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效应》读书笔记(423/FD296)

爱我羊 2022年2月8日09:43:37
评论
300

《陌生人效应》读书笔记(423/FD296)

【作者简介】

[加]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

《纽约客》著名的撰稿人之一,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畅销书作者。马尔科姆善于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切入,研究商业世界的各类问题,对商业战略决策、商业世界成功哲学等等命题有着非凡的见解。2005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

【精彩语句】

1.如果我能通过这本书让你相信一件事,那我希望是:陌生人不容易被了解。P.33

2.对他人的信任有时会以他人的背叛而告终,但这样的事例实属罕见,那些因“默认真实”而成为受害者的人应该得到我们的同情,而不是谴责。P.118

3. “透明”是指我们的行为和举止——他人可见的我们表现自己的方式——为他人观察我们的内心感受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的窗口,这是我们用来理解陌生人的第二个关键工具。P.131

4.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策略存在严重缺陷,但这种有缺陷的策略在社会交往中又是必要的。P.145

5.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了解陌生人是有限度的。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全部真相,我们必须满足于了解部分真相。谨慎、谦逊地与陌生人交谈才是正确的方式。P.235

6.面对陌生人时,我们常犯的第一种错误——“默认真实“和”透明“假设——使我们无法理解作为个体的陌生人。除此以外,我们还会犯的另一种错误——不重视陌生人所处的环境——使理解陌生人变得更加艰难。P.253

【思维导图】

《陌生人效应》读书笔记(423/FD296)

【演讲文稿】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一本格拉德威尔的新书,叫作《陌生人效应》。

各位知道格拉德威尔,是非常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包括我们曾经听说过的《异类》、《眨眼之间》这些书都是他写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讲过格拉德威尔的书,原因是因为我觉得,畅销书作家写东西有一个套路。顺便今天跟大家普及一下,就是其实他这一本书里的洞见没有那么多,基本上用五千字到一万字的一个论文,就可以把这个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得非常清楚。然后在这五千字到一万字有价值的研究的基础之上,他们加入大量的案例。

畅销书作家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够把每一个案例写得非常的精彩,像小说一样。所以你读他的书,虽然看起来这么厚,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案例和小说,浓缩起来大概就是三到四个重要的观点和洞见。但是这本书,让我觉得跟以往不一样就在于,它真的有很多新的研究和发现。所以我决定,把《陌生人效应》介绍给大家。

这本书的核心是告诉我们,我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往往都表现得太过自信。我们都觉得自己阅人无数,都觉得自己只要一看,认真地端详,跟他聊过天、喝了酒,这个人我基本上搞明白了。但是,陌生人绝对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那么容易了解。甚至有时候你没见过他,要好过你跟他见面之后,获得了信息以后所产生的那种错误的判断。这里边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张伯伦和希特勒。

各位知道在二战以前,整个英国的政坛当中,唯一见过希特勒的人就是张伯伦。丘吉尔跟希特勒约过一次喝咖啡,但是希特勒爽约了,所以丘吉尔从来没有见过希特勒。因为丘吉尔没有见过希特勒,丘吉尔只是通过读希特勒的书,还有他发表的文章讲话来认识这个人,所以丘吉尔非常坚定地相信希特勒是个疯子,说这个人你千万不能跟他谈判,这人是个疯子,你想都不要想。

但是,张伯伦内心就不太淡定。张伯伦觉得总应该见个面,见个面才能够判断。张伯伦前后两次到德国,见到希特勒,而且一次比一次谈得好。回来以后张伯伦说,我觉得这个年轻人是有点野心,但是完全可控。他的想法只是捷克斯洛伐克,他绝对不会对整个欧洲有特别奇怪的想法。

等到第二次在德国见希特勒的时候,张伯伦觉得时机到了,然后跟希特勒讲说,你现在就愿意签和平协定吗?希特勒说没问题。张伯伦特别高兴,说你等一下,马上回到房间,让秘书准备好了所有的和平协议的文件拿去。希特勒看都没看就签字。签完了以后,张伯伦特别高兴,回到英国跟所有人宣布说,我们可以安心上床睡觉,今后的二三十年,是绝对不会有战争的。然后,(当时)整个英国把张伯伦当作是英雄,就是他为英国带来了和平。

只有丘吉尔认为他肯定是被骗了,说这个人绝对是个疯子,你千万不要相信希特勒。那张伯伦为什么相信希特勒呢?他觉得希特勒跟他握手的时候非常有力;他觉得希特勒的眼神非常坚定;他觉得希特勒跟他说话的时候充满了激情,讲了很多真诚的丰富的童年往事、自己的人生细节分享。希特勒是一个特别有感染力的人,所以张伯伦觉得这个人这么真诚、这么简单,讲话这么直接、握手这么有力,根据我这么多年来在政界上的经验。你想,张伯伦是属于政界的老油条了,能够做到首相,那一定是阅人无数的。他觉得自己判断人没有问题,结果做出了完全失误的判断。

你说这个可能是个个案,张伯伦这算是一个个案,那我们再来看一个不是个案的事。就是中情局曾经有一次策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古巴间谍。把这个古巴间谍策反回来以后,这个古巴间谍就开始跟中情局,这不是要立功吗,就开始讲,说你们派驻在古巴的,哪些人是双面间谍,就哪些人实际上是为我们服务的。然后就开始讲,这个是我们的人,这个是我们的人,这个也是我们的人。那个人你不知道吗?那也是我们的人。

最后的结果是,中情局派驻在古巴的工作人员都是古巴的间谍。就你会觉得说中情局这算专业单位了,你最起码你识人、认人、判断人,这就是你最基本的工作,竟然能够全军覆没!最后到什么程度呢,因为这事都揭开了,说这个整个团队全都是古巴的间谍。卡斯特罗把所有这群中情局的双面间谍召集起来,在古巴搞了一个胜利大游行,公开宣布,我们都是为古巴服务的。这个让中情局特别打脸,你想这些人是靠识别他人吃饭的。但是对不起,你全部被骗了一个溜,然后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全员被颠覆。

