),去逛逛街,去交一些好朋友,去谈恋爱,去吃好吃的,给自己放假。你必须得看到自己的重要性。
你拥有一个其他人永远都不会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你自己的一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生,这是其他人没法拥有的。你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如果你想要过好你独一无二的人生,你得学会感受美好,练习感受美好,然后学着给自己一些爱。这个建议和我们前面讲的逃避型牢笼是非常接近的。因为方法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得学会活在当下,学会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你才能够真的对自己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有了余力你才能够很从容地去帮助别人,否则的话,你和对方都会相当痛苦和纠结。
第四个牢笼叫秘密型牢笼。当你内心有一些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谁都不知道的时候,秘密会带来羞耻感,然后羞耻感会带来成瘾性,这是一个链条。有一个来访者叫罗宾,是一位女士,她有一个秘密,就是她有了外遇。她的外遇怎么来的呢?她的老公对她很苛刻,经常会说些难听的话,除了挑她毛病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甜言蜜语,所以罗宾觉得很枯竭,干脆又找了另外一个男士。但这件事又让她很痛苦,因为她心中藏着这么一个巨大的秘密。
她找到埃格尔,埃格尔说:“我可以帮你,我可以给你做咨询,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件事,在我给你做咨询的期间,外遇这件事情你要先搁置,你不能继续和他发展,你要先停下来,你听我的建议,体会一下,再决定你到底是要离婚,还是要回归家庭。”她给罗宾的建议是两条。第一条叫作感受自己的生命体征。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需要能够经常去感受自己体内的温度:你是温暖而柔软的呢,还是冰冷而僵硬的?当一个人心中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的时候,他往往没法关注自己的感受,因为自己的状态到底怎么样是隐藏起来的,所以他感受不了。
接下来第二条叫作模式中断。就是你在家里跟你老公互动,一定会有很多模式。习惯了不动脑子,比如上菜、吃饭、撤盘子,就有这么一些固有动作。那什么叫模式中断呢?比如当你在家里,老公又批评了你几句话,你不要模式化地反击或者模式化地忍受,而是想想:“停,我今天换一招,我今天能不能用新的方法来对待他?我能不能够观察他?我能不能冲他微笑?”后来调适了一段时间,罗宾说有时候她跟她老公吃晚餐的时候,两个人的互动还蛮愉快的,她甚至可以把手放在她老公的手上,产生更加亲密的联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只要我们隐藏或否认某些感受,我们就无法得到疗愈。……无论出于什么缘故,秘密都是具有伤害性的。保守秘密会形成一种羞耻的氛围,这种羞耻感也是所有成瘾的根源。人们只有面对事实并讲出真话才能活得自由。”但是,是不是要把自己的隐私跟全世界说呢?也未必,你未必需要跟所有人讲出你所有的感受,首先你要学会对自己诚实,然后对部分人诚实,如果这样做的结果没有那么严重,你就能够对整个生活诚实。让别人知道你的感受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一些知己、一些朋友,能够在他们面前袒露自己内心的重负,这也能够帮助你走出秘密型的牢笼。这是第四个牢笼。
第五个牢笼叫作内疚和羞耻型牢笼。这个作者说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原谅自己还活着,很多幸存者都会有这样的状态。因为她的爸爸妈妈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就被杀死了,“二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被杀死,而她作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她会经常责怪自己为什么能活下来。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美好的事情的时候,也会经常觉得内疚和羞耻。比如她后来到了美国,开始过上正常生活了以后,她脑海中经常会有一个声音说“我不配”,就是认为“我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应该过糟糕的生活”。
