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精华解读&听读书笔记(273/FD184)

爱我羊 2020年2月21日11:17:34
评论
411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精华解读&听读书笔记(273/FD184)

【荐语】

老子、孔子、墨子,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多数只停留在表面,他们不仅仅是“圣人”“哲人”“贤人”这些面目模糊的标签,藏在字里行间的热血、微不可闻的叹息、叶落无声的心事都在历史长河中可闻踪迹。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读来难免令人哑笑:“他会不会太好玩了点?真想亲眼看看这个老可爱啊啊啊啊啊啊啊!”

有没有觉得很期待?那就让我们走进老子、孔子、墨子的世界,从头开始说起。

【作者简介】

梁启超

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青年时曾与老师康有为合作进行戊戌变法,事败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从政,在护国运动、讨平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上出力甚巨。

梁启超晚年弃政从学,曾任清华学校国学四大导师之一,著有《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欧游心影录》,力赞老子、孔子、墨子,将他们称为“三圣人”,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

【精华解读】

以下内容为《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

一、 老子

1.  老子其人

2.  老子学说

二、 孔子

1.  孔子其人

2.  孔子学说

三、 墨子

1. 墨子其人

2. 墨子学说

【正文】

本书在讲解老子、孔子、墨子的学说前,都会依据较为可靠的史料整理一段人物生平给我们,让我们可以通过其言行、事迹更好地辨识、理解其学说真意,同时也反映出该学说在当时诞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遥想当年,诸子百家争相竞艳的盛况,热烈、激越、璀璨,令人心生向往。故人长已矣,而今不可见,书本却纵容我们在不受拘束的时空相逢。那么我们就从老子开始,溯洄从之,且行,且听。

一、 老子

1. 老子其人

姓李,名耳,亦名聃,楚国人。他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约莫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之职。

据记载,老子和孔子是见过面的,一说在鲁昭公24年,时孔子34岁,一说在鲁定公8年,时孔子51岁。梁启超先生认为后者更为可信,因为孔子在五十岁后的思想与之前有大变化,他猜或是受了老子的影响。

其次,老子与“老莱子”“太史儋”为一人或二三人我们尚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老子逝于中国,有个儿子名宗,曾为魏将,由此可知老子离战国时甚近。

2. 老子学说

研究老子的学说,就是研究“五千言的《老子》(或称《道德经》)”,全部讲的,不外乎一个“道”字。所以我们可以从“道的本体”“道的名相”和“道的作用”三方面来了解它。

(1)  道的本体

“道”是什么?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不掺杂任何外界意识。

“道”是什么样的?

“道”的性状无法用语言概括,因为语言由约定俗成的词汇组成,而词汇有既定的概念,如果用语言来概括“道”,则怎么概括都是不全面的。

(2)  道的名相

什么是“名”“相”?

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名”即我们指称事物之词汇,“相”即肉眼可见该事物之模样。

“名”“相”的由来

老子认为名相自人类的分别心而来。例如,怎么能知道有“美”呢?因为对比了“恶”,体会出了“美”。

老子说,而一旦人造出种种的“名”,“名”一旦成立,就永远去不掉,人就用这些“名”来指称、解说世间万物。

“名”“相”的害处

“名”“相”既然起自分别心,那么就存在一定标准,比如你说“善”与“不善”,那么便有“善”与“不善”的标准,但人所觉察的标准,常有一定局限性,例如人养羊,故觉狼吃羊为不善,而从狼的角度,吃羊是存活之道,是善,谁的标准对呢?

所以“名”“相”自分别心来,就有局限,所以以“名”“相”来概括、描述“道”是不全面的,是狭隘的,是老子反对的。

(3) 道的作用

五千言的《老子》,最少有四千言在讲“道的作用”,但却可以统括为其中的一句话: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常无为

比如器皿没有空处就不能装东西、房子没有空处装门窗就不能出入、空气也无法流通,因此可见空处(无)的用处。

无不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佛居,是以不去。”即因无为、因“空”,而无不可为,诸事可为。

为而不争

这里梁启超先生用了罗素对老子这几句话的解释。罗素认为人类本能中有“占有”和“创造”这两种冲动。占有的冲动,要将事物据为己有,而世间物都是有定量的,甲占有的多了,乙的就少了,当占有的冲动发达起来,则人类就日日在争夺相杀中。

创造的冲动则正与之相反,是要创造某物出来,这些创造物的性质往往是无限的,如诗歌、美术、音乐、思想等等。创造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好处,而仅仅是乐于创造出它们并与人分享,甲得到了,乙也能得到,且无损耗。