另外就是我们身边经常见到的庞氏骗局。庞氏骗局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在你没有被庞氏骗局的人骗的时候,你都觉得自己不会被骗。就是你会觉得谁那么傻,他开玩笑,百分之四十的利息,那就是骗人。不可能,做企业都挣不了百分之四十的利息。你看,就是当我们没有跟这些人接触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不会被骗。

但是一旦有一个你们家的亲戚走到你们家门口,跟你讲我上次存了一笔钱,真的月息百分之二十,年息百分之四十,就这样给你吹,吹完以后,你往往把持不住。为什么呢,一见面产生了更多的信息,你产生了更多的自信心。你觉得这个人看这个样子,蛮真诚的,这不像是要骗我的样子。这就叫作陌生人效应。所以,我们经常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表现得太过自信。

这本书的开场,是一个特别具有时代感的一个案例,发生在2015年7月份。一个叫作桑德拉·布兰德的黑人女孩,从芝加哥自己开车到休斯敦,去找一份工作。这个人是一个博主,就她每天自己发视频博客在网上,跟大家做了一个电台。这样播音,还挺阳光的看起来。那天她说,我今天去面试一份新工作,后来到这个休斯敦面试得很顺利,得了这份新工作。得到这份新工作以后,她开车出门,准备回芝加哥。

结果在路上就发现,有一辆警车一直跟在她后边,那个警车一直跟着她。跟着跟着她就想给警车让道,因为你想她觉得自己没犯什么事,就朝边打轮让道。然后警车开始鸣笛,滴滴滴滴滴。这个美国的警车这样,它不会超你,美国警车不会别你,美国的警车就是跟在你的车后边,然后开始鸣警笛,意思就是你(得)靠边停车了。

靠边停车以后,那个白人警察下来。这个黑人女孩坐在车上说,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个白人警察说,你刚才让道的时候没有打灯,你并线没打灯。这个女孩说我是给你让路,我看到你在后边要过去,给你让路,没打灯有多了不起呢,这就警告一下不就完了吗。然后那个白人警察说,你说完了吗?那黑人说怎么了?那白人说你把烟熄了。她在车里边抽着烟,他说你把烟熄了。

这黑人女孩说,我在我的车里边坐着,抽烟是我的权利。我有权利抽烟,你凭什么让我把烟熄了。然后,这个白人警察说,我对你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合法的,所以如果你不熄烟的话,我现在就要让你下车。这黑人女孩说,我凭什么下车,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并线没有打灯?我也没有压实线,我就是并线没有打灯而已。你凭什么让我下车?这个白人警察说,你现在必须下车,现在你已经侵犯我的执法权了,你现在必须下车。你要不下车的话,我会把你从车里揪出来。

然后这个黑人女孩说,就因为我是个黑人吗?你为什么这样对我?然后就开始发脾气。后来,那个白人就开始叫支援。你知道美国警察特别喜欢叫支援。一个事一发生,马上手台里边一抠,五辆警车,然后加上消防车什么全都过来,特别吓人。这个女孩就更加紧张。最后那个白人警察把她从车里边拉出来,她就反抗,反抗打那个白人。好,你袭警,你现在又袭警,后来抓出来,抓出来后摁在车上。

你想这个人没有犯过罪,这个人只是一个去求职的工作人员,还是一个知名的博主。她就觉得受到了天大的委屈。后来,来支援的警察里边有女警察,她说你看看他们怎么对我。我仅仅是因为没有打灯,他就把我摁在这儿给我戴手铐,戴着手铐。一个普通人戴上手铐,感觉会非常痛苦。然后,那个女警说你本来就不该反抗。

后来,她以袭警罪被告上了法庭。然后在监禁的时候,三天以后上吊自杀。这个黑人女孩,在监狱里边上吊自杀了。这是当时美国非常著名的一个案子。格拉德威尔说,所有人看到这个案子,都会感慨一番。甚至有人会喊几句口号,在网上发一些文章,然后接着就去忙别的事去了。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对吧,还会有更多的事情发生。

但是格拉德威尔说,我不想去忙别的事,我就想研究清楚这个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为什么这么小小的一件事情,最后会导致一个人丧命。就是我们每天都可能会跟陌生人打交道。假如这个女孩开着车,是开在她们家乡的路上。然后那个警察认识她,一见面说,布兰德,你刚刚没打灯。那你小下次小心点,注意点,就走了,就好了。如果是认识的警察的话,可能一两句话就解决了。但因为是陌生人,双方之间充满着这种谈话的张力,都把对方假想成坏人。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这个警察也被革职了好像,然后这个女孩自杀,结束。所以这是这本书的开篇。

最后我们要揭示,为什么这两个陌生人之间,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它拿这个东西做引子,这里边提出第一个难题。就是当我们面前的陌生人,对我们撒谎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看不出来?就是为什么我们对陌生人的判断,会那么离谱。有一个效应就叫作专家漏洞。有很多法官要判这个人是不是入狱,是不是假释,是不是要进行下一步的法律制裁,法官都要求说要见一下这个当事人。问这个法官说,为什么要见当事人呢,你不能看着卷宗就直接判吧。看卷宗说这个人假释,这个人不假释。法官说不行,我觉得我必须得见过他一面,我才能够确认,这个人是不是应该假释。

但是,有人用人工智能,做了一次对比试验。就是用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来判断这些案件的卷宗。判断完了以后发现,这个电脑所作出的允许假释的判断,比法官们所作出的判断要低25%。也就是说电脑让更多的人不能假释。这个恰好和法官所做的错误假释的那个比例是相关的。因为,什么叫错误假释,就是这个人等你真的审判的时候,他没有能够按时到庭。这就说明你判断错了,说明这个人你不应该假释他,他没有讲信用。他不要那个保释金了,他跑了。这就叫作判断错误。还有一种是这个人有暴力,或者严重的精神疾病。法官如果判断失误的话,那么这个人走到社会上,他会伤人。