这种愧疚和羞耻感来自我们内在的对话,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关注自己的内在对话。有的人没有这种觉知,他是不会关注的。有人会经常把一些事情搞砸,比如他谈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恋爱,谈着谈着突然变了味,最后搞得乱七八糟。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但是自己总是在这个模式中不断地重复,其实如果你能够更敏感一点,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很有可能发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跟你讲“你不配”。当你自己觉得你不配的时候,你就会想办法搞砸这一切,你就会想办法让这个负面的状况真的实现。
书中有一个叫米歇尔的女士,得了厌食症。“最开始她寻求治疗并不是因为厌食症,而是因为婚姻问题。她的丈夫经常对她不屑一顾、尖酸刻薄,让她觉得自己像是惊慌失措的孩子,面对着的是暴跳如雷的父亲。理智告诉她,她是一位坚强、成功的中年女性,不再是一个弱小的孩子了。可是,她的内心又很恐惧,不敢站起来和丈夫作对。”这个作者告诉米歇尔,她首先需要面对自己内在的羞耻感。她之前是通过饥饿感来压抑所有的痛苦,她可能也不喜欢她的身体,然后她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其他感受来替代内在的这种羞耻感。所以她选择不吃饭,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饿,这是会出人命的。
随着咨询的深入,这个作者发现米歇尔在童年的时候曾经受过很大的伤害,遭遇过性虐待等糟糕的事情。所以她(米歇尔)说:“我总是觉得自己又变成了八岁的小女孩,非常害怕会失去别人的爱,非常害怕我做的某些事会让别人不再关心我。”作者说:“请记住,你是唯一一个永远不会离开你的人。你可以从自己身上感受到被珍惜的感觉,你也可以学着珍惜你自己。”
羞耻感一般会有三种念头:“这是我的错”“我不配”,还有“情况应该更糟才对”。羞耻感牢笼中的人,非常容易给自己做非常糟糕的预设,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法过上美好的生活。所以你需要记住两个字,叫作“允许”,就是我允许自己快乐,我允许自己成为一个跟丈夫进行对等对话的人。如果你整天只关注自己内在的羞耻,觉得自己当年曾经遭遇过伤害,所以自己不配眼前的正常生活,那么你要记住,你关注的东西会变得越来越大。就是你越关注这件事,这件事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慢慢地会成为你人生的全部。
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未来,关注我们眼下所拥有的东西。学会自己爱自己,明白人跟人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我们过去所遭受过的一些糟糕的事情,就认为我们低人一等,这是我们走不出这个牢笼的核心原因。
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句话,就是父母的语言会塑造我们的孩子。孩子会有一种证明父母预言的动力,就是当一个父母整天跟孩子讲“你没出息”“你将来完蛋了”“你走着瞧吧”“你肯定不行”,这个孩子很有可能慢慢地就走向了父母嘴里所描述的这个状态。因为在童年的时候,他把父母的话看得是非常重要的,会很认真地对待,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肯定。这是第五个牢笼。
第六个牢笼叫作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如果你心中有一个很重大的伤心往事,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份悲伤可能会跟随你很长的时间。当一个家里有亲人离世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最大的反应就是再也不能见到他,再也不能跟他一块儿说话了,再也不能陪他一起散步了。这种叫作没法发生的事,痛苦跟这些事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遗憾和无能为力的感觉,会使得一个人沉浸在强烈的愤怒当中,就是这种愤怒才会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做一些事情。因为你无能为力,你觉得你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只有对这件事生气,才能够让你觉得自己在做一些贡献。
“我们无法控制已经发生的事情,可是我们却希望自己能够掌控事情。解决悲伤意味着人们既要摆脱对不由我们决定的事情负责的心态,也要接受我们做出的无法改变的选择。”
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没有人能够理解它为什么会发生,它为什么会给你带来这么惨痛的伤害,但是它已经发生了,所以你得理解它。“活在当下对我们来说是很困难的。我们要接纳过去和现在,并继续前行。”
