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的艺术》精华解读&听读书笔记(186/FD094)

爱我羊 2019年11月5日11:49:26
评论
546

《放弃的艺术》精华解读&听读书笔记(186/FD094)

——————————(其一)——————————

【荐语】

在某种意义上,人的这一生就是在做放弃和坚持的选择题,既然是做题,就难免有做错的时候,该放弃时盲目坚持,从小学喜欢的姑娘痴缠到人家嫁人,徒自情伤不已;该坚持时却又瞻前顾后,经常换着地方挖坑而打不出一口水井,满是失败的记录。我们人生的教育,多是对后者的教诲,什么“坚持就是胜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志者事竟成”……但我们的文化几乎没有人教你放弃,更别提放弃的艺术,但事实上,该坚持的事往往十之一二,而该放弃的事就有十之八九,是该谈谈放弃了。

多数情况下,人总会遇到必须要选择放弃的时候,而纵有堕甑不顾的清晰思路,也常常囿于情感、情绪的困扰,无法做到真正的全身而退。如何辨别出该放弃的事件、该放弃的时刻已经是相当棘手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决心放弃时,又如何能做到将对他人、对自己的伤害都降到最低,乃至开天辟地,另成一番作为?

不妨一起来学习这本《放弃的艺术》,两位作者都是心理学专业人士,佩格·斯特里普(Peg Streep)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独立写作及与他人合著有十本书。她还是“今日心理学”网站的一位博主。艾伦·伯恩斯坦是纽约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他们援引了大量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成果,从分析人们坚持不肯放弃的原因、现有的与应有的放弃形式探讨及如何做到巧妙的放弃这三个方面向我们阐释了关于放弃的巧妙艺术。

一、我们为什么苦苦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坚持一件事的动因往往是说不清的,解释起来,常常会觉得因为惯性、惰性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然而选择坚持一件事或者放弃它对于生活来说,却可能有天壤之别。遇事就放弃与一味盲目坚持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精神及物质损失。所以我们就来看看人类是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坚持一件事。

1,近在咫尺的胜利

近在咫尺的胜利通常包含两个要素:有一个能看得见的胜利目标;但这个目标你却始终够不着。可见,此处的近在咫尺的胜利不是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公里,你能看得见也够得着,它更多是指耕牛头前的那把青草,看得见,闻得到,但就是够不到,可怜的耕牛以为只要向前再迈一步就够着了,事实上然后是第二步、第三步、第一千步……

案例

研究者对玩老虎机的人进行脑部监测实验,研究发现,当赌钱者遇到“近在咫尺的胜利”时与他们真正赢钱时,大脑中处理愉悦与奖赏的部分均被点亮,且亮度几乎一样。可见所谓的赌徒心理就是把可能赢钱当成了真的赢钱,焉能不疯狂。

2,可得性启发

人的大脑就喜欢通过生动详实的事例来学习生活经验。当我们听多了关于某些人因坚持不懈而成功的案例后,我们对于“坚持就是胜利”这一信念会越发坚定,这种心理现象就叫“可得性启发”。

案例

科学家斯科特·普劳斯做过一个实验。他向实验对象提出一个问题:“人们更可能被坠落的飞机残片砸死,还是被鲨鱼咬死?” 大多数实验者选择了被鲨鱼咬死,而事实是另一项的致死率比鲨鱼要高出30倍。原因在于“被鲨鱼咬死”是人们经常会听到,媒体和影视作品中多有呈现,于是就被认为是更容易发生的。

3,间断强化的力量

间断强化,简而言之,就是当人们面对一个总是时不时有好事发生的事件时,人们就被那个没规律的好事给刺激了,于是不停地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常出现于一段僵持不下的关系——亲密关系、雇佣关系或者合作关系,明明你的老板对你很差,但他时不时地抛出一个蜜枣,你就被那个蜜枣给迷惑了。当间断强化与“近在咫尺的胜利”在一起时,那就是坚持的毒药了,它诱使我们继续投入,不断付出,仿佛永远不知停止与放弃。

案例

著名的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将3只饥饿的老鼠关在不同的笼子里,笼子里都安装了一个操纵杆装置。第一只老鼠,只要按一下操纵杆就会得到一粒粮食,很快它就掌握了这一规律,吃饱了就在笼子里做其他想做的事。第三只老鼠,无论怎么按压操纵杆,都不会得到粮食,于是它很快放弃了按压操纵杆。第二只老鼠是重点,按压操纵杆后,有时会掉出一粒粮食,有时却没有,这只老鼠就整天待在操纵杆旁,它满怀希望,不断地按压操纵杆。

4,承诺升级

主要指,在操作一件事的过程中,失败的倾向出现时,人们往往更易选择坚持,并将原本的承诺升级。要达到一个目标,必须把目标设的更高。

案例

比如玩游戏的时候,对自己说,赢了这一局就上床睡觉。而一旦失败,我们则会进一步许诺,赢了三局就去上床休息。

5,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来自经济学,是指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到以往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如果放弃,就意味着之前所有投入彻底损失,所以瞻前顾后,甚至明知该放弃,还要硬着头皮继续干,事实上就陷入了一个越挣扎陷得越深的境地。

案例

越南战争陷入一片泥潭,止战呼声极高,但当时美国领导人的逻辑是:如果美国中途放弃了,之前就白白牺牲了那么多生命。但这种论调极为可笑,又有谁来为未来更多人的牺牲负责呢?让更多的后人牺牲难道能会让前人的死亡更合理吗?