有一个案子,就是有一个白人的男性,用枪指着他的女朋友的头,并且扣动了扳机,然后子弹卡壳了。结果这个案子到了法官那儿,法官一看,没有前科,说这个人没有前科。很真诚,法官的判断依据是很真诚,眼中含着泪水,所以法官判定说,准许假释。准许假释之后,一个月之内,这个人又找了一把枪,把他女朋友打死。这就是错误的假释判断。但是电脑在看卷宗的时候,会比法官严厉25%。而法官一旦看到这些真人,他就容易被这些人打动,这个就叫作专家漏洞。

所以专家漏洞提出了,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见面不如不见面?丘吉尔没有见过希特勒,看文字;电脑没有见过这些人,看卷宗,他们反倒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而见了面以后,反倒会容易被误导。这又是为什么?

这里边有一个实验要介绍给大家,叫作普罗宁测试。这个测试很有意思,就是给你一些字母,比如说a、b,后边空几个格,让你填上这个字。或者是这个c后边让你填几个字。然后我们做测试的人,比如说别人让你填这个b,你填一个b-e-e,bee就是蜜蜂的意思。或者你填b-a-d坏的意思,或者你填b-e-d是床的意思。都随便,这没关系,你随便填。填完以后,这个心理学家,就问这个被测试的人说,你觉得你刚刚填的这个东西,有没有反映出你内心当中潜意识的想法?作为被测试的人就会觉得哪有,我就是脑子里边想出这个词了。突然一闪,想到了这个词我就写了,这跟我的潜意识没什么关系。我并不是一个爱喝蜂蜜的人,我并不是一个坏人或者怎么样,这是一组人。

另外一组是把别人所做的普罗宁测试的结果拿给你看。说你看,这是樊登刚刚做的普罗宁测试的结果,你看看这里边能够反映出他的什么问题。几乎所有看到这个东西的人都会说,这个人性格有点阴暗,或者说这个人很开放,这个人怎么怎么样。他就会作出大量的判断,就是如果是你自己测,你就会觉得跟潜意识无关。如果是你来看别人测,你就会觉得这里边能够反映这个人很多潜意识的问题。

那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普罗宁把这个现象叫作非对称洞察力错觉。什么叫非对称洞察力错觉?就是我们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他人的判断。连人家自己对自己都没有判断,但是我们能够脑补很多想象。然后觉得我们具有洞察力,这个叫作非对称洞察力错觉。因此像那些经验丰富的法官,像那些联邦调查局的高级探员,自诩为一眼就能够看穿别人。可能更多地具备了非对称洞察力错觉。于是他更容易被骗。这是我们说开篇,我们知道两个非常重要的原理,一个叫专家漏洞,一个叫洞察偏见。

接下来我们说这本书里边,最有洞见的一部分就是叫默认真实。什么叫默认真实?我们普通人和科学家的本质区别在哪儿,科学家和一般人不一样。科学家思考问题从怀疑开始,普通人思考问题从相信开始。你就比如说电视上卖那个保健品,他就给你打案例广告,对吧,他说某某某吃了这个东西变好啦,谁谁谁吃这东西变好啦。或者,有一个名人站在那儿说,这个东西挺好的。行了,你就相信,你就买了。

原因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大脑,就是容易相信。容易相信在进化学的角度上讲有优势,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够轻信你的伙伴所说的东西,就算被你的伙伴骗了,没关系,没有生命危险。因为你能够合群,合群要比被骗重要的多。也就是说,你为了能够跟大家处好关系,你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你预设的,不要总怀疑周围其他的人。你就想想看一个原始人,如果对周围的人总是怀疑的态度,那他迟早就被踢出群了。而原始人一旦被踢出群,必死无疑。那个是跟死亡相关的。

但是今天你的伙伴给你做了一个恶作剧,恶搞了你一下,最多就是有惊无险。吓一跳,没关系。所以,我们的生命代码当中所写下来的原始本能,就是我们预设别人是对的。所以随便告诉你几个有效的案例,你就立刻会相信他是对的。科学家不是这样思考。科学家是,我做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好了,我要千方百计地证明它是错的,我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挑战它。如果我证明它是错的的所有方法都失效,我才能够相信它是对的。这就是这些人为什么能够成为科学家的原因。而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是从相信开始的。这个就叫作默认真实。

默认真实,对我们每个人有多大的影响。就是当别人跟你说一句话的时候,尽管可能漏洞百出,你甚至都看不出来。这个中情局还有一个很丢脸的案例。就是中情局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古巴问题专家,是一个美女。大家把她称作古巴女王。因为她在古巴人脉很广,她对古巴极其了解。甚至人们认为,她会是中情局局长的候选人,那地位很高的一个人。结果有一天古巴出事了,当时有很多从古巴偷渡到美国的人,开着飞机回到古巴发传单。就是他反对古巴就是发传单。结果古巴政府当时出动了空军,把这几架飞机给打下来了。

这是很严重的这个外交事件,所以中情局特别紧张。大家都在开会分析这些东西,结果,这个古巴女王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突然说我家里有事,我走了。就是这个就相当于什么呢?就相当于我们这儿在做一个非常重要的研讨,你这火烧眉毛的一件事出现了,竟然说,我家里有事,我先走了。

所以中情局当时认为,这个人行为有问题,就让他们的内审专家来审问她。审问她的时候,一见面第一句话就要镇住她,说因为你最近的表现有点奇怪。所以我们怀疑,你有可能是和古巴有关系。这个女的就像一个受惊的兔子一样,这样呆在那儿。然后就开始问她很多的问题,问来问去,到最后给出的评判结果是没问题。