这种创造而不占有的状态,即老子说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 老子学说的弊病

其一便是:“道”有理,而“术”有误。例如“小国寡民”的乌托邦理想,其第一条件是“人民皆愚”。且不论这要求对不对,首先它就是无法办到的。人无知,可以学;人若已经有了智识,却很难再洗去这些,令他变愚钝。即便你采用一些手段以“愚人”,却未必能达成这个目的。

其二,虽然“道法自然”,但若刻意追求返回一无所知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不自然,这就自相矛盾了。

二、 孔子

1. 孔子其人

周灵王二十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1年),孔子生。

孔子少孤,二十岁左右为贫而仕,尝为季氏之委吏乘田等官。二十四岁丧母,有门人助葬。

三十六岁避乱至齐国,三十八岁自齐反鲁,门人益进。四十八岁,阳虎囚季氏,欲用孔子,孔子不仕。

五十一岁,见老子。五十二岁,出仕为中都宰。五十三岁,相鲁定公,会齐侯于夹谷。五十五岁为鲁司寇,堕三都。

五十六岁,离鲁至卫。五十六岁至六十九岁历游卫、曹、陈、宋、蔡、郑、楚诸国,居卫最久,陈次之。

六十九岁自卫反鲁,修《诗》《书》《礼》《乐》,作《易传》,七十二岁作《春秋》。

孔子卒于七十三岁,时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结合孔子生平事迹,应注意到其人有这些特点:

①  孔子出身甚微,并非士族,且为庶出。

②  孔子教学甚早,年二十四丧母时,已有门人助葬。

③  孔子政治生涯甚短,最大的事业就是堕三都,意在打破贵族政治,但完全失败了。

④  孔子游历地甚少,实际到过的只有周、齐、卫、陈,可能还到过楚国属地叶,至于宋曹郑三国,则只是经过,而没有住,算起来未曾走出今山东、河南两省。

⑤  孔子著书甚迟六十九岁自卫反鲁后,才开始删定“六经”。

2. 孔子学说

(1) 孔子学说的纲要条目

① 为学

孔子主张的“学”不是后世一些人所误解的死读书,而是“屡空”,是“心斎”,是“克己复礼”,是“不改其乐”,是“不迁怒不贰过”,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的是如何生活,如何来养成自己的人格。

② 一贯 忠恕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里就包含着“学”的方法。就是他曾经告诉子贡,说自己不是“多学而识”,是“一以贯之”。

也就是说,学做人的道理也好,学其他的也罢,并不仅仅是靠知识或经验的堆砌,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运用在学习任何事情上。

书中,梁启超先生对孔子这句话中,“吾道”的“道”作了探寻,借由曾子的口可知,此“道”指的是“忠恕”(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自己也旁证过,他曾经回答子贡问的“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的意思可解为“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

③ 仁  君子

之前说孔子讲的“学”,是教人学做人、养成人格。梁启超先生将“仁”解作“理想人格”,而“君子”则是能合着这种理想的人。

“仁”字拆开,是两个人,可见“仁”这种理想人格是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与交往中的,没有他人,则显不出个人的“仁”来。

关于“仁”的标准,“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具体的言语散落在《易经》《论语》《礼记》等资料中,大家可以当作补充说明,把这些文献中关于“仁”和“君子”的条目一一找来看。

但归根结底,要理解学习孔子的“仁”,我们应像上一条目所述,去寻找“一以贯之”的准则——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含着这种准则,即与人相处,要做符合双方相对关系的事情,为人君,要仁爱,为人臣,要敬上,为人父,应慈爱,为人子,应孝父母……等等。

④ 礼

最古老的礼本是宗教的一种仪式,而后演变为一切社会习惯、礼仪乃至行为规范。孔门注重礼乐,是因为视之为涵养人格的利器。

⑤ 乐

音乐是孔子的嗜好之一,也是他门下的必修课。孔子重视音乐,也因为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有感于人事物而发的,是愉悦人性、陶冶情操的好工具。

⑥ 名

孔子重视“正名”已不用多说,正名而后可以循名责实,以求名实相副。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

⑦ 性命

孔子少言“性”,而多论及“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也常被误解为狭义的人之“宿命”。实际上,孔子所说的天命,更多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法则。例如庄子引用的孔子之语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⑧ 鬼神祭祀

孔子教人,说的都是世间法,而不说神神鬼鬼的东西,但祭礼、斋戒他却是提倡的。在他看来,“万物本乎天”,所以祭天;“人本乎祖”,所以祭祖。所以说孔子的祭礼,是将“祈求护佑”的需求转变为“反本报祖不忘其初”的用心,正如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  孔子哲学思想的汇总(自《易》)