书里有一个很惨痛的案例,一个叫苏的女士来访,她的孩子在很多年前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把手枪,开枪自杀了。这件事情让苏一直不能原谅自己,她整天在想“我为什么要买一把枪,我为什么要把枪放在抽屉里,我为什么不把枪锁起来,如果我把枪锁起来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不断地、深深地自责。这个作者就告诉她:“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你今天这么痛苦,他会跟你说什么。”最后这个作者告诉她,孩子有可能会讲的话是:“妈妈,我无论如何都会自杀,但我不想你和我一起死。”就是孩子希望妈妈继续好好地活下去。想要自杀的话,有枪是一个路径,那也有可能没有枪,也会有别的路径,所以问题根本不在于她放了这把枪。
这个作者告诉来访者:“生命不仅仅与失去和得到有关。”当我们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命运从我们身边带走了很多我们珍爱的东西。“生命也与庆祝有关,庆祝亲人的灵魂曾来到我们身边,陪伴了我们一些时光——有的短短几天,有的几十年——这些都能让我们释然。”去感谢这一段时光,感受这一段时光的意义,这可能对你的内心会有一些安慰和帮助。这个作者后来帮助苏走了出来。苏说:“我现在知道了,与其替代他们死亡,不如为了他们好好活着。”
“如果我们不能走出自己的内疚,不能与自己的痛苦和平相处,我们爱的人就会受到伤害,这种状态对已经去世的人也是不尊重的。我们要承认自己爱的那个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不要一次又一次地把逝者拉回来,我们应该让逝者安息,过好自己的生活。”所以时间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而要看你在这段时间里做了些什么。
悲伤既有可能帮助我们找回真正的自我,也有可能把我们变得四分五裂。所以如果你能够正确地看待悲伤,能够很好地处理它和解决它,它能够让你成为一个更完善的自己。因为人生就是由各种苦难构成的,有些事情无法理解,也请不要试图去理解。好多人经常觉得疑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不能够想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糟糕的事情”“为什么那个人会这么粗心”,或者“那个报复他的人为什么心眼会这么小”。这没法解释,你也不需要理解它,想不清楚的事放下,它已经发生了,放下它就好了,接受它没法理解就可以了。这样你就走出了未解决的悲伤型的牢笼。
接下来,第七个牢笼叫作僵化思维型牢笼。僵化思维型牢笼的核心就是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看法是对的,我们总试图用自己的看法改变别人的看法。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僵化思维,因为我们的僵化思维经常被善意装裱粉饰:“我都是为你好”“我希望你能够过得更好”“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很多来访者经常都是想要改变别人,这种咨询往往是没有用的。
包括这个作者说她自己想重新回奥斯维辛看一下,她觉得自己应该去面对当年的伤痛。于是她叫她姐姐一块儿去,她姐姐说:“你疯了,我才不去,谁会回到地狱里边去看一看。”后来作者一想,她跟她姐姐是不同的人,所以她姐姐选择不回去,也是可以接受的,她自己选择独自一个人回去,这都是对的。人没有必要非得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个就叫作心理灵活性。心理灵活性是我们拥有的力量之一。“灵活性能让我们自信,而不是咄咄逼人,不会让我们感到被动,更不会被动攻击他人。”如果你缺乏灵活性,你要么是服从,要么就是攻击,变得非常咄咄逼人。“当你自信的时候,你会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看法。……用陈述语气表达,给对方一种信息,也让对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他们的希望和担心,这也能让对方建立自信。”
比如作者想去读博士,有点担心自己的丈夫可能不高兴,因为妻子学历太高,而且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去读博士。但是她想了想,决定用陈述句说“我决定回到学校去获得博士学位”就行了,她不需要问她丈夫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看法,不必说“能不能让我去学校读个博士学位”。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事,所以非常淡定地讲出这句话就好了。“在冲突之中保持自由的关键就是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更不要控制对方。”
大家会问,如果她丈夫不同意怎么办呢?没关系,你坚持你的立场,他不同意,你就倾听,允许他说话,但是不需要大吵大闹。就是相互尊重,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不需要非得强迫别人都按照你的节奏来进行,这是可以实现的。同时,面对他人的不友善的时候,我们不必向对方证明什么,我们只需要选择离开就好了。在校园霸凌的时候,你越是跟对方较劲,别人说你长得难看,你说“我长得不难看”,那你就会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