结果过了四年,由于另外一个案子的发掘,人们才发现在中情局里边,最大的潜伏的特工就是古巴女王。而那个审问的人这时候突然想起来,说当年我在审问她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很明显。就是她问过一个问题,就是捋她那一天的行程。其中有一个行程是,她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往那个商店去走。这时候这个审问的人问了一个问题,说你停车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什么人,就问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完了以后,那个彻底傻掉了,呆了半天。然后又就又讲了些别的东西遮掩过去。

结果这个审问的人,当时看到她那么呆,他的反应是说这样的问题还是很有效的,你看她现在应该开始配合了。那为什么这个问题又很吓人呢,因为跟她的上线之间约定的暗号是什么。就是假如她在那个地停车下来,看见她的领导从对面走过去,就代表古巴方面要找她。所以看到那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结果这个审问的人完全忽略,完全忽略掉。这就叫作默认真实。

后来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找了很多人说真话说假话,有的人说真话,有的人说假话。好几组人。然后让普通人来看,说你能判断这个人是说真话还是假话。好了,判断出来的结果,普通人能够识别假话的比率是56%。就是你不要太相信自己。你只有差不多50%的可能性。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真正地打破默认事实?

这里边有一种人叫作圣愚。这是俄罗斯的文学里边,经常谈到的圣愚。什么叫圣愚?神圣的圣,愚蠢的愚。你比如说,国王没有穿衣服走在马路上,其他的所有人都会说,真好看,对吧。国王的衣服穿得真漂亮,只有那个小孩子会喊一声,他是光的,他根本没穿。这个小孩,能够喊出真相的这个人就叫作圣愚。看起来傻傻的,但他可能是圣人。那这种人,为什么可以识别出来谎言呢?是因为他不接受默认事实。

最有名的一个案子就是,当年麦道夫在做这个诈骗案的时候。2009年,麦道夫骗过了美国,又骗欧洲的,骗了大量的著名的财团和基金。然后有一个独立调查员,这个人叫马科波洛斯。马科波洛斯就觉得很奇怪,说为什么麦道夫所做的理财,根本和市场表现无关。就是无论市场上,道琼斯指数什么的怎么变,人家的理财收益总是那么稳定。这怎么做到的呢,然后他就去和所有的这些买卖理财的这些机构去联系,说你们跟麦道夫合作过吗?他发现他问过的这些机构,都没有跟麦道夫有过交易。所以他认定麦道夫这是一个骗局,然后他开始到处写材料,到处往上递。

递交这样的材料,告诉别人说这是一个天大的阴谋,这个人骗了很多的钱 ,根本没有交易量。没人理他,连地方检察官都不理他。原因是麦道夫太有名了。麦道夫在华尔街,已经是知名的成功人物了。就是大家说这个人不可能是骗子,骗子能混这么多年吗?骗子能连续二十多年,都能够这么好的业绩吗?那不可能,这人是功成名就的。所以没有人在意他,人们把麦道夫的表现,当作是真实的。

而这个马科波洛斯坚信说,你别糊弄我,因为我是一个调查员。就这个人人际关系特别差,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马科波洛斯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把子弹上膛,拿着枪 躲在窗口待着,不敢上床睡觉。因为人缘太差,他老怕别人暗杀他。这就是你要为你的圣愚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你要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在现实生活当中生活。你很有可能,就会没法过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无所谓,结果人际关系很好。所以圣愚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生活中能够看到那些圣愚,就比如说那些吃完饭、喝了酒,还能去检查那个付款单的人。你看那个餐厅的服务员,有高端酒店的餐厅服务员,有时候一看这一桌喝嗨了,开酒开得没数了,就可能搞不好做一些手脚。多加两个菜,或者哪个菜说打了个三 ,多收你点钱。往往人喝到那个程度以后,哥们一起在抢着买单的时候,没有人会认真地说,把那个单子拿过来,我要算一遍,我拿计算器摁一遍,没有这样的人。所以就经常会被人蒙混过关,但是就有一些人很较真,就是说一定要拿过来看,一个一个地对照上了没,这菜上了没,这菜上了没,然后价格乘以几,往往能够揪出来。你一揪出来,他说,哎呀,打错了,不好意思。你还没法说。这就是你得较真,就是你得去做那个圣愚,你才能够揭示这些谎言。

那这里边有一个人类学来源的原因,就是“一方面,偶尔被骗并不会阻止人类基因的遗传,也不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对我们的生存有着重大意义。利弊其实不用权衡,孰重孰轻一看便知。”这就是人类学角度的解释。所以,你就能够知道我们生活当中,要想揭发一个性侵的老师,或者一个性侵的教练,这样的事情是多么困难。有时候甚至要拖上十几年。就是因为周围所有的人,对这个人几乎都是这个,叫作默认真实。他跟我们生活了这么多年,他很好,有很多的证言证明他是一个好人。

第二个模块叫透明假设。什么叫透明假设?就是你们看过《六人行》那电视剧吗,就是老友记对吧,那六个人,罗斯什么,乔伊这些人。这个作者讲说《六人行》里边,那些人的表演就叫作透明假设。什么意思?就是你把他的声音完全关掉,把字幕也关掉,你都能看懂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原因就是他的表情一定是夸张的。高兴就是高兴,吃惊就是吃惊,难过就是难过,没别的。他一定是把这些东西全部放在脸上,夸张地表演出来,极度透明,这种叫作透明假设。

所以我们生活当中,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六人行》里边的人一样生活呢?我们生活当中所有的人,是不是都是在表情上,就能够表现出我们的内心呢?我们有见过那么多的书,叫作《联邦调查局教你识别身体语言》。然后各种各样的,看微动作,微表情能够怎么怎么样。后来这个作者,就引用了很多的科学文献来证明,基本无效。