在宇宙本体是什么这个事情上,孔子的看法是“神无方而易无体”,即宇宙是没有本体的。“易”就是变动,方生方逝,方逝方生,万物都在不断流动。

(3) 孔子政治思想的汇总(自《春秋》)

孔子的政治思想源自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要求。孔子的终极理想社会形态是“大同”,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以个人或家族为单位,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儿童有公共教育,老弱废疾有公共养老与医疗……

而后,他又提出“小康”作为迈进大同世界的过渡。两者区别在于小康是阶级主义,大同是平等主义;小康是私有主义,大同是互助主义;小康是国家家族主义,大同则是世界主义。

(4) 总结

我们知道,孔子行事最尚“中庸之道”,对他来说,凡是在两个极端的主张,都含有一面真理,但又各有各的毛病,所以他愿意采取折衷适用的主张去面对、处理事情。

并且孔子的中庸还具有时效性,故称之为“时中”。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建立在他认为“万物都在不断流动”的宇宙观上,是动态变化、“与时偕行”的,而不是死板的。

而从修养性格来说,孔子也提出了模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就是理智层面,“仁”就是情感层面,“勇”就是意志层面,三者合成一个完整的人,这就是我们说孔子教人,注重在教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从这三方面入手,做到“不惑”“不忧”“不惧”,那么生活也大致就是自适而愉悦的了。

三、 墨子

1. 墨子其人

墨子大略为鲁国人,约生于孔子卒后十余年,卒于孟子生前十余年。

墨子少年时,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既乃以为其礼烦扰,伤生害事,靡财贫民”,于是另立一派,独树其帜,立场极端且毅然决然。

墨子特注意经济组织的改造,要建设一种劳力本位的互助社会。

2. 墨子学说

(1)  兼爱

墨子的兼爱是主张破除私有的概念,爱一切他者。

放下分别心,不区分彼此,因此不必为了“我”而损害“你”,兼以易别,则无需“亏人以自利”。而兼爱的形式就是去做利他的事情,也就是“兼相爱交相利”。

(2)  非攻

非攻的理念就是由兼爱直接衍生出来的,既然彼此无差别,兼相爱,则没有“攻”的理由和必要。

需注意的一点是墨子非“攻”,而不非“战”,即反对侵略主义,但自卫防御则是必要的。

因此墨子门下,人人研究兵法,一听闻某国有攻打他国的消息,墨子就前往劝止,劝不住的,就带着门生前往另一国帮助防守。

(3)  实利主义

墨子认为道德和实利不能相离,利不利就是善不善的标准。这里的“利”显然不是狭隘的利己主义,而是维系“兼爱”的一种客观经济基础。

墨子有为这里的“利”下判断准则:

其一,凡事利余于害者谓之利,害余于利者谓之不利。就是说利大于害处的,算利,害处大于利的,算不利。他以“断指以存腕”作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其二,凡事利于最大多数者谓之利,利于少数者谓之不利。因此他说“杀己以存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由此看出墨子学派“只要利于天下就愿意牺牲自己”的行事风格。

并由此提出“节用”“非乐”的理念。

①  节用

墨子是实行主义,他主张凡是讲出来的道理,要能实践才算是好的道理。那么如何实现兼爱呢?地球资源一共就这么多,如果不亏人以自利,我们该怎么满足自己呢?

墨子就此提出了“节用”的概念,就是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做人只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拥有更多。

②  非乐

非乐也是节用的一个方向,墨子非乐是因为他总觉得娱乐是费时失事。因此他认为不应该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音乐上。

③  墨子的经济学原则

墨子提出的一些与“利”相关的主张,都与经济建设休戚相关:

消费——以自苦为极、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生产——诸加费不加利于民者弗为、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劳力本位——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

社会分工——各从事其所能、各因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重视时间——以时生财,才不足则反之时

人口问题——欲民之众而恶其寡

分配问题——有余力以相劳,有余财以相分

(4)  墨子的宗教思想

①  天志

墨子讲天志,其实是借“天”之势来做兼爱主义的后援。区别于老子和孔子的自然的、无形而混沌的“天”的概念,墨子的“天”更像一个“人格神”,有自己的意志、情操、行为。

墨子提出天志的概念,其实就是借助外力,让人相信自己的学说的一种手段罢了,并借天志引发的福祸报应系统来约束人的行为。

②  明鬼

明鬼与天志是对立统一的一面,墨子的明鬼多讲报仇作祟的故事,主要起令人恐惧的作用。

③  非命

非命一说,则意在推翻儒道两家的命定主义,墨子认为假如人人生下来命就定好了,那还有谁做事呢?每天懒散地等着应命就好了。

所以他反对命定一说,命定说如果成立,人类便没有了自由意志,也就不会有创造的动力,社会便是僵死固化的,因此墨子非命,就是主张人去做实事,去改变人生的走向,而不是成天无所事事。