6,损失厌恶心理。人们都不喜欢失去,不喜欢损失。一旦拥有了就不愿意再失去了。

6,自动被套路(思维惯性)

我们的大脑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总结经验,并将经验浓缩成处理不同事件的套路以节省脑容量。这导致我们做事时,目标和动机都会被情境自动激活,使得我们无意识地首选套路来处理该事件,而不是每遇到一件事都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思考并作出决断。因为生活中有太多事可以沿用已有套路处理,当做一个大的决定时,形成决定的每个步骤都有可能是套路的一环,这时我们往往很难分辨哪个或哪些步骤的细节中存在的惯性思维导致了最后的决定,因此很难避免做出重复而不理智的决断。

案例

庞蒂亚克汽车公司曾接到一封客户投诉信,说他们的车对香草过敏。原因是,每次这位客户开车去买香草口味的冰激凌再回到车上就无法发动,车会熄火,而在他购买其他口味的冰激凌时则不会出现这个现象,所以他就想当然地得出结论——车子对香草过敏。汽车公司派工程师前往调查这个离奇的“过敏汽车”,发现只是因为香草味冰激凌距离仓库大门的位置最近,每次买它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引擎来不及散热而导致了熄火。

7,难以走出的舒适区与故步自封

所谓舒适区,就是在这个区域里,个人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比如习惯了用右手刷牙,如果用左手就很难受。沉溺于“舒适区”的人,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舒适区与婴幼儿时期的大脑发育有关,年幼时与父母关系不好的人,如果他们会习惯了小时候的不如意状态,长大后,面对各种关系都会更倾向于寻找“自虐”。

 

二、错误放弃的各种形式

与“坚持”一样,“放弃”也有它的各种成因,这部分,我们介绍“放弃”的各种类型,最终我们放弃掉其他的“放弃”,找出我们所倡导的“放弃”。

1,逃避式放弃

这类人已经习惯于放弃,他们似乎对放弃上瘾,一旦事情进展不如意,或情况变得复杂,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他们总是不假思索直接采取放弃的方案,这就是逃避式放弃,这成为其逃避困难局面的惯性手段。

2,对决式放弃

这类放弃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看起来很棒的借口,让放弃者产生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比如“我放弃是因为诚实对我来说更重要。”本身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对决式放弃要命的是会令放弃者产生不必对放弃之前的所作所为或放弃行为本身承担任何责任的心理。所以对决式放弃也不能促进个人获得真正的成长及更多的快乐,在放弃之后努力收拾残局才是真正该做的事。

3,假装式放弃

“矛盾的欲望”会导致假装式放弃,比如对配偶不满意却不愿意恢复单身、痛恨工作却喜欢工资等等,相互矛盾的诉求会使人们停止努力,以长久的僵持代替行动。这一种悬停的状态其实也令当事人非常困苦,尽管他可能清晰地表达过要放弃的渴望,但是他无法真正做到。假装式放弃因建筑在根本的欲望矛盾上,很容易来回扯皮,令人欲罢不能。

4,威胁式放弃

威胁式放弃的表现形式可以统括为“如果你不做这件事,那我就放弃”。这并不是真的要放弃,而是将放弃当做威胁的手段。在人际关系方面,威胁式放弃常常是消极对抗行为模式的一部分,比如女友威胁男友,如果你还踢球完了不洗臭袜子,那咱们就分手。

5,无故失踪式放弃

这是一种真正的放弃,放弃者突然消失,再也联系不上,丢下一堆烂摊子给别人,极其不负责任。就像现在常见到突然“裸辞”的公司职员,不打一声招呼,也没有做好工作交接,突然就不再上班并删除了一切联系方式,好像人间蒸发一样。这种放弃姿态是很容易埋下隐患的。面对放弃,只有肩负起选择放弃相应而来的责任,将事件了结,一切才真正过去。

6,爆发式放弃

这就是所谓“忍无可忍”的爆发那一型。当涉及工作、爱情和生活时,它可能是对自我造成最大伤害的放弃形式,因为它完全是感情用事的反应,全无计划性和清醒的思考。这往往令放弃者在过后易产生自责、反复思考甚至追悔莫及的情绪。