首先就是你要知道,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之下的,表情解读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给他人打的那个情绪标签,文化不同就不一样。你比如说表示惊奇,西方化的表示惊奇是这样,哇,吃惊这样的感觉。然后他们到了一个偏远的部落,让那些人表示惊奇,那些人表示惊奇的方法是,是这样,是嘴会响,会这样弹,就这种声音表示的是惊奇。他根本没有面部表情那种夸张。然后你再到东亚到日本和中国,很多人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所以这种表情,跟我们脸上的肌肉挪动什么的,完全不搭界。就是我们过高地估计了我们的神经,我们的肌肉对我们整个人体的掌控。首先就是不同文化和地区之下,大家是不一样的。

其次,同一文化下,人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就是他们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把一个人装在一个箱子里边,然后让他在那个通道里边这样走,走着走着,通道突然打开,迎面啪,蹦出来一个他的朋友。就是这种状况之下,大部分人的表情一定是吃惊,对吧。那按照我们的想象,那应该都是这个吃惊的样子。

然后他们就找同样是白人,同样是西方的人,然后用摄像机记录每个人的表情。后来发现千差万别。就这么一个吃惊的表情,同一个文化状况之下的人,表现出来的也是千差万别。所以我们过去所读的那些微表情,身体语言解读什么的,不能太相信。那里面充满了大量的成见,还有一部分是吹牛。所以这就是我们说,人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透明的假设之下,人是可以不一样的。

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叫作错误匹配。什么叫错误匹配呢?就是明明应该很高兴,但是他表现得难过;或者明明应该很悲伤,但是他表现得有点兴奋。这种人叫作错误匹配。希特勒就是典型的错误匹配。希特勒在做非常邪恶的事情,但是他表现出来的(样子)非常崇高,这就叫作错误匹配。而张伯伦完全没有识别出来他的错误匹配。

这里边有一个案例,是意大利发生的一个谋杀案,有一个叫作克尔彻的女孩被杀了。被杀了以后,警察就非常怀疑她的室友阿曼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阿曼达的风评很差,阿曼达天天跟很多男人混在一起。然后,尤其是在克尔彻被杀了以后,阿曼达表现得非常无所谓,很轻松,还穿着这个红色的衣服,都很高兴。在警察局里接受问话的时候,甚至还跟她的男朋友接吻,然后这个人无动于衷,还笑,还说她是失血过多而死。

就种种迹象导致意大利的警方和检察方说,这人就是她。然后就非得告她。但是这个案卷怎么都过不去,因为现场的脱氧核糖核酸根本对不上。没有任何现实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个阿曼达是杀人凶手。但是警方一直把她关押了八年时间。最后才放出来。就是放出来了以后,甚至美国家庭电影台为这个阿曼达专门做了一个纪录片,就是讲她这八年被冤枉的这个过程。阿曼达在那个纪录片里面,讲了一句话,说判断的标准应该是现实的证据,而不是我的双眼。

就是那些警察和检察官,为什么这么坚定地认为是她,就是你看起来太像凶手了。你生活在她身边,而且你无动于衷,你那么开心,表现得非常奇怪。实际上就是,她就是不匹配,就这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跟一般的人就是不一样。她受过很多的创伤,所以她在遇到这种痛苦和恐惧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是兴奋,甚至是烦躁,是愤怒。但是她不是悲伤。她跟我们所预想的那个,应该匹配起来的感情不一样。

而同样,麦道夫也不匹配。就是麦道夫的那种淡定程度,是其他所有的企业家无法理解的。就是你把这么多人的钱,已经霍霍光了。你的账上已经快没有钱了,你每天还能够出入高级酒会,还能够去跟别人募资,去讲自己的那个故事,怎么做到的呀。就是正常人,你是扛不住这么大的压力的,但是麦道夫不匹配,他的压力和他外在的表现,根本不一样。他不害怕这件事。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错误匹配的状况的时候。

这里边有一个名词叫红脸的萨莉。心理学家讲红脸的萨莉什么意思呢?红脸的萨莉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就是一说谎这个脸就红了,这种人叫作匹配的。就是我们经常说,我们能够识别什么样的人,是因为那个人太匹配,他挂相,他就长那个样子。所以当你遇到红脸的萨莉的时候,专业鉴定人员的识别正确率,能够高达70%到75%。就他一眼能够看出来这个人在说谎,挺好的。但是如果遇到一个不匹配的人,正确率立刻下降到20%以下,就是完全不靠谱。20%以下就跟一个小孩子的判断,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是完全不靠谱的一个判断能力。而我们生活当中,有大量的人就是不匹配,就是他的表现和他的内心,是完全没关系的。

除了匹配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会影响透明假设,就是叫作短视状态。什么叫短视状态呢,就是我这个状态,是非常短的一个阶段显示出来的。然后你把这个当作我长期的一个感受和承诺,那就容易出现很大的问题。这里边最典型的短视状态,发生在喝了酒以后,就是人们在饮酒之后的,情绪视野和精神视野,都会变得非常肤浅。就人一旦喝了酒以后,你就会发现,他不考虑远处的事,不考虑什么价值、世界、什么价值观这样的事。他考虑的就是,怎么开心、怎么嗨怎么来。就这样,所以他变得肤浅。变得肤浅以后,他会做出很多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此你知道,每年有特别多起叫作约会强奸案,就是这样发生的。很多男生跟女生喝完酒以后,他会判断觉得这个女孩喜欢他,两个人很好。他去做整个证词的时候,他会认为这个女孩愿意,然后两个人发生关系。发生关系以后,第二天这个女孩告他强奸,然后这个女孩不是诬陷他强奸,这个女孩真的觉得是她被强奸了。然后你去问这个女孩说,你不是就想跟我好吗?这女孩说我没有,断片了。

断片这个事情,是实验能够证明得出来的。只要这个人血液当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5以上,就会出现断片的状况。怎么测试断片,他(实验人员)给这些喝了酒的人,不同状态下喝了酒的人,带到一口锅跟前,然后说把那锅打开,看那锅里是什么东西。然后,这人喝了酒嘻嘻哈哈地过去,打开锅一看,三只死老鼠。他为什么找三只死老鼠放在锅里边呢?他说正常人都不会忘记这个画面。就这个画面如果你稍微有点神智,你肯定记得住,因为太恶心了。打开锅三个死老鼠。然后所有的人过去挨个看,看完以后第二天问、做测试。凡是头一天晚上,血液酒精浓度超过0.15的人,不记得这个画面,完全对那三只死老鼠没有印象。