所以要学会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向别人证明些什么,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找回了自己的力量但仍然想变得‘正确’,那么请选择善意,因为善意总是正确的。”我们能够更加温柔地对待自己跟他人,去看到他人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看到他人的情绪,或者他人在我们脑海当中被妖魔化的这种感受。我们才能够真的做到合作,而非控制。我们跟他人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而非控制。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僵化思维的牢笼,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同,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我们的生活会从容很多,不需要为了正确天天跟所有人争吵。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发现自己那个被善意掩饰起来的僵化的思想。
接下来,第八个牢笼叫作怨恨型牢笼。夫妻之间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东西是持续的低水平愤怒和摩擦。常年的消耗,常年的生气,这些都是低水平的愤怒和摩擦。书里有一个叫玛丽娜的女士,跟她老公每天吵架,吵了18年,最后决定要离婚,在离婚前跑来找这个作者咨询。
作者说:“离婚并不能解决一段关系当中的情感问题。离婚只是给你一种法律的许可,让你与另外一个人重复相同的婚姻模式!离婚不会给你自由。无论玛丽娜是决定跟丈夫离婚,还是维持婚姻,她要努力做的事情都是相同的:发掘自己对婚姻的需求和期待,并治愈由此而来的创伤。如果她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她在有生之年就会一直背负那些创伤。”
她就问玛丽娜:“你为什么总是跟他吵架,你们俩之间的摩擦点到底在哪儿,既然都吵了18年了,为什么早不离婚,为什么这会儿才想起来?”玛丽娜不断地剖析,最后找到核心原因是“我害怕孤独”。因为她童年的时候,有一天,她的爸爸突然离家出走,把她和母亲抛弃了,等到柏林墙倒塌了以后,有一天她妈妈留下一张纸条,也消失不回来了。所以在她一生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如果她爱上了某个人,某个人就会离她而去。这种经常被背叛和抛弃的感受,会给她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压力。
说到这儿的时候,“眼泪从她的双眸中流出,她双手搂紧自己,仿佛整个房间突然变冷了”。
很多夫妻吵架,往往就是因为这种“三步舞”的相处模式:第一步是沮丧,第二步是对抗,第三步是弥补。这是因为他们内心当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讲过《亲密关系》,分析过这种状态。当你内心当中有一个空洞,没法得到弥补的时候,你非常容易感受到沮丧,而你解决这个沮丧的问题,不是去面对自己童年的伤害,而是跟对方对抗。因为愤怒要比伤心容易得多,我们更宁愿面对愤怒,也不愿意面对伤心。对抗之后产生了伤害,再进一步地做弥补。这“三步舞”跳多了,夫妻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这个作者说,下一次当他说“你错了”的时候,你只需回答“你说得对”。你想,她为什么对于丈夫说“你错了”那么敏感?因为她觉得你如果觉得我不好,你就会离开我,所以她总是跟对方吵架。
作者告诉她:“你以后就说‘你说得对’。”“这样就行了吗?”“对,这样就行了。”“忽略发生过的一切吗,忘记他们对我做的一切?”玛丽娜不能理解。“你要与发生的一切和解。”
其实我们也经常会跟大家讲,要学会感谢自己的父母。虽然童年可能受过很多伤害,但是你要知道父母已经尽力了,这个就是和解的过程。只有你能够感谢对方,你才能够从对方身上感受到爱。
“你可以因为父母没有为你做什么而悲伤。”我这样告诉玛丽娜,“你也可以因为丈夫没有为你做什么而悲伤。”
如果你要执着于悲伤,你就会发现模式是共通的。你对于父母的失望、痛苦和担心,也同样会反射在丈夫的身上。作者问玛丽娜:“你会希望和自己结婚吗?”她满脸困惑地看着作者。“你喜欢自己的什么特点呢?”玛丽娜想了很久,说:“我喜欢自己关心别人这一点。我喜欢自己富有激情,喜欢挑战自己,攀登高峰。我喜欢这样做,并且永远不放弃。”“把这些写下来,”作者说,“把这些话放进你的钱包里。”