7,貌合神离式放弃

指放弃者表面上假装不放弃,甚至还保证要继续努力,但实际上步伐正向着“出口”走去。放弃者碍于种种原因,不愿意爽快地承认他们要放弃,这容易给其他人造成了措不及手的压力,也并不是一种适宜的放弃方法。

 

三、正确的放弃——目标脱离

正确的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它会开辟出一条道路,鼓励我们设定新目标,并舍弃妨碍新目标的旧目标。

关于目标,心理学家将其分为两种人格类型,接近型和回避型。第一种,可称为接近型目标,该目标设立的公式表达为“如果我做了X事,就能达成Y事”;第二种,可称为回避型目标,该目标设立的公式表达为“如果我不做X事,那么Y事就不会发生”。心理学家安德鲁·艾略特指出,人们生来就分为两个阵营,可以按设定目标的方式将人格类型分为接近型人格与回避型人格,他们的行为模式都是非常固定的,通常情况下较不易改变。

就本质而言,回避型人做事的动机在于帮助个体维持生存,而接近型人的动机则旨在促进个体成长。因此,不同的目标人格类型在面对接近型事件与回避型事件时,其放弃的能力,天然就不同。

 

如何达成目标脱离?目标脱离的四个步骤。

目标脱离强调要在认知、情感、动机及行为的四个方面同时做到对旧目标的脱离,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1,认知脱离

从脑海中清除干扰思考的过程,叫做认知脱离。即放弃一件事时,先要有意识地认识到:我想要放弃此事,并且我准备好开启目标脱离的过程了。

关于如何达成认知脱离,可以先来看几个实验。

1-白熊与红色大众汽车

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与同事进行了实验:要求参与人员不要去想一头白熊时,实际上他们每分钟想白熊不下一次。其后,参与人员被要求不要想白熊的同时,去想一辆红色的大众汽车,实验者发现虽然这样无法抑制想白熊,但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让实验对象无法一心只想着白熊。韦格纳对此解释说:“(这个实验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希望抑制一个想法,就需要一心想着另一个想法。”

2-小饼干与胡萝卜

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对象被领进一个能闻到新烤制的巧克力饼干味道的房间,第一组人可以吃饼干;第二组不能吃饼干且需要吃至少三个胡萝卜;第三组什么也不能吃。与此同时,学生们要根据指示解决一个难题(此题无解)。实验结果发现:第二组学生最早放弃解决难题,且放弃速度比其他两组要快得多,他们也报告说他们感到很累。鲍迈斯特用“自我损耗”这个概念解释了这个现象,即如果人的精力被用于控制某种冲动,那么,控制其他选择和行为的精力就会减少。

2,情感脱离

在放弃时,常见的情感可以分为“愁眉苦脸”和“假装开心”两种,事实上,我们需要感知到这种真实的情绪,然后去调节这些感受,而不是压制它们。我们可以通过辨别情绪 → 表达情绪 → 利用情绪做决策的方式进行情感脱离。

3,动机脱离

动机脱离也可以叫做“从头再来”或“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阶段要求你积极脱离那些要么无法实现、要么无法满足你内心需要的目标,也即有意识地摒弃不再适宜的旧目标,将精力集中到那些能够达成的或源自内心渴望的目标上。

4,行为脱离

在经历了以上三个步骤的思考工作之后,我们必须将放弃付诸行动。放弃非易事,尤其是放弃曾经让你快乐的东西。当做出放弃的决定后,更重要的是敦促自己贯彻执行,可以采用自我监督或拜托身边的亲友监督执行,并在每一次动摇时都坚定地说服自己。

那么我们试看一个案例来更生动地理解一下目标脱离的四个步骤:

案例

迪尔丽德是个从7岁开始苦练游泳、享受游泳的女孩儿,她早早定下目标,是要成为职业游泳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但她高中那年夏天检查出了双肩慢性肌腱炎,这表示她需要放弃游泳的梦想,甚至少量的游泳都会令她炎症复发。

在继续坚持了几个月后,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迪尔丽德意识到:我必须放弃游泳了。(认知脱离)而高三期间,她短期地回到了泳池,但疼痛令她再次放弃,而且这次她发现催促她放弃的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种游泳曾经带来的“真正燃烧的感觉”已经消失不见。(情感脱离)

在被病痛与不能游泳的矛盾折磨了6年后,迪尔丽德决定彻底放弃游泳,她想明白了:“放弃一件对我生活和身份认同非常重要的事,虽然会一时找不到方向,但放弃游泳让我变得更加有趣与多元化,我可以尝试一下其他新的目标”。(动机脱离)

此后迪尔丽德努力成为一名治疗师,并将她自身的经历与感悟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帮助其他人拒绝那些难以摆脱的不良处境。(行为脱离)

 

培养放弃的能力,评估你的放弃能力。

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特质决定了一个人比其他人更擅长设定目标、评价目标,然后根据需要放弃目标?