你想想看,一个人对三只死老鼠都没有印象,你怎么能够判断,他昨天晚上,跟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呢。所以这个一定要跟我们的孩子们,年轻人要讲清楚,就是你不小心就犯罪了,你知道吗。就是由于我们对陌生人,表现行为的错误判断,导致我们不小心犯罪,惹上官司,可能这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而对于女孩子来讲,你不小心做了错误的表示,你会受到伤害。这就叫作短视状态。短视状态也是典型的,违反透明假设的。就是他看起来都那样了,但对不起,他不是那个想法,他不是透明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叫作压力反应,就是人们在高压之下,表现出来的东西,跟他实际内心的想法是不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以后,这个中情局抓到了一个9·11恐怖袭击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事件的策划者。把这个人抓到了以后,这个人的代号叫KSM。然后大家就想在他身上问出很多信息来,上了很多的手段。

最后发现最有效的是剥夺睡眠,就不让他睡觉。然后长期地折磨他。最后KSM招供了。但是奇怪的是什么,就是KSM招供的这些东西,他自己拍着胸脯,说自己要做的这些事,中情局都不敢相信。原因是他在高压之下神经崩溃,他产生了大量的幻想。他甚至说他要谋杀四个美国总统,然后策划什么什么事,一大堆。要炸掉苏伊士运河,要干吗干吗,就很多这样的荒唐的问题。中情局发现,这些情报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各种奇怪的坏事,都被他想象出来。

那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作者讲说,“我们越努力让陌生人表达自己,他们就变得越难以琢磨”。你看,“我们越努力让陌生人表达自己,他们就会变得越难以琢磨。如果张伯伦压根没有会见希特勒,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他本该待在家里研读希特勒的口述、他人执笔的书——《我的奋斗》。”“中情局有理由相信,基地组织正在策划,9·11恐怖袭击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第二轮袭击。

因为这可能涉及使用核武器,米切尔必须让KSM开口透露相关信息。但他越努力让KSM开口,他们的沟通质量就越差。他可以剥夺KSM一星期的睡眠,使KSM最终承认所有的罪行。然而KSM真的想炸毁巴拿马运河吗?”“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了解陌生人是有限度的。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全部真相。我们必须满足于了解部分真相,谨慎谦虚地与陌生人交谈,才是正确的方式。”就是你使那么大劲,导致这个压力反应产生,这个人变得更加不透明。

所以第二个模块叫透明假设,别人不是小白,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我们一眼就能够看透他人。第三个叫作耦合效应。耦合效应这个模块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以前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就是有一个女诗人,叫作西尔维娅·普拉斯。在一战以后英国开始普及煤气炉了,然后这个西尔维娅·普拉斯,在大概一九六几年的时候,写了很多诗,她特别喜欢自杀,试过很多自杀的方法。结果在英格兰,她把头伸在这个煤气炉里边,开大了煤气自杀了,这是引子。

这个事跟认识陌生人什么关系。1962年的时候,英格兰和威尔士有5588人自杀,这是统计年鉴。这些人当中有44.2%的人,用煤气自杀。就是我们过去用的煤气罐那样的东西。它有味,是吧,味道,那个味道其实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实际上煤气没有味,加入那个味道是为了保护我们,识别煤气出来了。著名的影星翁美玲,就是煤气自杀的。所以,英格兰和威尔士,当时有44.2%的人饮煤气自杀。

然后在70年代以后,英国进行了天然气改造,就是把煤气换成了天然气,像我们今天大家用的都是天然气。天然气的问题是什么,它的毒性没有煤气那么大。所以大家就说,当英国把这个煤气改成天然气了以后,自杀率会不会下降。很多人说你这太天真了,你说一个人想要自杀,一大堆的方法,他要自杀的怎么都能自杀。你怎么可能把这煤气炉换掉了,就不自杀了呢。但是,如果你看英国自杀的那个统计表,你就会发现,在普及了天然气以后,英国的自杀率是断崖式的下降,就是大量的人放弃了自杀。

这说明什么呢,自杀的人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说我想自杀我怎么着我都要自杀了,不是,自杀符合耦合效应,而不是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就是这个不行我换那个。耦合效应是我必须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凑在一块儿,我才能够做这样的事情,这个叫作耦合效应。所以耦合效应给我们带来了,对陌生人识别的另外一个错误。在哪儿呢,就是我们往往不重视,陌生人所处的环境,这使得我们对陌生人的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就是陌生人的行为,要想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转向,一定跟那个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它是跟环境耦合在一起的。

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金门大桥。金门大桥从1937年开通以来,到现在有1500多起跳桥自杀,就是它是全世界的自杀圣地。很多人买飞机票飞到金门大桥,啪,跳下去。因为又高、又壮丽、又好看。所以很多自杀的人,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跳下去,1500人。这个后来有人就提出来说,应该给那个金门大桥装一个防护栏。装一个防自杀的防护栏,这样的话,你跳下去拦住了死不了,这样的话就能够减少。结果金门大桥管理局的人说,浪费钱,为啥?说他在这儿跳不了,那边有楼,他不能跳吗。你看,这是替代效应的想法。他认为这个事根本不需要,结果一直拖到2008年。各位你想想看,多少人在这期间跳桥自杀。一直拖到2008年,才装了这个防自杀的防护栏。

但是你要知道,金门大桥很早就装了自行车防护栏,就骑自行车和那个汽车,分开的那个栏。而实际上在金门大桥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自行车事故。但是人们会自己判断认为说,应该装一个防护栏,把自行车跟这个汽车分离开。而真正死人最多的那个地方,没有人拦着。后来有人做了一个统计,这个统计非常具有说服力。在金门大桥上一共有515个人,跳桥之前被人拦住,就是要去自杀,结果被拦住了。