就是你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把你自己真的值得被珍惜的东西写下来,放在你的钱包里,咱们现在不用钱包了,那可以放在你的手机壳里,让你能够天天跟自己的优点待在一起。然后作者又问她:“你丈夫有哪些优点?”她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想,最后说:“他在乎我,关心我,而且他工作非常努力。我的肩膀受伤时,他会照顾我。有时候他也很支持我。”你得找到丈夫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优点。
当一个人在这种怨恨型牢笼当中出不来的时候,尤其是童年的时候还遭受过这么大的创伤,他很容易不断地关注缺点,不断地担心,不断地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珍惜。所以总结起来这句话叫作“学会做些不同的事”,这是走出怨恨型牢笼的方法。
接下来,第九个牢笼叫恐惧型牢笼。就是我们总会害怕一些东西,总会有很多的恐惧和担心。恐惧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跟爱共存,当我们有恐惧的时候,爱就会消失。恐惧感会保护我们,恐惧感也会让我们做很多事,保护我们和我们的家人不会受到伤害。“可是,我们也要进行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用自己的生命中的多少时间沉溺于恐惧中。恐惧感经常利用最无情、最具煽动性却又最持久的两个字:‘如果’。”就是“如果发生了……,就会……”,这种想法会吓得你要死。当恐惧感来临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感谢你,恐惧,谢谢你想要保护我。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一件事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天天生活在恐惧当中。如果我们天天生活在恐惧当中,我们将没有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都不敢干,因为总有很多风险可能会出现。这个恐惧有一个自我实现式的预言,就是“I
told
you(我跟你说过)”“你看,我有没有警告过你”,这种话哪怕老人不跟你讲,你自己也会跟自己讲。所以如果你心中总是被恐惧占据,它说不定迟早会实现,就是它真的会成为一个自证型的预言。
书里有一位叫凯瑟琳的女士来访,她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威胁她说:“我掌握了你丈夫出轨的证据,你如果不给我钱的话,我就会把它公布出来。”她吓坏了,后来一问她的丈夫,还真是有这样的事。后来她丈夫痛哭,决定痛改前非,她就接纳了她的丈夫。结果没过多久,她发现她丈夫再次出轨。这件事情就让凯瑟琳觉得特别恐惧,她每天都生活在胆战心惊当中,觉得她的丈夫肯定又要做对不起她的事了。
凯瑟琳哭着跟咨询师讲:“我不能相信他,每天都胆战心惊地胡思乱想,重温过去经历过的背叛,等待意外再次发生。我知道自己正在剥夺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也知道自己需要学会再次信任他。我试着让自己活在当下,可是,我就是不能摆脱恐惧感。我总是不能控制自己,情不自禁地想要监控他,想要控制他。”讲了这么一段话,各位,你们听出这段话的问题了吗?普通人可能听不出来。
这个作者说:“也许你正在怀疑的不是你丈夫,有可能你正在怀疑自己。我听到你说了四次‘我不能’。”作者又说:“每次你想说‘我不能’的时候,用‘我可以’来替代它。我可以放下过去,我可以活在当下,我可以爱自己、信任自己。”
“当我们说‘我不能’的时候,我们真正说的是‘我不会’。我不会接纳。我不会相信。我不会逃避恐惧。我不会停止控制和监控他。恐惧的语言就是抵抗的语言。如果我们不停地抵抗,我们就是在努力确保自己被困在原地。我们不会成长,也不会充满好奇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
所以她让凯瑟琳从语言当中剔除掉“我不能”这个词。你可以换着一些更自由的词:我可以、我想要、我愿意、我选择。“我非常赞成积极思考,可是如果没有积极地采取行动,我们只会一事无成。”这种会使得我们限制在恐惧型牢笼当中走不出来。
那走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呢?你列一个恐惧清单,列出你真正怕的事有哪些,1、2、3、4、5,全部写下来。写下来以后,仔细地看看哪一个是有可能发生的。哪一个恐惧是真的会发生的,打一个钩,不会发生的打个叉,那你的恐惧就会少很多。对于打钩的那些真的会发生的恐惧的事,想想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事来预防它。
比如凯瑟琳和她丈夫之间,她丈夫老出轨,她担心将来可能会离婚,将来可能会孤身一人,要是自己一个人孤独终老怎么办。好了,孤独终老会有哪些恐惧,把它们列出来。列出来以后,如果是缺钱,就想办法怎么去挣钱,怎么样攒钱,怎么样理财,怎么样买保险;如果是没有人管自己,就想想看怎么照顾自己。你得去做事,你得给自己想办法应对,做能够做的事情,才能够让自己更有安全感。而不是每天坐在那儿不断地批评自己,说“我应该这样做”,脑子里想象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豁达的女性的样子,但是自己却什么都不做,走不出恐惧的牢笼。所以列恐惧清单这件事,我觉得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走出恐惧型的牢笼,不要整天自己吓自己。