1,接近型人格或回避型人格

安德鲁·艾略特的团队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接近型和回避型动机是一个人个性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生活的某一特定时刻,我们的确都会处于既有接近目标又有回避目标的混合状态,但总体来说,一个人的目标设定类型在漫长的一生中是较为固定的。相对而言,对回避型目标的关注会对人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而目标脱离式的放弃,要求我们在放弃一个目标的同时,制订另一个新目标或积极的结果,在这方面,接近型人格会较有优势。

值得各位已为人父母者注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接近型还是回避型,与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关系极大。

2,依恋类型

依恋理论来自玛丽·安斯沃斯的一系列实验。实验设计了一个叫做“陌生情景”的模型,他们让婴儿和母亲一起进入实验室,母亲离开后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实验者就婴儿的反应进行观察与记录。而安斯沃斯把观察的重点放在了母亲回来后婴儿的反应上。

实验结果中,多数婴儿会在自己被单独留下后显得紧张不安、哭闹,而在他们的母亲返回后立即安下心来。(安全依恋型)

有些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却没有表现出情绪上的变化,或感到紧张不安,在母亲返回后却对母亲的接触采取了回避态度。(回避型)

还有些婴儿显示出很高的分离焦虑,与母亲分离后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再次与母亲团聚后,他们一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面又对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矛盾型或焦虑型)

此外,该理论的后续研究中,梅因与所罗门观察到,还有部分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无法归类到以上任一类型,于是将他们划分为混乱型。

除了安全型以外,其余三种也统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就成因而言,回避依恋型主要因为母亲对婴儿来说难于接近,或拒绝婴儿的接近,婴儿会通过避免在情感和身体上亲近母亲来适应这种情况;矛盾依恋型则是因为母亲不可靠或不可预测的行为会导致婴儿不知道母亲是要迎合自己还是拒绝自己,因此他要适应这种不确定性;而最具伤害性的是混乱依恋型,婴儿的内心产生了冲突,这通常是因为母亲有对婴儿身体上或情感上的虐待行为。安全依恋型则是产生于母亲通常情况下都能迎合婴儿的需求,并前后一致地对婴儿做出反应。

幼年的依恋类型是一个可靠的预测标准,透过它可以判断出我们在成年后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处理焦虑和调节情绪。

为什么依恋类型会持续这么长时间?因为人类婴幼儿的大脑在出生后会被重塑,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如此才能增加他们生存的概率。而这些早期的依恋类型已经就“人际关系的规则”产生了心像和神经模板,使得这种倾向在其整个成年期保持不变。

菲利浦·谢弗和马里奥·米库利进一步阐明了这些依恋模式是如何将坚持目标和改变方向的紧张感联系在一起的。从放弃的角度来看,安全依恋型人更擅长控制情绪,在认知层面上呈开放姿态,在实现目标方面可以找出更多替代性策略;回避依恋型人则会刻意让自己远离紧张,在情感上自我封闭,从而极易失去真正让他们感觉良好且能够帮助他们度过危机的积极信号;而矛盾依恋型人的问题比较复杂,尽管他们倾向于关注失败,但他们也想要成功,这类型的人放弃任何事情都极其困难,特别是摆脱某种人际关系。他们容易沉溺于消极的情感,左思右想,从而发现自己陷得更深。

3,行动导向型人格或状态导向型人格

这是基于人格系统交互的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人们在面对日常事务时两种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行动导向和状态导向。行动导向和状态导向的人格也是在人类幼年时形成的。

行动导向型:当感觉到压力时,人们能够调节消极情绪,振作精神,形成积极而明确的自我形象,果断而不依赖外部刺激,在目标确定和目标脱离两方面的行动上都能产生效果。

状态导向型:一个人在压力条件下会由情绪状态来主导他自己的行为的应对方式。当存在压力或冲突时,这类人往往会被消极感受淹没,对于应对路径总是犹豫不决,他们对外部刺激很敏感,会依据最后期限做决定,迟迟不采取主动,这类人不容易做到目标脱离。

同样的,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提供指导却不加以控制,并为孩子划定严格的界限却鼓励他们探索的养育方式,可以培养婴儿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长大后成为行动导向型人。而从放弃的角度来看,行动导向型人天然具有优势。

4,管理思想和情绪

控制情绪与克制冲动的能力密切相关,换言之,克制冲动就是在追求另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延迟满足当下欲求的能力。关于延迟满足,可以参看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这是20世纪60年代沃尔特·米歇尔等人设计的一个实验,实验对象为斯坦福大学教授、毕业生和雇员的4岁孩子。研究人员在孩子面前的盘子里放着一颗棉花糖,告诉孩子们他要离开办事,孩子们可以吃棉花糖,但要等到他返回后再吃的话,他们就能再得到一颗棉花糖。