你们猜这里边有多少人,真的选择再次自杀的?只有25个。也就是说,如果他错过了这一次,自杀的机会之后,这个人很有可能回心转意,只有不到5%的人,选择了再次自杀。这就是金门大桥和自杀者,所带来的耦合效应的这个作用。所以,他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跟环境、跟地点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同样的道理,发生在我们城市的犯罪当中。就是比如说这个地方,有很多这个犯罪分子。然后你把这个犯罪分子,这个地方清理了。那有人会想说,那犯罪分子你把这个地清理好了,巡逻加强了,犯罪分子不就跑到别的地方,犯罪去了吗。不对,你把这个地只要治理好了,搞好了,这个犯罪分子就消失了。原因是他的犯罪行为,是和这个地点耦合的。他并没有简单地迁移到别的区去。因为那地方他不熟,他不习惯。他到那儿没有感觉,他不敢做。所以慢慢地,这个城市的环境清理得越好,把那些糟糕的脏乱差的地方,治理得越好。这个城市的犯罪率就会大幅下降。

这里边有一个案例,就是在明尼阿波利斯,这个地名现在在美国非常出名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明尼阿波利斯发现,他们50%的报警,来自3.3%的辖区。就是3.3%的高犯罪率地区,占据了整个城市一半以上的犯罪。你说这是一个个案吗?波士顿,50%的犯罪,发生在3.6%的辖区。换一个国家,特拉维夫,50%的犯罪来自5%的地区。所以犯罪分子就是在这些地方,才会出现大量的问题。这个叫作耦合效应。那你说我们了解了耦合效应,对于我们和陌生人之间打交道,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要回到开场的那个故事,就是桑德拉·布兰德的那个悲剧。

1970年的时候,因为美国的犯罪率极高。后来,有一个警长就提出来说,要加强巡逻,他们就派了大量的警车,在大街上巡逻,后来发现根本无效。然后后来又换了一个犯罪专家,这犯罪专家讲,最大的问题是枪支泛滥,很多人手里都有枪。所以他们就挨家挨户发传单,要求这个高犯罪率地区的人举报,说你看到谁有枪,你要举报给我们,我们来抓他,收效甚微。为什么呢,因为真正高犯罪率地区的人们,都不敢出门。他怎么敢去随便看那些帮派成员,谁身上带着枪,所以这招根本无效。

1990年,布什总统在堪萨斯发表了一个讲话,布什总统是想去视察堪萨斯。结果看完了以后,实在发表不出任何有激励性质的讲话。他这样讲的,他说,“一个4岁男孩,在一所可疑的破房子内,被枪杀致死;一个11岁的孩子,在一个吸毒窝点外中枪倒地,据说是一个负责放哨的14岁少年开的枪;市中心的一家酒吧里,一位母亲卖掉襁褓中的婴儿,用钱去买毒品;一场爆炸让一家三代人丧生,包括祖母和三个小孩。这些头条新闻令人惊恐、令人厌恶、令人发指。”

堪萨斯的犯罪率极高,美国有很多这样的城市,像奥兰多,像堪萨斯这样的地方,朋友们会跟我们叮嘱说,开车都不要去。我说为什么,他说你车停在道边,停上五分钟轮子就被卸掉。而且那些人都有枪,大白天就敢拿枪抢你,敢卸你的车轮子。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些城市。然后在这些地方,后来他们请了一个犯罪专家,叫作劳伦斯· 谢尔曼。

90年代的时候,布什讲话以后请了这个专家来,这个专家就认为说,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枪支的问题。但是怎么才能查出来哪些人身上带着枪呢。举报的方法无效,后来他们就请了很多专家,教这些警察识别走在路上的人,哪些人带着枪。就比如说腰里边鼓起一块,走着走着喜欢拿手乱摸,下车的时候喜欢顺手摸一下腰,这些人都是很有危险的人。但是你知道,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没有特别明确的理由,你是不能够随便拦下行人的。拦行人是要负责任的。所以你很难拦住一个人说,别动,手伸开,检查你的身体。你得有理由。

但是拦车的理由要容易得多,就是车有成千上万个理由可以拦下来。比如说我发现你的车上有一个剐蹭,警察就可以把你拦下来检查。我发现你的车牌,有扭曲,对吧,不是一个完整的车牌,我可以拦下来。然后我发现你变道没有打转向灯,我就可以把你拦下来。所以当人们发现,用这个拦截车辆的方法来查枪支的时候,一查一个准。

结果导致堪萨斯的警察,每天大家炫耀的是,你今天查到几把枪,然后我今天没有查到枪,我赶紧去努力一下。就是警察们查枪,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容易,而且极其富有成效。警察们的自信心开始爆棚,就在大街上开始拦车。他们的方法就是等着、盯着,看到有一个人出来,很可疑,他其实想查的是枪,但是他不能够在枪上下功夫。

他只能够看这个车有什么问题,找到一个问题拦下来车,又容易控制,拿枪顶着他,控制手放方向盘上。在美国如果警察要求你下车,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是非常危险的。中国人警察让你下车,我们的习惯就下车,解安全带、直接下车。美国你千万别这样,在美国有警察在你身后鸣笛,停下来车。你一定要把两个手放在方向盘上,让警察清楚地看到你手上什么都没有,抓着方向盘,然后警察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才行。如果你把手往口袋里边塞,或者你着急去翻那个行驶本,我给你找驾照,搞不好警察就开枪了。

原因是美国警察精神高度集中,他每天都有可能被人打死,所以只要他看不到你的手,他就怀疑你会去拿枪。所以当警察们发现,拦车是非常有效的,抓枪的这么一个方法以后,当年堪萨斯的枪支犯罪,就下降了一半。这个对于警察来讲,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事。