接下来,第十个叫作评判型牢笼。人们都喜欢给别人下定义,都喜欢看到一个人就说“不用多聊了,这个人跟我不是一路”。包括有一次这个作者跟她的先生去一个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就是那些有钱人在周末的时候休闲的地方),她一看到那些女士,就觉得“我怎么跟这些人在一起,你看那些人,都跟花瓶一样”。有了这个想法以后,突然之间她脑海当中有一个声音说:“我怎么又给别人下评判呢?我为什么会还没有跟她们交流,就觉得她们是花瓶呢?”后来她融入了那些人,聊天之后才发现她们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人,都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一个的个体。
人们太容易给别人贴标签,太容易给别人下评判,这反而使得我们自己进入了评判型牢笼当中。这个评判性牢笼的问题就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要想走出这个牢笼,就要告诉自己一句话:你最讨厌的人,有可能是你最好的老师。就是你最恨的那个人,比如这个作者最恨门格勒这个奥斯维辛的屠夫,你要想想看,这个人能教会你什么,在这个人身上你能够反思些什么东西,能够学到些什么东西。
(注:约瑟夫·门格勒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医师”,负责决定是否把囚犯送到毒气室,屠杀了40万犹太人。)
老子讲:“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我们讲“师资”就这么来的。你可以有老师,也可以有资粮,你可以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你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不需要通过评判的方式,来早早地划清自己跟这个世界的界限,不用给别人下过多的定义。
第十一个叫作绝望型牢笼。当年16岁的伊迪丝·埃格尔和她的姐姐玛格达在奥斯维辛的时候,她每天脑海中最常想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会有人知道我和玛格达在这里吗?”没有人知道。她当时就想“我那个男朋友在哪儿,他会不会来救我,他知不知道我在这个地方”,甚至非常绝望地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已经把她们忘记了,这就是绝望的感受。而这种绝望的感受如果吞噬了一个人的话,他很有可能走不出来。当年在奥斯维辛的很多人,就是因为绝望而死去。
在八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这个作者被邀请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动,她化了妆,打扮得很好。刚要出门的时候,突然肚子痛,她还告诉自己“别给我捣乱,我今天有重要的事”。结果到了会场以后,她突然之间就晕倒了,送到医院,结果是肠扭转。肠扭转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疾病,后来经过手术抢救,等她醒过来的时候,她浑身都不能动,嘴里插着一个长长的管子,就是那个呼吸机已经插到嘴里,非常痛苦。
她没法说话表达,但她的头脑是清醒的,有机会能够写字的时候,她就给这个孩子写“我想死,快乐”,写了这么几个字。因为插着管子,胃管插在肚子里边,特别难受,她天天就想死,一直觉得自己肯定熬不过去了,肯定挺不住了。结果就在她很绝望的那天晚上,她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开始回忆自己如何从奥斯维辛活下来,然后如何生孩子,拥有了幸福的家庭,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她突然觉得,还有什么更绝望的事呢?就这么耗着吧,说不定还能够好起来,产生了一点点的希望。然后等到医生真的给她把管子抽出来了以后,她竟然很快就下床走路了,一直活到今天,90多岁还能写书,她觉得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这个作者后来总结说:“人总有一死。虽然不能选择什么时间死亡,可是我不再想死了。我想要活下来。第二天,医生来了,帮我拔掉了插在身上的各种管子。奥黛丽扶着我走到大厅,所有的仪器和输液设备都在我身后。护士们在大厅里站成一排,热烈地为我鼓掌、加油,大家都因看到我下床而吃惊。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出院回家了。”
这种绝望型的牢笼,有时候会让我们过早地放弃。人要抱有希望,但是希望不等于理想主义。这个作者说巧克力不能裹大蒜,外边包着一层好看的巧克力,一咬开里边是大蒜,这个味道就没法吃。希望是什么呢?希望代表着好奇心。就是我知道人生会有很多的磨难,我知道未来会有很多的“黑天鹅”,我知道人生会有很多的痛苦,但是好奇心告诉我,就算有了那些事以后又怎样。这就是真正的希望。