在实验观察中,很多孩子根本不管以后能不能得到棉花糖,就把棉花糖径直吃了下去,甚至在研究人员没走出门口时,他们就把糖塞进了嘴里。有些小孩会坐立不安,用手轻轻拨弄棉花糖,舔棉花糖的边缘,揉自己的脸,费了好大劲儿最后还是经受不住诱惑。但大约有30%的孩子等到了最后,并且得到了第二颗棉花糖。

而让这个实验跻身心理学荣誉殿堂的是米歇尔及其同事在这些孩子步入青春期的后期时,对他们进行的追踪研究。利用父母的报告、大学入学成绩、心理评估和其他证据,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够忍受诱惑、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相比忍不住诱惑的孩子,最终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他们在进入青春期后,在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很强的自控力,更聪明,更专注,在设法集中精力时更少分心。

5,正确构建目标

首先要构建挑战性的目标而非威胁性的目标,这是回避型人士尤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其次,要建立你的目标体系,而非仅仅罗列一个目标清单。在你列出你的一系列目标后,要进行辨别:哪些目标是冲突的?而哪些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的目标如何支持?冲突的目标之中哪个更为重要?你需要将目标进一步取舍,并制定出同时实现几项目标的行动策略。

第三,有意识地审视影响你制定目标的因素:你的目标是理性的吗?你的目标是否因受制于他人而出现了偏颇?

案例

20世纪60年代末,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营销大师李·艾柯卡宣布公司要生产一款新车,成本低于2,000美元,重量低于2,000磅,并且很快会上市。为了兑现承诺,该目标及其完成时间的压力迫使经理们必须走捷径,于是安全检查装置被减掉,这导致了一个大麻烦:发生车祸时,这款定名为“花斑马”的车很容易着火。但是,经理们没有停下来重新设计这款车,他们的大脑中仍然记着艾柯卡设定的目标,经过计算,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销售该车型的利润大于汽车出事故可能引起的诉讼费用。当然,实现艾柯卡的目标比什么都重要。——而这,直接导致了福特公司的花斑马危机。

6,针对后悔的有效行动

后悔的体验几乎人人都有,而担心自己后悔也是阻碍我们放弃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更后悔呢?我是为没做过的事更后悔,还是为做过的事更后悔?

著名行为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要求实验对象想象有这样两位投资人,其中一人拥有A公司的股票,正考虑卖掉它,再买入B公司的股票,但他最终决定不这样做了。这个投资人之后了解到,如果他当时按计划做了,他就能赚1,200美元。第二个投资人拥有B公司的股票,但为了购买A公司的股票他卖掉了B公司的股票,他之后也了解到,如果他仍持有B股票,受益就会多出1,200美金。请问,这两个投资人哪个会更后悔?高达92%的人认为采取了行动的投资人(卖掉B公司股票者)会比没有采取行动的人(没买B公司股票者)更为后悔。

但此后,托马斯·吉洛维奇和维多利亚·赫斯特德·梅德维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他们发现:虽然人们会对他们做过的事更感后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做的事让他们更后悔。这是因为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会采取补偿性行为来弥补已做过的错事,或者给已做过的事重新赋予积极的意义,使其合理化,这就是丹尼尔·吉尔伯特所说的心理免疫系统。然而未发生的事,却无论如何,没有办法再一次发生了。

7,自我表征与心理复原力的作用

自我表征的含义类似于给自己贴标签、自我定位。自我定位的狭窄会在人们放弃旧目标制定新目标的时候产生阻碍,他们会觉得自己只能做这些事,放弃了不知道该干什么。

帕特里夏·林维尔以两位离婚女性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为什么同样一个挫折,对一个人的影响转瞬即逝,而对另一个人而言却是无法承受的大灾难呢?第一位女士的自我表征较为简单,只是妻子和律师,她产生了大量与离婚有关的消极情绪;而另一位女士自我定位更为丰富,她是律师、妻子、网球手和朋友,而心理复原力就在此处发生作用,她的多种角色定位不因妻子角色的暂时崩溃而动摇,她在其他角色中很容易找到重新上路、继续前进的动力,所以她更容易度过这一难关。

【结语】

一心一意的坚持从来不是唯一的出路,放弃也不是。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你行所当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心意,该坚持时坚持,该放弃时放弃。

坚持一件事情,有时恰如顺流而下,惯性使然,在困难的面前,坚持是最为安稳舒适的选择,只要你愿意继续恒久忍耐。

而放弃绝非坦途,它会让你左思右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炙烤你的神经和意志!希望本书能给你带来指引和力量,当那个两年没打来的电话又在屏幕上闪烁时,该做什么侬晓得伐?