然后就开始在全国推广,拦车的行为在全国推广以后,你知道现在每年,美国的警察要拦下来2000多万次车辆。就等于美国是个司机,差不多都能够被拦上一次、两次。你发现美国,他拦你根本就不是为了罚你的款,他就是想看看你这人可疑不可疑,随便聊两句,没事,他说走吧,没事,走了。

但是有人专门分析了这些警察,对白人和对黑人不同的态度。就是对白人经常说的话就说,没关系,没问题。好,走,祝你今天愉快!就这样走了。对黑人常常用的方法是下车,一旦下车,事情就变得严重了。甚至会给很多人戴上手铐。而那天发生的问题,就是因为警察完全忽略了耦合效应。

你知道当现在,每年2000多万次拦车,每天有55000次,拦车行为发生的时候,它就已经不仅仅发生在堪萨斯这样的高犯罪率的地区了。这个女孩是从一个大学求职出来,非常安全的乡间的这种大马路。在那儿开车,犯罪率极低的一个地方。

但是因为拦车查枪,变成了警察的标准操作,所以这个警察就到处在找,有没有可疑的车辆,他后来发现这个女孩有什么可疑呢。这个女孩的车,在出那个大学路口的时候,停了一下。这个警察觉得有点奇怪,好端端的不应该停车,怎么会停车呢?那个女孩在查全球定位系统停车了。警察就一路追,但是没有找到任何的问题,没有理由拦下她,就一直跟,很耐心地跟着她。直到这个女孩给他让路的时候,没有打转向灯。警察说机会来了,拦下来。

然后警察为什么要她把烟掐灭呢,警察说我怀疑她会袭击我,因为这个人看起来很不友好。这个人看起来情绪很激动,那个女孩手里拿着烟,我怕她拿烟头砸我,所以我让她把烟灭了。但是实际上这个女孩,在自己车里抽烟是合法的。但是警察说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可以的。然后直到他最后把这个女孩,往外拉的时候,产生了肢体的冲突。好了,变成袭警,然后戴手铐。最后变得严重,这个女孩最后上吊自杀。这就是整个故事发生的过程。事实上是什么,就是这个桑德拉·布兰德,表现得并不匹配。就是她是一个合法的人,她没有犯任何罪,但是她表现得很紧张、很焦虑、很不友好。

那为什么她表现得很紧张、很焦虑、很不友好呢?因为她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单身女性。她之前曾经被警察罚过几次款,导致她没法开车。所以她对于警察,一直就没有好的印象。而这次如果她再被警察罚款的话,她可能就会破产。而且甚至她会影响到对新工作的执行。所以这个女孩非常焦虑,非常难受。她之前还有着严重的焦虑症。这一切导致她表现得像一个心怀鬼胎的犯罪分子一样,焦虑不堪,对警察大爆粗口。

而这个警察所表现出来的,也并不匹配。他希望表现得友善,但是他充满了戒备。他的手放在枪上,然后他跟这个女孩说话的口气,也没有那么友好。而他说我只是想临时检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我就会放她走。但问题是她对我真的特别不友好。

这就是我们说在错误的地点,做出了一个错误的行为,一个错误的判断。双方都忽略了对方可能是不透明的,对方可能是不匹配的。最重要的是,当美国警方把拦车查枪这件事情,从犯罪率高耦合的地区,推广到全美国的时候,就势必会有大量的人,受到这样的影响。

还有另外一本书专门分析这件事情,就是受到影响最大的人是黑人。就是由于对于黑人的身体的偏见,一个黑人推你一下一个动作,再找一个白人推你一下这个动作,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力度一样,放给其他人看。普遍会认为黑人推的那一下重得多。那个是袭击,白人推的那一下是打情骂俏。这是通过很多实验研究证明的,就是因为整个社会对于黑人的行为,有这样的偏见,所以导致大量的正常的黑人,受到这样的对待。

还曾经有一次是一个女警察,拦下了一个黑人之后,那个录像拍得非常清晰。黑人双手高举过头,站在车边,头上有直升飞机盘旋,盯着他们。周围有七八个警察围着那个黑人,然后那个白人的女警察,开枪把那个黑人打死了。打死了以后,所有的警察去安慰那个白人警察,说别害怕、别害怕。那个黑人没有做任何错误,就手高高地举在上面被打死了,他们怀疑那个黑人藏有枪支和毒品,后来在车上一搜,黑人的车上,只有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

他是一个刚刚被大学录取的一个人,但是因为他长得又高又大,结果那个女孩,那个女的警察,非常紧张。你知道最容易出现这种误杀的,就是你遇到了一个恐慌的警察,然后开枪把这个黑人打死了,所以这就叫作陌生人效应。

就是当我们和一个陌生人,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各位,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得发生十几次,如果我们错误地研读了对方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就有可能会酿成这样的悲剧。那到最后这本书总得给一些建议吧。就是说这个格拉德威尔,建议我们怎么做呢?是我们应该变得更谨慎、更多疑吗?他说不是。你千万不要因为读了这本书,就变得更加多疑。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真的变得更加多疑,你什么事都特别怀疑的话,你可能就会变得人缘极差,你可能没法融入团队。你可能做事会带来大量的阻碍,因为生活当中骗你的人,确实没有不说谎的人多。

所以你还是依然能够保持开放,只是我们应该承认能力有限。就是别老觉得自己阅人无数,别老觉得自己火眼金睛。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你的克制和谦虚。然后小心自己一时的冲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归咎于对方。这里边既有人的问题,也有文化的问题,也有环境的问题。所以当环境和人和文化,耦合在一起的时候,那个陌生人的行为,才会按照我们想象的那个方向去发生。如果没有这个耦合,它大概率是不会的。所以在生活当中,与陌生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讲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不要太傲慢,别轻易地下结论。能够用谦虚、淡定、符合常规的方法,符合法律和道德的方法来对待陌生人。不要轻易地做有罪推定,也不要太容易地轻信。总之,在社会上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持明智、保持善意就好了。谢谢大家!我们下周见!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