“希望并不能模糊或粉饰现实。希望告诉我们,生活充满了黑暗和痛苦;同时,希望也告诉我们,只有在今天幸存下来,明天才有获得自由的可能。”所以她把这个幸存者的心态真是运用到了极致,90多岁的老人家,依然能够非常开心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特别棒。
最后一个牢笼叫作不宽恕型牢笼。经常有人会问她:“你怎么能够宽恕那些纳粹?”她说:“我不是宽恕他们,我是为了我自己,才要选择宽恕的。”好多人对宽恕的一个错误的理解是说“我不在乎它了,这事我已经忘了”。但其实“我不在乎它”的这种方式,不叫作宽恕,这叫作逃避。宽恕的前提是,你要允许你的愤怒得到释放。
“沉默的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如果你不积极主动、有意识地释放自己的愤怒,而是一直抱持着那些愤怒,你的身心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
“发泄自己的愤怒也会让你受到伤害。发泄愤怒是指在短时间内将愤怒强烈地表达出来。你可能在那一瞬间得到了情绪的宣泄,但别人会为你的愤怒买单。而且,这种宣泄会使人上瘾。你没有释放任何情绪,而是在巩固一种具有伤害性的恶性循环。
“应对愤怒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引导自己的愤怒,然后使之慢慢消散。”
首先,我们要学会让愤怒合理化。“你有权利觉得愤怒。愤怒是人类的一种情绪,凡是人类,都会愤怒。”很多人会压抑自己的愤怒,是觉得愤怒有羞耻感。当你把愤怒释放出来的时候,你会带着很强烈的羞耻感,你觉得“我的表现好像不太好”,就会有这种潜台词。你要对自己说:“我经历过苦难,但我不是一名受害者,我就是我自己。”
“只有通过燃烧愤怒(这种次级情绪),我们才能够接触到自己盔甲下面的感受,它可能是悲伤,也可能是恐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始最艰难的部分——原谅自己。”人在遭受了伤害和痛苦以后,往往会责怪自己,这种深深的自责会潜藏在愤怒的底下,表面上看起来是愤怒,底下是深深的自责。
这个作者有一次在家里,就是老太太一个人待在家里,有人敲门,她打开门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人。那个人说:“你们家的水有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做检测。”然后进门拿着仪器“嘀嘀嘀”到处扫,扫了一会儿以后跟作者说:“你得把你身上的所有重金属拿下来,因为这个仪器会受到干扰。”她就把耳环、项链、戒指、手镯全摘下来,放在桌上。然后那些人再帮她检测,测了一会儿然后就走了,还把她那些东西全偷走了。之前要求她把手上的这些首饰全拿下来,全被偷走了。她非常生气,后来报警,警察说这就是专门针对老人家的诈骗的行为。她很生气,她觉得她应该找到那两个骗子,打他们、骂他们等等。但是后来她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她最后决定说:“我原谅了自己,不再执着于谴责那两名罪犯,我也让自己获得了解脱。我有自己热爱的工作要做,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也有爱意要去与别人分享。我没有时间再让自己抱持着恐惧、愤怒和羞耻了。我不能再让那两个贼偷走我的其他东西了。我不会再给他们分毫,也不会把我的力量拱手让人。”就是你如果再继续生气、愤恨,甚至闷闷不乐,最后得了病,那个贼偷走的可就不仅仅是手镯和项链了,那个贼偷走的可能是你的人生了。所以你得学会能够原谅自己,才能够真的去宽恕别人。
这个作者最后讲,有一次他们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荷兰芭蕾舞团把她的故事改编成了一支芭蕾舞,因为她是曾经在奥斯维辛跳过芭蕾的人。她坐在台下看,泪眼婆娑。表演结束了以后,全场的人都为她起立致敬、鼓掌。然后她有一个体会:“虽然门格勒拥有权力,日复一日地用他那只变态的手指选择谁可以活下来,谁要死去,但他更像一个囚徒。而我是无辜的。我也是自由的。”她真正跟自己在奥斯维辛的这段经历产生了和解。
这本书讲了12个牢笼,确实是有点长,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完了以后,再把这本书多读两遍,一定会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安慰作用。最后,我们用作者的话来结尾,她说:“我不能说每件事的发生都是有理由的,也不能说不公平和痛苦是有益的。但我可以说痛苦、艰难和困苦是帮助我们成长和进化的礼物,它帮我们成就自己。”
所以,你会发现这本书的核心精髓跟《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你永远都拥有选择权,你不是被动的,你不是被逼的。最后她说:“亲爱的,我祝愿你也能选择让自己逃脱牢笼,让自己获得自由;祝愿你能让自己的那些痛苦变为人生的重要经验教训;也祝愿你能够选择给后代留下哪种精神遗产——你可以传递痛苦,当然,也可以留下礼物。”
谢谢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