 

——————————(其二)——————————

一、不放弃的心理学原因

1、近在咫尺的胜利:老虎机
2、可得性启发:听说别人成功过
3、间断强化:撩妹
4、承诺升级:取法乎上,得呼其中
5、沉默成本:套牢了
6、损失厌恶:不喜欢失去
7、忘不了目标:抹不去,舒适圈,惯性
放弃,又叫目标脱离。放弃,是一种智慧。

二、错误放弃

1、逃避式:轻易放弃,不思考不考虑责任。
2、对决式放弃:给自己找个理由
3、假装式放弃:家庭关系居多
4、威胁式放弃:如果你…我就放弃
5、无故失踪式:不负责任
6、爆发式放弃:大闹一场、误伤无辜
7、貌合神离式放弃:假装干,实际放弃
错误放弃的坏处:表面上终止追求目标,不向新目标前进,不能终止惯性思维。

三、正确放弃

1、认清目标

接近型目标:超目标前进,趋利。【个体成长】
回避型目标:不想发生,避害。【个体生存】
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的养育方式。在漫长的一生中基本是固定的。

2、脱离四步骤

认知脱离:从粉红色的大象到红色的大众汽车,制定计划
情感脱离: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哭诉
动机脱离:从动机出发,选择放弃
行为脱离:开始行动
我们总是喜欢高估自己的能力,有好也有坏。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在我们面对脱离目标时一定会面临风浪,但是我们要勇敢,未来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

3、放弃关键/放弃能力重点

学会放弃的时机,规划人生
评估自己的能力(接近还是回避,安全依恋还是焦虑矛盾依恋)
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盲目坚持
区分行动导向还是状态导向,前者越战越勇、压力越大越来劲,后者受情绪影响严重,把注意力放在行动上,而不是得失上。
自我表征,别贴标签自我定位狭窄,放弃一件事不知道干什么了
管理思想和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当下的欲求(《钝感力》)

4、如何区分是否该放弃

判断一个目标是否应该坚持或是放弃,可以参考“心流”状态(flow),如果在坚持一个目标时经常能出现沉浸和心无旁骛的状态,那么这个目标是正确的,值得坚持的,反之则应该寻求新目标。

5,后悔做了,后悔没做。

人们在短时间内,更容易为做了的事后悔;
人们在长时间内,更容易为没有做事后悔。

——————————(其三)——————————

人的一生中,应该会不断地冒出来坚持或放弃的选择。【你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

一、苦苦坚持的几大原因

1、近在眼前的胜利

每个人对自己可能都估计过高。尽在眼前的胜利包含两个要素:近在眼前;够不着。我想到了两种符合这两个要素的情况:你隔着玻璃窗看到的美食;大象头上令大象奇痒无比的蚂蚁;虽然看似近在咫尺,却达不到目标,但其迷惑性非常大,因为,任何人都会觉得就在眼前了,我只要努力一点点就能搞定了。老虎机的案例。

2、可得性启发

人们听多了关于某些人因坚持不懈而胜利的案例后,这种信念会越发坚定,这就叫“可得性启发”。这里我居然想到了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近乎于执拗的坚持,他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主,所以,虽然他将三个企业做上世界500强,我还是对这一个理念持保留态度。毕竟他这样的人生太难复制。

3、间断强化的力量

说的直白点,就是你时不时的得到一些好处时,就容易对这个好处痴迷或上瘾。这应该体现最广泛在亲密关系方面吧。一直给你好处会让一个人心理安全,而完全没有好处会让你毫无兴趣,只有间断强化则让你欲罢不能。

4、承诺升级

古人语: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你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把目标设的更高。这种情况会让人在一个水平上苦苦挣扎,而且不能放弃。但人生不放弃一个错误的目标,如何开启下一个目标?

5、沉没成本

这个概念在樊老师的讲书里听到过很多次了。当你对一个东西投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容易陷入明知要放弃但却舍不得的境地,从而越陷越深。有了孩子以后不愿意离婚,就是因为投入太多,沉没成本很高。

6、损失厌恶心理

人们都不喜欢失去,不喜欢损失。人们可以不要一个东西,但一旦拥有了就不愿意再失去了。买彩票与朋友打赌要是中了分对方20%,一般会觉得中的概率没那么大,自己也不会那么“幸运”,但一旦真中了,他肯定不愿意分给朋友这原本也并不曾拥有的一笔意外之财了。

7、难以走出舒适区和故步自封

心理学将学习分为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工作上,若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就是不进则退,以后的前途也比较堪忧。很多人的坚持,其实就是不敢走出舒适区,迈向学习区和挑战恐慌区。

 

二、放弃的错误形式。

1、逃避式放弃

有一类人习惯于放弃,以逃避困难的局面,没有理性思考:这事太难,我不干了;他不同意协商,那就算了等等。说白了就是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想选择退缩,不愿努力争取。