(5)  墨子的理想社会

墨子理想中的兼爱社会,其组织法略见于《尚贤》《尚同》两篇,类似于社会契约论的方式,选取贤人治国。而墨家后来每一代由钜子统领的传承方式,就于此类似。

(6)  实行主义

墨子是一位知行合一的人,对他来讲,信一种理念,就要去实行。

他主张节用劳作,他就坚持只享用维持生命限度的衣食住行标准,对自己和门人都是如此,并且他重视劳作,且无论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无差别地认可其价值;他主张兼爱非攻,他就带领门人到处阻止他人攻国或去救亡守城,他通过实践的方式向人们证明,他所主张的确可行。

(7)  墨家论理学

论理学,也就是与人辩理的学问,是非常实用又有趣的一部分知识,记于《墨子》之《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

其中包括墨家的“知识论”“辩的方法”“辩的形式”和“辩的法则”这几部分:

①  知识论:三种获得知识的方法

墨家的知识论提出了三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即闻、说、亲。

闻知,就是从传授得来,向别人请教、老师教你,你学会的,这是闻知。

说知,就是由自行推论得来。

亲知,则是通过亲身经验获得。

三者各有所宜,不能偏废。

②  “辩”的方法

“辩”的方法有“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这三种演绎法以及“以类取”“以类予”这两种归纳法。

以名举实,就是给你所指的概念命名,例如那边的那个动物,你管它叫“牛”,这就是以名举实。

以辞抒意,讲的是当你需要以是非等字样判断两个概念的关系(这就是意),将它表达出来就需要用一句判断性的句子,例如“牛是兽”“牛非禽”等,这个句子就是辞,这样的表达就叫作以辞抒意。

以说出故,仍旧以上述案例来解释。如说“牛是兽”,这是一个判断,“兽是动物”,又是一个判断,因这两个判断,你可以推理出“牛是动物”这第三个判断。即牛之所以是动物之“故”,是靠前两句推论(即“说”)出来的,是为以说出故。

以类取,则是在相似事物上归纳总结出一个通理的意思。

以类予,则像类推法、类比法,将一个道理推及相似事物上,以解决问题。

③  “辩”的形式

“辩”的形式在《墨经》中多有体现,与我们现代法自西方的逻辑学三段论异曲同工,即“大前提”“小前提”“判断”或者叫“命题”“条件”“结论”,试举一例说明:

大前提——凡人必有一死

小前提——墨子是人

判  断——墨子必有一死

这就是一个符合逻辑的三段推论。

④  “辩”的法则

或——不尽也

即所指范畴为非完全的,例如上一个案例“凡人必有一死”这是所指范畴周遍的情况,若说“凡人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后半句,就是“或”。

假——今不然也

指假设,例如“明天如果不下雨,我就去踏青”,这里讲的,都是未发生的事情,即“今不然”的事情。

效——仿照法则去做,是效

效得对,是中效,效得不对,就是不中效。《小取》中有一段说不中效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理解它的灵感:

其弟,美人也;爱弟,非爱美人也。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入船,非入木也。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

这是一个不可逆命题的案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三段论中效的使用,需契合所指范畴,否则最后的结论就可能不成立。

辟——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这条讲的就是比喻,是让他人快速明白你所讲内容的一种有效有段。

侔——比辞而俱行也

侔是以类比手法去说明问题。就像“辟”是用一个概念说明另一个概念,“侔”就是通过这个判断,类比说明另一个判断。

援——指援例

援例是推论时候用的,例如甲认真学习,获得了好成绩,乙也同样努力,就可以援例说明乙也可能获得好成绩。

推——推诸其所然者于未然者

也属于归纳演绎法的一种,比如听到一个结论:头发长的人都是女人。那么可以试举反例以反问,来推翻这一结论。

以上这些就是墨家七条重要的论辩法则。

在《墨子》中,还包含了一些几何学、物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可见墨子实行主义之名不虚。墨家后人也同样重实行,以使墨学在战国时成为一代显学。

而汉以后,墨学逐渐绝迹,然墨学精神则深入人心、至今不堕,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结语】

此书读罢,颇有意犹未尽之感。

正如常言道:人生最大的遗憾在于美好的一切不可重来。

如果只当这是一场纷繁热闹的演绎,或许就会生出这样的失落来。

时移世易,星移斗转,那个遥远年代的物质、肉体俱往矣,但其思想与精神仍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复生。

愿这咫尺文章唤醒你心中对传统哲学的热情,愿先贤英灵长安永宁。

爱我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