2、对决式放弃

这类放弃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看起很棒的借口。比如因为老板不好,所以我放弃了。我为什么不做这个工作了,因为我看不起他们的价值观。看似完美的理由,但这种理由却让放弃者心安理得的认为自己不需要为放弃承担任何责任。当我们总为自己的放弃找一个看似“心安理得”的理由时,但都是因为别人如何,所以我放弃了,这让我们忽视了自己在这个事情中的作用和角色,这种放弃难以获得个人真正的成长。

3、假装式放弃

看似放弃,实则没有从内心上放弃。男女之间声称分手但经常藕断丝连这样典型的例子。这种不干脆、不果断的迷惑性放弃方法会害了自己,让自己在这些不值得的事情上浪费过多的精力、时间。

4、威胁式放弃

如果你不这样做,那我就放弃!这不是真的放弃,而只是为了胁迫对方。额,貌似婚姻双方吵架时常常会用这样的方式,原来,这是威胁式放弃,这种人会带来消极的对抗,但绝不是真正的放弃。

5、无故失踪式放弃

这是一种真正的放弃,放弃者突然消失,再也不联系,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别人,极其不负责任。大学毕业后不久,好友就遭到一同租房的租友悄无声息卷铺盖走人,留下好友多交了几个月房租。这种行为,没有担当与责任,看起来好像赚了小便宜的做法,却让放弃者失去了诚信与人格,长久而言,这类人难有大的作为。

6、爆发式放弃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就是这种典型,平时有一些不满不表现出来,积累一定的情绪后爆发,一爆发能吓到别人。樊老师讲的时候我就直接想到了我自己,我以前是典型的这种类型,我一向以和为贵,谦虚待人,工作上碰到一些极品,把欺负人当成了习惯,我会容忍他很长时间,但爆发的时候会让他大跌眼镜。但这种性格极其不好,很容易将长久建立的信任与好印象瞬间破碎掉。这叫性格缺陷。主要是童年时受妈妈性格的影响。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以后,我现在很多问题都很少积累情绪,如果别人做的某些事情伤害到我了,我就当时或过后不久就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我的诉求来,结果是我现在很少积累情绪,当然就大大减少了爆发式放弃的可能性。

7、貌合神离式放弃

假装很努力,实际上已经放弃了的做法。很多夫妻,明明已经没有感情,碍于小孩,希望给小孩一个完整的家,于是表面是一家人,实际上却各自心已远,其实,所有的貌合神离都能被小孩子看破,小孩子就是最好的观察者。与其勉强维持,不如各自放开。当然,这非常难,也不适用于那些依然爱着对方但彼此间有很多不一致的人。

错误的放弃会让人特别纠结,活在过去的糟糕经历中无法自拔。我前段时间接触过这样一个人,我因为联系某外地同事,电话拨过去是一个男的接听的,我说明来由之后,这个男的表达出明确的“某同事不想接我电话,尤其是你的电话”的说法,我当时很纳闷,理论上,我跟这个同事接触甚少,应该不存在深仇大恨,何况同事之间顾及工作也不会用如此仇恨和撕破脸的方式来沟通,后面弄清楚原因,接电话的男的是这个外地营业部已离职同事,两年前跟营业部之间有过一点点不愉快。但让我惊讶的是,两年了,就因为一丁点不愉快,到现在居然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深深的仇恨,一丁点未曾释怀。他已经真的活在自己过去糟糕的经历中两年而丝毫没有走出来过了。

 

三、如何做到正确的放弃

(一)正确的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

目标脱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设定新目标,并舍弃旧目标。

目标的两种人格类型:

接近型目标:你设定这个目标是为了实现它。主动型,目的是促进个人成长。“你想结婚”

回避型目标:我因为不想发生什么事,所以我要设定这个目标。被动型,目的是活下来。这种人很难有自己的操守。”你妈想让你结婚”

樊老师讲过的很多本书里都有说过一个理念:主动与被动。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之间的差异巨大,反映在动机、心态、坚持的毅力、情绪等各个方面。。。虽然,童年时的原生家庭很可能已造成这样的两种人格,心理学也说这很难改,但,我相信,人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只要你愿意改变,愿意选择,人生就可以改变。我们应该多选择接近型目标去做,而少被回避型目标所束缚。

(二)目标脱离的四个步骤:

1、认知脱离

从脑海中清除干扰思考的过程,就叫认知脱离。举个例子:你要是不想再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你最好有个替代目标,比如想一辆大众汽车。如果我们希望抑制一个想法,就需要一心想着另一个想法。这点其实适用范围很广,如果你喜欢想那些琐碎而不太重要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找一个真正有意义、值得追求和全心全意聚焦的一件事情去做。慢慢地,你会觉得人生的意义实在太多太有趣太有成就感,而且多想的毛病自然减弱,你压根都没时间去想那些无意义的小事。

2、情感脱离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放弃时常见的情感是“愁眉苦脸”和“假装开心”,我们需要的是感知到这种真实的情绪,然后去调节内心的感受,不要压制。辨别→ 表达→ 利用情绪做决策等几个步骤。其实就是保持正念,正视自己的情绪,关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隐藏和压抑。

3、动机脱离

从动机上思考为什么会不舍得放弃这个目标。找到真正的动机,才有可能去挑战它。摒弃不合时宜的旧目标,将精力集中到那些能够达成的或源自内心渴望的目标上。

4、行为脱离

以上三个步骤都是思考主导,万事俱备,只欠真正行动起来了!在新的目标上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做。也许开始有些艰难,但你可以通过亲友督促、自我鞭策和鼓励,甚至用一些外在的刺激激励也都是重新开心的好选择。我开启写东西的目标,其实内心酝酿已久,但始终未曾迈出第一步,直到樊登读书会上海分会开展了连续分享一个月送会员卡的活动时,我才在内力与外力的合力下,开启了写之旅,写了1-2个星期后,发现坚持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现在已经是真正的行为脱离了,因为,新的目标很有吸引力、满足感及乐趣。

(三)培养放弃的能力

1、找到放弃的时机

你找不到放弃的时机,就会错过很多机会。但你不是盲目的放弃,放弃时得去想自己能做什么,所以,所有勇于放弃的人,都是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

2、评估你的放弃能力

接近性人格或回避型人格:对回避型目标的关注会对人的幸福感造成负面影响,而目标脱离要求放弃一个目标时,制定另一个新目标,这一点接近型人格有优势。

依恋类型:

安全依恋型—把婴儿单独留下时哭闹不安,妈妈返回后立即安下心来。这种类型的人更擅长控制情绪,在认知层面上呈开放姿态,在实现目标方面可以找出更多替代性策略。

回避型—把婴儿单独留下时没有表现出不安,妈妈返回后回避妈妈的接触。这种情况一般是妈妈难以接近导致。这种类型会刻意让自己远离紧张,情感上自我封闭,从而极易失去真正让他们感觉良好且能够帮助他们度过危机的积极信号。

矛盾型或焦虑型—有些婴儿与妈妈分离时焦虑不安,妈妈返回后试图接近妈妈,但又对妈妈的安慰进行反抗。婴儿因妈妈不可靠或不可预测的行为导致他不知道妈妈是迎合自己还是拒绝自己,因此婴儿也会体现出矛盾和焦虑的性格。这种类型人的问题比较复杂,尽管他们倾向于关注失败,但他们也渴望成功,这种人放弃任何事都很艰难,特别是拜托某种人际关系。

混乱型—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类型。婴儿的内心产生冲突。一般是妈妈在身体或情感上虐待过婴儿所致。妈妈要是有过这样的行为,真的很危险!请立即停止!

幼儿的依恋类型是一个可靠的预测标准,透过它可以判断出我们在成年后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处理焦虑和调节情绪。为什么依恋类型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因为人类婴幼儿的大脑在出生后会被重塑,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如此才能增加他们生存的概率。

说到底,每一种依恋类型都是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所以,记住和分析这些类型,也是在给我们自己的生活照一面镜子,既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所处的类型,也能对我们教育下一代有警醒作用,鼓励和支持自己做安全依恋型的父母。

3、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盲目坚持

很多人把放弃与失败联系在一起,为了别人眼中的“成功”而不敢放弃,但可能很多人因为放弃而走向了自己人生的辉煌也说不定。的确是!

4、行动导向型人格或状态导向型人格

行动导向型人格—当感觉到压力时,能调节情绪,振作精神,形成积极而明确的自我形象。

状态导向型人格—当感觉到压力时,容易被情绪所主导,被消极情绪淹没,对外部刺激很敏感,很难做决定,这类人不容易做到目标脱离

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如能提供指导但不加以控制,并为孩子划定严格的界限却鼓励他们他们去探索的育儿方式,可以培养孩子自我调节的能力,长大后成为行动导向型人格。

5、针对后悔的有效行动

每个人都有后悔的经历,但到底是为做过的事后悔的多,还是没做过的事后悔?研究表明:短期内人们通常会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但拉长时间,人们更易为没做过的事后悔。没得到的东西总是让人念念不忘啊。要是你大学时对某一个人心仪,你表白但失败了,短期内你可能特别后悔跟他表白了,丢了面子还没得到;若是你暗恋一个人,一直没敢表白直到两个人再也没见过...额,你的后悔,估计这辈子都会记得这事了吧?

6、自我表征与心理复原力的作用

自我表征的含义类似于给自己贴标签,自我定位。定位狭窄,一个人会觉得自己只能做这些事,放弃了以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其实我家XXX就属于这种类型,他工作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点,且容易表现出来,但他因为自我定位狭窄,在行业不行时他不敢轻易放弃,因为放弃了,他真的不知道他能做什么。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